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随着税种的改革,税法知识也进行很多调整,以适应新时代的变化。纳税工作作为会计工作的一部分,也显得越来越重要。《税务会计》的教学目标是考量用人单位对税务会计人才的岗位技能和素质要求,培养满足社会需要并有市场竞争力的人才。各高校都在积极研究创新的课堂教学方法,发现岗课证赛融合的课堂创新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和就业能力。文章尝试通过岗课证赛融合的高职《税务会计》课堂教学创新,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提升税务会计岗位能力,提高考证通过率。
关键词:课堂改革;岗课证赛;融合
本文引用格式:胡源珍.“岗课证赛”融合的《税务会计》课堂教学改革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99):50-51.
近些年,随着社会形势的变化,税种进行了改革,税法进行了调整。这样的大背景下纳税相关岗位的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企业从自身经营及未来发展角度考虑,需要更专业的税务会计人员给予企业税收的筹划及缴纳,社会需要更多的税务会计人才[1]。
《税务会计》课程是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专业的一门必修课,主要讲授我国税收法律法规的最新规定,增值税、消费税、个人所得税及企业所得税等各税种的税款计算,税收的会计处理,包括税收在《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的处理,税款的纳税申报表的编制等实务操作内容,是一门会计类专业综合性较强的课程。如何上好《税务会计》课程,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效果,提高实操技能,满足社会对税务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是课程组亟需思考的问题。通过岗课证赛高度融合的课堂创新,有利于完成课程的教学目标,推动课程的建设,更有利于实现会计税务人才培养的目标[2]。
一 高职《税务会计》课堂教学现状
(一)课程不能满足岗位要求
目前,高职《税务会计》课程的教学重心仍是理论知识,主要教授学生认识税种、主要税种的税款计算及账务处理,较少涉及纳税申报、纳税筹划等实际操作及实践运用。对高职会计专业学生来说,毕业后不能较快适应报税员及税务会计岗位,用人单位会考虑录用后还要进行专业技能培训,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成本和培训成本,从而影响毕业生顺利就业。
(二)课程与技能比赛脱节
近些年,各个高职院校为了紧跟教学改革方向,彰显自身的教育水平和质量,越来越重视重视各类技能比赛且积极报名参赛。从这几年的比赛情况来看,税收知识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而且越来越难,而《税务会计》课程平时的课堂教学无法满足比赛要求。为了取得优秀成绩,各个高职院严格选拔参赛学生并且额外对他们进行集训和辅导,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三)课程不能满足考证需求
很多高职院校有“双证”毕业的要求,希望学生有一技之长,双证傍身。随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取消,考取全国初级会计师资格已成为高职院校学生考证的首选。初级会计师资格考试有两门科目:《初级会计实务》和《经济法》,经济法涉及到一大块税法、税收知识内容,对于有考证需求的学生,急需针对性的考证知识点辅导和讲解。但在《税务会计》课堂授课中,只能是点到为止,不能很详尽地展开,导致部分学生丧失学习的积极性[3]。
二 岗课证赛融合的《税务会计》课程课堂创新的内涵
岗课证赛融合是将《税务会计》全方位考虑和融合,其中岗课融合指课程定位为以企业税务会计工作岗位,满足岗位和企业需求为目标设计课程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课证融合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将职业资格考试的大纲中《经济法》内容融入《税务会计》课程授课中,强化税收知识,帮助学生顺利考取初级会计师及中级会计师职业资格证书,达到“双证”毕业要求;课赛融合是将比赛的理论知识和实操技能融入《税务会计》课程的理论课+实践课中,促进学生对比赛的认识与了解,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省级、校级各类会计技能比赛并争取好成绩。通过岗课证赛融合,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和竞赛能力会得以很大进步和提升。
三 岗课证赛融合的《税务会计》课程课堂教学创新的具体措施
(一)课岗融合,调整教学内容
通过对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的毕业、就业调查,问询和结合了学校专家和企业专业会计人士的建议,明确了《税务会计》课程对接的工作岗位及对接培养的职业岗位能力,具体如表1所示:
企业平时涉及的税种主要有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这四大税种既是国家税收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税收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因此我们在调整课程内容时,应加大对这四个税种的讲解力度,同时结合企业报税员、税务会计的典型工作任务和实际案例,利用税友集团开发的税务实训平台及其他会计实训平台,让学生在实训平台上进行网上开票、发票采集、税款计算、税务处理、申报表填制及纳税申报等仿真实训任务,以期强化财税信息化+智能化技能的培养,实现毕业后的“无缝对接”上岗[4],达到融“岗”入“课”。
(二)课证融合,提高学生考证率
学生把考取初级会计师作、中级会计师为学习目标之一,为了更好地提升考证通过率,我们在重构和安排课程内容时,要充分考虑到考证需求,认真对比《经济法》中涉及到的税收考试知识点,将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内容融入课程,提升职业技能操作,达到融“证”入“课”。
(三)课赛融合,提高竞赛成绩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都很重视技能竞赛,在比赛中投入大量的人财力以期取得好成绩。学校通过各类技能竞赛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会计专业的技能竞赛要求知识点比较全面,获奖难度较大,前期需要长时间的知识储备和训练。目前,会计专业通过校内的会计技能竞赛来选拔优秀学生,参加“税友衡信杯税务技能大赛”等省二类赛来练兵,最终目标获得省会计技能大赛或国家会计技能大赛好成绩。
四“课岗证赛”融合的教学手段
(一)项目教学法
《税务会计》课程按企业业务流程划分为七大项目及几十个任务,以项目任务要求设定教学内容,组织实训教学,让学生在校内就能体验到税务会计工作岗位经历。通过税务实训平台,使学生在仿真环境中教、学、做有效结合,完成知识的消化,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
(二)任务驱动法
给学生一个具体的工作任务或竞赛内容,老师安排任务要求,学生来完成。教师从课前准备、教学过程的组织安排到最后答疑解惑、归纳总结,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学生从分组讨论、接受任务、分工合作、完成任务到分析总结、提出困惑,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整个教学过程实现教做学合一[5]。
(三) 线上线下共同学习法
利用《税务会计》的在线课程资源,资源库里有考证内容和竞赛内容等,学生各取所需,通过自觉主动学习,完成相应的练习和测试,达到考证和竞赛的目的。
(四)教学策略法
采用网络教学平台实现混合式教学,引进行业、企业专家参与教学等,保证《税务会计》课程知识点及时更新,保证新颖性,为考证和竞赛提供理论知识体系保障。
五“课岗证赛”融合的课程考核方法
《税务会计》课程考核大多以理论考试为主,会导致学生在平时学习比较应付,考试前临时抱佛脚现象。因此,我们采用新颖、多方位的考核方式,将岗证赛的要求融入课程的考评中,确定考核成绩由五部分组成,分别是平时成绩(20%)+实训成绩(10%)+分段成绩(10%)+竞赛成绩(20%)+期末考试成绩(40%),平时成绩考核学生的到勤、上课状态,作业完成等情况;实训成绩在税务实训平台上完成,系统打分;分段成绩取学期中4次考核成绩平均分;参加校级和省级会计专业相关竞赛的折算成竞赛成绩;最后学期末的期末考试形成期末成绩,构建了多元化课程考核和评价体系,考核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六 结语
岗课证赛融合的《税务会计》课程教学改革,实现了课程与税务会计岗位、职业资格证书与职业技能比赛的完美融合,对完善学生税务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考证通过率和竞赛成绩,提升学生的税务专业技能,培养学生的会计职业道德起到积极推动作用[6]。
参考文献
[1]李海英,张楠,李庭.职业院校会计专业“岗课证赛对接、德能识业共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商业经济,2019(9):78.
[2]喻跃梅,张明明,张晓艳.双元协同育人视角下的高职电子商务岗课证赛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9,41(02):153-154.
[3]郑楚君.中职技能大赛与常规教学有效融合的会计教学模式研究[J].经贸实践,2018,240(22):280.
[4]周艳.岗课证赛融合的高职纳税课程的课堂创新研究[J].商业会计,2018(6):109-111.
[5]王礼红.“岗课证赛”深度融合的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J].市场论坛,2015(3):90.
[6]陈晓健,蔡映珍.就业+创业双导向、校企深度合作、岗课证赛一体化——漳州科技职业学院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9,6(06):26-2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99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