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城建类高校 GIS 二次开发课程教学改革论文

发布时间:2021-04-17 10:53:36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GIS二次开发课程》是城建类本科高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特色专业课,如何培养符合行业需求的高质量信息化专业人才,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文章结合实际情况,从开发模式、平台选择、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实践提高等方面讨论GIS开发人才培养的合理途径。

关键词:GIS;二次开发;城建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教学改革

本文引用格式:黄田等.城建类高校GIS二次开发课程教学改革[J].教育现代化,2019,6(92):86-87.

为适应信息时代的变革与挑战,教育部将原属于不同学科领域的5个专业整合成为了新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以下简称信管专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国内已有600多所高校开设了各具专业背景和特色的信管专业,毕业生已成为各行各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湖南城市学院是一所“城市”特色鲜明的城建类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信管专业属于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结合学校行业背景,在本科生课程设置上突出了数字城市、智慧城市特色,开设了GIS二次开发等特色课程。相较于GIS专业,信管专业本科生具备较好的编程能力,学习GIS二次开发有一定优势。但由于教学与实际应用脱节,往往出现动手难的现象。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开发模式、平台选择、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实践提高等方面进行分析,讨论在城建类高校的GIS开发人才培养途径。

一GIS二次开发课程的要求与特点

GIS二次开发课程是信管专业信息系统技术开发方向的专业必修课之一,要求学生掌握应用型GIS从数据生产、数据分析、数据库设计、系统设计、程序实现的全过程。GIS二次开发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需具备GIS原理、数据库原理、数据结构、软件工程等基础知识,一般在三年级开课。同时也是一门多学科融合的课程,涉及计算机、地理、遥感、环境等学科知识。GIS广泛应用于国土、交通等行业,其二次开发是对行业相关业务的信息化实现,需要深入了解行业规范、业务流程和专业知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针对信管专业特点,科学地分析社会需求,正确评估教学资源和优势,做出适合于产业型人才发展的培养模式,从而主动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

 
二 GIS二次开发方式与平台选择

(一)GIS二次开发方式


GIS二次开发是针对传统GIS软件的功能与业务局限性提出的,根据环境依赖分为:(1)独立开发,不依赖任何现有的GIS平台。(2)宿主型开发,在商业GIS系统基础上对业务功能进行拓展。(3)组件式开发,利用可分发GIS控件搭建与集成系统。(4)API接口开发,通过调用Web地图接口实现GIS功能,由互联网发展衍生而来。(5)开源开发,基于开源GIS框架,通过修改、优化和扩展框架底层算法实现GIS功能,是近年GIS开发者关注的热点。

5种开发模式中,组件式开发既继承了GIS平台强大的功能,又能结合多种面向对象程序语言,能够提供丰富的组件和高效开发环境,同时组件式开发方式容易上手,学习周期较短,是信管专业GIS二次开发课程较为理想的开发方式。

(二)组件式GIS平台选择

综合比较国、内外组件式GIS平台,SuperMapGIS包括桌面式开放平台、组件式开发平台、空间数据库引擎等应用平台,可以满足数据采集、处理以及地图输出等工作。SuperMapGIS在国内有较好的市场认可度,数据安全性较高,应用前景可观。SuperMapObjects产品功能强大,模块划分清晰,安装和配置简单。为推广产品和入门者学习需要,超图公司提供学习版下载,可以在其官网申请试用许可,并且提供有丰富的学习资源与案例代码。因此,是信管专业GIS二次开发课程教学中的首选平台。

三 课程教学与实验课程设置

GIS二次开发总学时设置为64学时,按16周4节排课,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课时比为1:1。为巩固课程教学内容,根据实际情况可安排4节课连上,1、2节课主要是理论讲解、案例教学,3、4节课为实验课程,完成规定的任务,部分内容需要安排4节课实验时间。实验课程内容和学时安排如下:1)SuperMapGIS桌面系统操作,2学时;2)空间数据管理工具开发,2学时;3)数据表结构维护,2学时;4)空间数据转换工具,2学时;5)坐标转换工具,2学时;6)简单的地图浏览系统,4学时;7)图形编辑工具,2学时;8)地图查询,4学时;9)信息工具与属性修改,2学时;10)空间数据配准工具,2学时;11)用地分类统计工具,2学时;12)土地适宜性评价工具,6学时。

在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过程中,实践能力的培养不能仅依靠课堂和实验教学,可采取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和学科竞赛来提高“GIS二次开发”实践教学效果。

(1)课程设计。为巩固课程教学知识,提高实践能力,17-18周为课程设计周。教师需要提前准备一些选题,并制定详细的开发任务书,内容必须包括:数据制作、系统设计、系统实现三个部分。根据班级学生人数,每组成员为3-4人不等,从小组成员中选择1名小组长,负责项目组织、协调。实践课程结束后,采用项目汇报形式对课程设计成果进行检验与考核。

(2)毕业设计。毕业设计是大学四年学习的凝练阶段,每年毕业设计选题阶段,担任GIS二次开发的教师都会发布一些GIS开发类设计项目,如城乡规划管理GIS系统、国土地籍管理GIS系统、自来水管网GIS系统、鸟类迁徙演示GIS系统等。毕业生通过几个月的时间的集中训练,即可锻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可以使学生在开发实际系统的过程中真正了解软件工程的各个环节,真正提高实战能力。

(3)学科竞赛。目前,国内影响力较大的GIS大赛有“SuperMap杯全国高校GIS大赛”、“全国高校GIS技能大赛”等。每年的GIS大赛,都会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开发团队和创新项目,得到各大高校的广泛关注。比赛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GIS学习的热情和促进“GIS二次开发”课程教学,也有利于学生提早对接社会和行业需求。

\

 
四 结语

GIS二次开发作为城建类高校信管专业的特色课程,其教学成效对于提高学校培养城市建设行业信息化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认识到GIS二次开发的特点,结合学校师资团队和教学资源选择适合的开发模式与软件平台,采用理论+实验的教学模式来培养学生学习和创新能力,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增强学生的社会竞争力。为我国如火如荼进行的智慧城市建设、国土空间规划等城建领域培养高质量的信息系统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唐志豪,王衍,齐峰,等.财经类院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特色专业建设的思考[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13(15):112-114.
[2]翟军.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特色建设与效果分析——以大连海事大学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5(22):193-194.
[3]张建明,左伟明,付媛媛.符合湖南城市学院特色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计算机教育,2008(09):73-75.
[4]谌金中.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的动因、框架与实践——以湖南城市学院为例[J].文教资料,2019(08):95-97.
[5]杨斌,陈廷方.GIS二次开发课程与产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测绘工程,2012,21(04):89-92.
[6]吴蕾,王铁军,俞锋华.昌都市地理国情服务应用示范平台设计与实现[J].地理空间信息,2017,15(12):15-17+19.
[7]国巧真,修丽娜,王志恒.城建类高校地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探讨[J].测绘科学,2015,40(07):150-15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0155.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