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高校红色教育与大学生核心素养在内容、目标、形式、方法等方面存在共性,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红色教育具有时代性、趣味性、实践性等特点,高校开展红色教育既能够为应对新形势下思政政治教育工作挑战提供路径,又能够帮助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提高社会责任感、提升自身综合素养。
关键词:红色教育;核心素养;爱国主义;理想信念
本文引用格式:李秀秀.高校红色教育对提升大学生核心素养的意义[J].教育现代化,2019,6(85):231-233.
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高校利用地区红色资源,开展红色教育活动,用红色精神引领大学生弘扬爱国主义、艰苦朴素的奋斗精神,舍生忘死、先公后私的无畏精神。先进人物的光荣事迹不仅传播着正能量,更能够启发大学生见贤思齐,提高对自我道德品质的要求,帮助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大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提供路径。
一高校红色教育的涵义
(一)红色教育的涵义
红色教育是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先进事迹为载体,对受教育者开展精神教育,使受教育接受精神洗礼和情感熏陶的教育。红色教育主要包括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艰苦奋斗精神教育等几个方面。“红色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重点,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特殊历史时期的精神风貌和价值取向,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深厚的政治教育意义。”[1]其形式丰富,直观可感,具有实践性、趣味性、创新性强等特点。
(二)高校红色教育的涵义
高校红色教育是指高校利用红色资源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通过组织学生到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或利用红色资源开展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在红色教育实践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和高尚的道德品质。通过红色教育活动提升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增强服务社会、回报社会的能力,提高社会责任意识。
(三)高校红色教育的表现形式
高校开展红色教育既可以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课,组织学生到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了解革命烈士事迹,也可以鼓励学生开展红色教育活动,如走访老红军、老党员,倾听红色故事,弘扬红色精神,帮助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积极营造正向积极的校园氛围。此外,还可以开展红色精神宣讲活动,深入中小学、幼儿园、福利机构,旨在红色经典代代相传,扩大红色教育影响力等。
二红色教育与大学生核心素养的关系
(一)二者的目标追求一致
目前高校大学生中存在一些不良现象,如做事缺乏组织纪律、不能从大局出发关注集体利益,过分强调个人得失等;缺乏吃苦耐劳精神,奢靡攀比之风日盛,造成一部分大学生忽视社会责任感和缺乏担当精神等;过分关注个人学习成绩,唯分数论导致品德、习惯、道德等方面的培养缺失等。
当前,社会主导价值观强调的是个人对集体、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和担当。从目标追求上看,高校开展红色教育,正是为了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理想信念教育,接受红色精神洗礼,用先进人物力量激励大学生树立崇高的道德榜样。引导大学生发扬先人的艰苦奋斗精神、不畏艰难险阻的大无畏精神、舍生忘死、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的优良品德。
大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也是为了提升大学生的道德素质,核心素养强调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和社会参与能力的提升,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大学阶段的核心素养对人生更具有一种至关重要的作用,核心素养的培养在于基础性素质的培养,在大学这个崭新的人生阶段,大学生不仅开启了真正的专业知识学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会快速形成,直接影响职业生涯和人生平台的选择。”由此可以看出高校红色教育与大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是存在共性的,都强调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与崇高的理想信念,促进大学生的成长成才。
(二)前者是后者的实现途径
大学生核心素养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其内容主要包括大学生应该具备的核心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等。“大学生核心素养教育关注学习力、自我发展以及社会适应等“关键少数”核心特质。大学生核心素养教育可以从选择针对性的榜样示范、加强校园文化正向的影响熏陶,提升探索素养教育的实践模式以及强化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等方面着手,提升教育针对性、系统性与实效性。”[2]对大学生来说,无数为祖国建设和发展奉献一生的英雄人物事迹正是最好的榜样示范和正向引导。因而我们说高校红色教育为提升大学生核心素养提供了一种路径选择。
高校通过开展红色教育,树立先进人物典型,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通过开展高校红色教育,一方面红色资源本身具有丰富可挖掘的内容和精神。高校通过深挖红色资源的教育价值、历史价值和精神内涵,弘扬和培养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教育和激励大学生重视个人素质与能力提升并重。另一方面可以提升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大学生在传播和弘扬红色精神的过程中,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奉献社会,提升社会责任意识,增强回报社会的能力,从而帮助大学生提升核心素养。
(三)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高校红色教育与大学生核心素养在内容、目标、形式、方法等方面都存在一定共性。这些共性决定了高校红色教育与大学生核心素养可以做到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大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我们大学生一方面要注重提升个人思想品德修养,特别是重视公民责任和社会参与情况,强调与他人良好的合作能力,解决冲突的能力,乐于助人、有集体荣誉感等。另一方面要求有良好的专业素养,强调通过社会实践提高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力求达到提升个人综合素养的目的。
红色教育也是如此,红色资源是宝贵的精神财富,通过对红色资源进行充分挖掘,既能强化大学生的政治信仰,增强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又能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学习能力、深入研究能力、服务社会能力等。以弘扬知青精神为例,首先通过对知青纪念馆考察,了解知青生活和知青故事;其次对知青老人进行访谈,深入了解知青的可贵精神;第三邀请知青老人到高校开展知青故事分享,扩大活动影响力,使得更多的大学生关注知青和那段岁月故事,了解在特殊时代背景下涌现出的可歌可泣的时代人物;最后鼓励大学生走出校园,开展知青精神入社区、进小学等活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研究有关知青文化,将红色教育落到实处。
这样的一个红色教育活动的实例,既能够在活动中提升大学生自身的综合素养,如组织、协调、策划活动的能力、分析与处理问题的能力、深入研究的能力等,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强爱国热情和艰苦朴素的人生信条;又能够将红色精神化作榜样力量,去影响更大范围的人,增强大学生服务社会、回报社会的能力,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三 高校开展红色教育对提升大学生核心素养的作用
(一)应对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挑战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通过谈话、批评教育等方式,理论型较强,教育效果却不尽理想。容易造成学生听不进、产生逆反心理等。“红色教育紧紧抓住时代特色,结合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将其蕴含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精神、艰苦奋斗精神和开拓创新精神,形象生动地传输给当代大学生。这不仅充实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而且极大地提高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和实效性。”[3]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新挑战,“95后”、“00后”大学生已成为当今大学校园主力。独立、个性、重视民主公平等特点,成了新一代大学生的独特标签。强烈的个体意识、自主化的学习方式、多元包容的网络环境,让当今的大学生不再拘泥于课本知识的学习,更重视实践、体验、网络等新的学习方式。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新挑战,高校红色教育恰恰是一个有力抓手,它具有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思想教育等功能。如何充分发挥红色教育功能,要求高校教育工作者要注重发挥红色教育优势,建立红色理论研究型社团,开展红色精神学习与实践活动,使其成为继思想政治教育课之外的第二课堂。不同于高校课堂上的思政课,高校红色教育更强调营造良好的红色氛围,通过理论结合实践的方式,“改变传统的老师说学生听的模式,改成由老师带队学生共同参与的实践活动,变学生由被动到主动。”[4]读红色书籍、看红色电影、学红色歌曲,了解红色故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重点,引导学生在新的形势下重视红色精神内涵,要把红色精神中蕴含的革命精神、创新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等融入自己的心中、脑中、血液中。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使命,勇于承担起社会责任和主动担当的历史重任。从自身做起努力学习,刻苦钻研,不断提高核心,为毕业更好地走入社会积累能量。
(二)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红色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开展红色教育活动,既能够使大学生对于本民族先进事迹进行了解,通过学习先辈们光荣事迹和革命精神,接受精神洗礼,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又能够在红色教育实践中,帮助大学生明辨是非、择善而行。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能够有较强的集体主义责任感、使命感。以集体利益为重,讲求先国家、后个人的价值倡导。
大学生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强调责任担当。这一内容又包含两个部分,一是社会责任感;二是国家认同感。
社会责任感强调大学生要有为他人奉献和牺牲的精神。社会责任感一旦缺失,就会造成诚信缺失,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大学生自身具备较强的社会责任感,会促使其更加努力的学习,为更好的服务社会、奉献社会而积极努力。
国家认同感,强调我们的大学生要对国家有情感、行为等方面的认同,要具有强烈的国家荣誉感和情感倾向性,要爱祖国爱人民、要关心国家大事,不做违反国家利益和规定的事,要积极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要弘扬国家和民族主旋律,把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树立爱国的志向,践行爱国的承诺,做好新时代大学生。
社会责任感和国家认同感作为大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同高校红色教育所倡导的爱国主义精神相切合。因此高校开展红色教育对提升大学生核心素养具有重要作用,我们要广泛开展红色教育活动,大力弘扬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更好地提升大学生核心素养。
(三)坚定理想信念提升自身素养
理想信念教育是高校红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色教育对大学生树立崇高理想、认识基本国情、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巩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具有重要的作用。”[5]作为大学生来说,理想信念指引人生方向,决定人生成败。大学是理想信念形成的关键时期,一个大学生树立什么样的理想,将决定他选择什么样的奋斗人生,走什么样的奋斗之路。坚定的理想信念要求我们的大学生要把个人的理想信念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联系起来,立足学生实际,主动担当作为。
坚定的理想信念要求我们的大学生深入研究红色教育内涵,勇于承担起历史重任。要坚持正确的理论指导,深入学习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的理想信念教育还将调动大学生主动学习和积极实践的主动性、创造性。大学生通过参与红色教育实践活动,学习红色历史,总结红色历史经验,获取宝贵的精神食粮,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建立知识体系。时刻用红色精神引领和激励自己,用红色故事启迪和教育自己,不断提高对自我的要求和提升自身的道德素养。
四结语
高校红色教育重视弘扬和培养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这是我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财富。作为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应转变思想观念,变大学生的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注重运用红色教育等有效手段,发挥红色教育优势,激发大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高校在开展红色教育的过程中,要始终呼吁当代青年提升忧国忧民意识、增强奉献社会的能力,“把大学生核心素养有机融合在大学生成长之中,提升教育理念,适应时代、全方位人才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才能更好地促进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6]
参考文献
[1]陶佳.论红色教育在高校共青团工作中的有效运用[J].科技信息,2010(17):705+716.
[2]何柏略.大学生核心素养教育路径探讨——以社会学习理论为视角[J].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8,31(01):20-22+30.
[3]陶佳.论红色教育在高校共青团工作中的有效运用[J].科技信息,2010(17):705+716.
[4]张婧嫄,吴小艳.红色教育在高校学生骨干培养中的载体与途径研究[J].辽宁丝绸,2017(02):39-41.
[5]甘孟,秦慧玲,霍鑫龙,等.红色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亮点[J].传承,2008(20):62-63.
[6]韩荭芳.新时代大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相关思考[J].文教资料,2018(19):158-15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04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