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试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地方高校课程改革策略论文

发布时间:2021-04-13 08:53:28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国家对于应用型人才有着更高的需求,因为受到以往高校培养模式的影响,我国不能够快速的培养出相对应的人才,这就需要大学探究新的教学模式,加速我国相关的高校的课程改革,提供给学生们更多的实现自己内心所想的机会。同时在高等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探究新型的课堂类型,更好的培养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地方高校;课程改革策略

本文引用格式:马秀芝.试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地方高校课程改革策略[J].教育现代化,2019,6(81):27-28.

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时代要求,需要现如今的教育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的人才,现如今国家的科技在飞速的发展,各个行业都对于应用型人才有着极高的需求。在大学为学生们创设有利的培养环境,培养出更加适合现代社会的应用型人才。需要丰富现如今的课堂内容,加快大学课堂的改革过程,这可以让同学们更好的,更快的实现自己的梦想[1]。

一 论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积极意义

(一)首先推动我国的经济科技的发展


如今人们已经迈入了科技飞速发展的黄金时期,传统的高等教育方式对于如今的社会发展无法提供强劲的动力。唯有积极的改革高等教育课堂模式,培养新型的应用人才。如今我国在各方面都积极的与世界进行接轨,因此对于应用人才有着极高的需求量,同时应用型人才,其极高的创造力也极大的推动我国相关产业的发展,高校作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为我国科技产业的人才输送提供了极大的动力,同时应用型人才与科技的结合也有利于新思想的产生,使两者相互结合,相得益彰,进而可以极大的为社创造经济利益,同时能够推进我国社会生产类型的改革,促进科学事业的发展,同时也起到了平衡社会产能的作用[2]。

(二)极大的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

对于高校来说,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也极大的推动其教育的改革,提高了我国高等教育的水平,有利于综合性人才的产生,对于高校来说,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极大的改变了现如今的教育模式,在一定的程度上起到增加学生质量,不仅为学生日后提供发展的方向,同时也有为政府提供人才的功能,因为我国考生数量大,而高等学校的数量少,所以高考算是一种选拔,同时对于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也算是一种拔高的过程,将处于高等教育阶段的学生也有着努力的动力,高等教育的人员正值思维高速转变和发展的时期,学生们在这个阶段的思维或者思考问题的方式一旦形成定势,将很难再发生改变,所以人们应当重新思考对于高等教育阶段的教育职能,从根本上改变以往的教学传统。

\

 
二 论如今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地方高校课程的现状

(一)课堂效率不高的问题


因为受到各方面综合实力或是学校的师资力量方面的影响,造成在各方面培养的人才有着其最为根本上的差异,这就导致了我国的应用型人才在内部上存在极大的差异。高校与高校之间不仅在位置上相差遥远,同时在教学模式,教学思想上存在着重大的差异,有的高校因为受到其整体上学风的影响,进而其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的要求高,每个从课堂中走出来的学生都有着极高的操作能力,但是有的学校主张的教师的指导,以课堂为主,通过考试检测的方式,进而检验自己的教学成果,其可能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低,导致了我国在应用型人才的过程中存在能力差距较大的问题,大学则是以一种自由的态度,以课堂为一个辅助的机制,更多的是让学生们在自学中发现问题,培养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不能进行知识上的强制性灌输,让学生们自主的选择自己所喜欢的课目,培养的是学生们作为即将进入社会的思维上的完善。但是这也造成了课堂效率不高的问题[3]。

(二)操作能力不强的现象

在我国现如今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虽然高等教育课堂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但是由于其毕竟主要的授课地点还是以课堂为主,这就造成了相关的学员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操作能力不强的现象,应用型人才其主要的意义就是将知识转化成操作能力,可以掌握现如今产生的新型科技。因此这不仅造成了我国相关教育资源的流失,也造成了培养效果的不明显,减缓了我国相关人才的培养的速度,从而使得大学中有着丰富的教学资源,但是无法得到合理利用,学生们有着优秀的创新课题,又无法得到及时的巩固操作,所以造成了应用型人才难以得到合理的培养,无法形成合理的教学交流机制。

三 关于如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地方高校课程改革的策略和方法

(一)成立专门的研究小组


从兴趣上对于相关的学生进行分类,增加课堂的容量将实际的操作系统或者需要讲述的设备,真正的应用到课堂中去,进而增加同学们接触知识的直观性,另外也要注意到利用多媒体教程,通过远程连线的方式,为同学们提供更为优质的教学资源,与国外的高校,签订相关的计划,同时也可以利用我国的相对应的知识储备,组建相对应的网络知识储备库,为同学们提供更多的学习的途径。针对现代社会的要求,提出应用型人才的鼓励政策,鼓励同学们跳出课程积极的参与到应用型技术的培养中,为学生们的投入提供动力,设置专门的奖项,对于同学们优质的创新题目,提出合理的见解和指导,充分利用高校中的教学资源,让部分学生也能够提前感受相对应的应用设备[4]。

(二)高等教育阶段的学生走出定式的课堂

通过多样的选拔模式,让同学们在高等教育阶段便能够接触到国际的科研知识,利用高校这个媒介与世界的科技进行接轨,同时让学生在进入社会之前便形成独立思考,独立探究,独立动手实践的能力,给高校枯燥的生活提供些许的乐趣,同时也作为一种教育中的一种考察方式,为社会输送更为完备的人才。从课本进入生活,同时也让高等教育阶段的学生走出定式的课堂,进入大学的实验室或者科研所进行实地的学习、体味和感受对于科研探究的过程的艰辛,同时高校也能够采用新的教学模式中得到更好的生源,可以根据自己专业的特点,提前分析和制定相关的教学计划,在大学入学之前便开始实施培养计划,减少相关人才的培养成本,同时也根据高中学生的学习的规律。合理的安排时间,制定相关的课外实践教程。

(三)将知识的操作要点和操作重点融入到实际的操作中

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的课堂从校内转化到校外,创立校外实践小组,提高同学们的实际操作能力,进一步将知识的操作要点和操作重点融入到实际的操作中去,这样可以极高的提高同学们接受知识的能力,同时利用现如今高校的科研资金,为在培养过程中的学习创建对应的应用实验室,以教师为主体,同时让学生们分为各个实践小组,让其各个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进而提高各自之间的竞争,形成较好的学习风气,将每个人的时间都极大的规整起来,防止时间的浪费,进而使其学习计划变得松弛。

四 论如何健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地方高校课程的培养机制

(一)设置更为提前的应用型人才选拔机制


在其培养方面应当让大学的教育与国家政策有机的结合起来,同时也应当改革我国的教育机制,合理的增加高考考察的方式,对于应用型人才的选择增加其筛选环节,建立起相对应的选择制度,各高校都应当在高中设立相应的观察机制,做到对动手能力强的同学进行及时的选拔和引导,同时在高中和高校之间多举办一些比赛,通过竞争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的热情,让同学们之间相互进行交流同时也让其在比赛中思考自己的不足[5]。

\

 
(二)组织丰富的实践活动

多组织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进行一定的社会发展方向的了解,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和观摩,合理的安排学习的时间,提前准备好自己对于自己感兴趣课题专业的问题。大学也应当组建相对应的团队,对于学生们的提问做出合理的解答。更多的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拉进社会和大学的距离,用课程和专业知识将和其相互衔接起来。从而解决学生在进入大学后,创新思维不足,被动学习的问题,通过新的教育形式,更好的培养学生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培养他们的自我学习的能力,让学生们在某一领域或者是某些方面拥有知识,同时学校方面也应当做好相对应的规划,加大对于教师队伍的培养,制定好相对应的教学计划或者是教学目标,避免出现外华内虚的现象。

五 结语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地方高校课程改革策略,不仅需要我国的高等教育学府从教育模式和课堂类型上进行改革,同时也要及时的针对时代的发展,对于我国的发展方向进行及时的评测,进行相对应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将于社会的衔接作为一种有效的方式,提高我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效率。

参考文献

[1]郑太年,赵健.国际视野中的资优教育: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理论、政策与实践[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2]郑若玲,刘盾,谭蔚.大中学衔接培养创新人才的探索与成效——以厦门大学附属科技中学为个案[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6,15(02):56-63.
[3]唐景莉.寻找创新人才培养对接点[N].中国教育报,2013-05-31(005).
[4]董留栓,霍振宏,张婷玉.谈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下高等数学的教学改革[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17):13-14.
[5]校锐.“一带一路”战略下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5(05):27-28+3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9848.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