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软件工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1-04-17 13:57:38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教师队伍是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保障和关键因素。创新创业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宽厚广博的专业知识及良好的人文素养,而且要具备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知识,并能指导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实践。本文在分析当前软件工程专业教师在创新创业教育中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相关举措,以期推动软件工程专业创新创业教师的综合水平。

关键词:创新创业;软件工程;教师队伍

本文引用格式:王红玲,等.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软件工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97):36-37.

2015年6月,教育部召开了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视频会议。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指出,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迫切需要,强调高校要重视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把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高校要认真抓好包括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推进协同育人、改革教学管理制度及提升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等六项重点任务[1,2]。由此可见,高质量的创新创业师资队伍是创新创业教育取得实效的重要依托和保障机制之一。本文以软件工程专业为例,分析了当前软件工程专业教师在创新创业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软件工程专业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建设的若干举措。

一 创新创业教育对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要求

(一)解放思想,注重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


意识的养成是创新创业的观念前提,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目标[3]。创新创业意识是人们对创新创业的重要性及其价值的认识水平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对待创新创业的态度,并以这种态度来规范和调整自己活动的一种稳定的心理态势[4]。因此,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教师首要的任务就是注重启蒙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了解创新型人才的素质要求,理解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在意识层面接纳创新创业教育,将创新创业教育的思想贯穿于高校教育工作的全过程中。

(二)改革方法,注重启发学生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以新颖独特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通过这种思维能突破常规思维的界限,以超常规甚至是反常规的方法、视角去思维问题,提出与众不同的解决方案,从而产生新颖的、独特的、有社会意义的思维成果[5]。因此,创新创业教育要求教师要真正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积极探索改革教学方法和课程考核方法,尊重学生的奇思妙想,做学生创新思维的激励者和促进者。

(三)项目驱动,注重指导学生创新创业实践

创新源于实践,创新创业实践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和最有效途径,通过创新创业实践能够升华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感性认识。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实践能力,而且要具备指导学生参与多样化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能力。

\

 
(四)博专结合,注重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创新创业教育就是要通过有效的实践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已经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关键。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而且要具备人文、管理等跨学科知识及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和实践能力。

二 软件工程创新创业教师队伍现存问题

高质量的软件工程专业教师队伍是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提高软件工程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为了培养出满足软件产业市场需求的高素质、实用型、创新型软件人才就必须有一支具有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的软件工程教师队伍。由于我国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目前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师资队伍建设上存在应然与实然的差距,一方面是国家政策提倡与现实供给的矛盾,另一方面是师资队伍构成形态单一性与多样性的落差[6]。软件工程学科是计算机技术领域中的一门新兴学科,知识更新速度快,应用日新月异,整体年轻化的教师队伍在实施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一)教师缺乏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

在当今创新创业大潮下,人们更多关注创新创业外在的一面,往往忽视了对创新创业本身有潜在影响的创新创业意识[7]。教师往往认为创新创业是少数感兴趣学生的事情,未能领会创新创业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这一价值定位。由于多数教师缺乏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或对创新创业教育缺乏科学的理解,故而不能将创新创业教育归入本职工作,也不能主动探索和思考在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如何提升个人教学能力。

(二)教师缺乏创新创业实践经验

教师普遍未接受过系统的创新创业理论教育,也缺乏创新创业实践经历和经验,在教学中很难将创新教育和专业教育结合起来,也不能对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进行有效的指导。

(三)教师缺乏深入探究高效教学策略的意识

多数教师仍是以教学内容传授为中心的“教师-教材-教室”传统教学模式,缺乏根据具体教学情境对教学内容进行创造性再设计的能力,教学方法针对性不强,课程内容呈现形式单一,不能充分挖掘教学内容的知识内涵。相关调查显示,约有65%的教师在教学中只能按照统一的内容授课,不能对教学内容进行再加工,缺乏对教学内容高效的驾驭能力。

(四)教师所授学科知识的前沿性、迁移性不强

教师在教学中引用或穿插其他领域知识不够,学科知识的应用型、前沿性涉及较少,科研成果与教学内容融合不多。据统计只有22%的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向学生传授跨学科知识,14%的教师能经常将自己的研究成果运用到教学中[7]。

基于以上问题分析,培养软件工程创新创业人才迫切需要提升教师的创新创业教育与教学的能力和综合素养,建立一直高素质的创新创业教师队伍。

三 软件工程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建设的策略

创新创业教育是对传统教育教学的全面改革,旨在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使其具备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创业思维、创新创业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8]。创新创业教育对教师的要求不仅体现在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理念、知识结构、人文素养,而且涵盖了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掌控力、对教学内容的设计能力等。

(一)提升教师的创新意识

专业教师共同梳理软件工程的发展历程,将当前互联网+、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等的发展潮流与软件工程发展结合起来,通过剖析软件工程中的新方法、新理论、新技术及新应用使教师认识和理解创新的重要性及其现实意义。针对专业教师积极开展宣讲政策,提升教师对创新创业的认知。创新创业教育对教师跨专业、跨学科的要求较高,因此,可以通过构建教师共同体等方式加强教师间的沟通、交流和学习,强化教师的自主学习、终生学习的意识。

(二)改革教学方法

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教师要积极寻找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结合点,充分挖掘专业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素材。教学中要大胆改革教学方法,探索头脑风暴、启发式、讨论式、项目驱动等教学方法,讲究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打破原有以教师为中心的传授式教学对学生思维的禁锢,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翁。将软件工程前沿学术发展、最新研究成果和产业动态融入课堂教学,使学生的对知识的理解能从课堂走向社会实践。改革课程考核方法,注重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知识应用的能力。完善对学生的评价制度,不搞一刀切,采用更全面、更科学的评价方式和机制来衡量学生,允许和支持学生个性化发展。

(三)创新创业师资培训

学校在政策层面上要鼓励和支持专业教师深入软件企业锻炼,参加产学研一体化的实践,参与软件的开发,以兼职、全职等形式从事创新创业实践。对教师的管理要宽紧结合,既要约束教师遵守学校及学院必要的规章制度,又要给教师更宽松的环境允许教师大胆改革课程教学方法或参与课外实践。学院要注重对专业教师的培训,力图让绝大多数教师都能参与SYB创业培训等创新创业教育培训,使教师不断积累创业知识。同时,聘请企业家、校友、专家学者或大学生作为创新创业兼职教师,定期与专职教师进行交流、对学生进行指导,做到专兼结合、相辅相成,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创新创业教师团队。

\

 
(四)制定激励制度

教师创新创业能动力的提升需要有必要的激励制度。注重教师自我发展能动力机制、激励与淘汰机制等引力体系、教学交流服务平台、教学共同体等实践机制、多维度的教学学术机制的完善。

四 结论

培养软件工程创新创业人才迫切需要建立一直高素质的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在分析当前软件工程专业教师队伍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提升教师创新创业意识、改革课程教学方法、加强教师培训和完善教师激励制度等措施。软件工程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整合和协调多方力量、多种资源及平台来全面提升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

参考文献

[1]胡宝翠,张锦.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路径与机制——基于对国办发[2015]36号文件精神的思考[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6,30(11):63-68.
[2]马永斌,柏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生态系统的构建途径——基于清华大学创业教育的案例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05):137-140+150.
[3]李亚员.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原则及路径优化[J].思想理论教育,2015(10):83-87.
[4]郭凤志.创新意识:激发创造力的重要精神资源和力量[J].科学社会主义,2002(5):51-52+43
[5]姚本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合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安徽大学出版社,2012:272-275
[6]卓泽林,赵中建.高水平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建设及启示[J].教育发展研究,2016,36(03):64-71.
[7]王兰.高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
[8]何康,邓晓,柳和生,等.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培养路径探寻[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6(04):373-37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0172.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