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教学秘书工作的现状与优化对策论文

发布时间:2021-04-02 14:14:2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教学秘书在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直接关系着学校正常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对此,本文从高校教学秘书的岗位职能及工作特征切入,对高校教学秘书目前的工作现状进行了分析,对影响教学秘书工作的因素进行了探讨,并针对现有的工作困境提出了一系列优化措施。

关键词:教学秘书;教学管理;高等学校;对策

本文引用格式:任浩.教学秘书工作的现状与优化对策[J].教育现代化,2019,6(81):197-198.

教学秘书是在高校教学工作非常重要的一环,其作为高校二级院部基层教学管理人员,承担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学秘书的工作开展关乎到全院教学工作的稳定,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时代和科技的进步,高校招生人数与日俱增,教学规模不断增大,教学手段种类繁多,这对传统的高校教学秘书工作迎来了极大的挑战和压力,为了教学工作能够紧跟时代的步伐,教学秘书工作应在原有基础上,调整优化工作模式,完善学校教学管理制度,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 高校教学秘书的工作内容及特征

教学与科研是大学的两大基本功能[1],高校的教学是指“高等学校的管理人员根据确定的培养目标,按照一定的管理原则、程序和方法,组织管理教学过程中的人力、物力、财力、时间和信息,建立正常的、相对稳定的教学秩序,保持教学过程的畅通,使教学过程达到协调化、高效率与最优化,确保教学任务的完成,以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2]。”由此可见,高校的教学管理是合理协调学校教学资源,并以一种相对稳定的形式开展教学任务,以达到既定教学目标。而教学秘书在其中,是联系学校教务处、院部教学院长、任课老师、学生需求的桥梁,以保证教学院部能够顺利开展教学工作[3]。

(一)高校教学秘书的工作内容

高校教学秘书在每一个学年学期的工作职能大体接近,主要在学校中承担着相互协调、服务师生、上传下达、统筹规划等工作。在整个教学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发生安排上的冲突时,教学秘书要针对冲突进行及时的化解,保证教学工作持续稳定的进行,全力支持教学工作中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开展,并为之提供支持和帮助。同时也须完成本学院对学校各处室的衔接工作,将各部门的教学安排、工作指示等传达到本院内的相关老师,并针对相关情况进行反馈,对学生、教师、领导日常工作安排进行规划部署,为教学监控、教学管理、教学秩序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高校教学秘书工作的特征

①时效性。在教学工作中,能够准确快速的知悉教学管理动向并及时根据动态情况及时通知教师、学生是教学秘书工作中的一大重点。日常工作中很多突发的情况是无法预见的,因此而产生的课程异动等是临时的、不可控的,一旦临时事件没得到及时处理,会对学生、教师的学习工作造成影响。②规律性。高校的教学周期是以学年计算,每一届学生使用的人才培养方案是相同或是大体相同的,故而每一个学年的教学工作基本接近,教学计划、课程安排、课务考务等工作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提前进行规划和预测,以确保学生四年的教学计划能够按时开展进行。③繁杂性。高校的教学管理涉及范围极广,向上对口多个部门科室,向下要与相关老师、学生对接,从教学工作的基础开展到教学质量监控的呈现,每个环节都是需要与各部门、老师、学生几个来回的细碎工作。再加之近年来教育教学改革、各项评估工作间或开展,工作愈发的追求精细化。不仅要求横向扩大教学工作的概念,也要求纵向挖掘教学工作的深度,工作量继而随之增加。故而传统的教务管理概念已无法涵盖如今的教学工作,现在的教学工作是一个广义的范畴,是包含了所有高校教育教学的大概念,而不是传统意义的教务工作。

二 教学秘书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职业认同感不高


教学秘书在高校中处于教学管理系列的最末端,在现今对教学和科研日益重视的大环境之下,教学秘书却在高校中不断被边缘化,对该职业的认同感普遍不高。教学秘书工作具备一定的辅助性及重复性[4],年复一年工作内容差别不大,加上没有完备的工作制度,岗位职责不清,致使教学秘书感到工作意义和价值偏低,工作兴趣也自然不高,进而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长此以往,进一步降低了对教学秘书工作的认同感。

(二)人员结构配比不均衡

随着目前国内高校教书育人的内涵不断拓展,逐步以教学质量工程、教学团队评比、各项技能大赛等项目来作为学校教学质量的评判标准,同时增加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构建多维度教学监控体系来提高教学质量。以至于二级学院在完成基础的日常教学外,增加了很多工作,致使教学秘书职责边界不断扩大,工作难度增加,事务性的工作更为繁杂,无暇顾及优化提升常规教学管理。再加上高校近年招生人数日益增加,国家或高校都没有明确教学秘书的数量与学生人数之间的关系,以至于出现几千人的学院和几百人的学院教学秘书的数量相同,工作量差距巨大。

\

 
(三)工作缺乏合理的激励机制

目前国内高校普遍为二级管理方式,教学秘书人事隶属一般归属在二级院部,同时也受到教务处管理,但在各项评奖评优时,却得不到良好的途径。[5]教学秘书在大部分高校中是归属于行政管理岗,工作量巨大却很难做出创新性的成果和业绩,以至于工作成果无法在数据、获奖中体现,大部分高校也没有配备合理的评奖、评优途径,导致教学秘书在学校竞聘其他岗位时处于劣势,对工作缺乏激励机制。

(四)缺乏培训学习的机会

教学秘书在高校内属于一线管理人员,其组织能力、协调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必须要能满足教师、学生的需要,其对个人能力是有一定的要求的。但目前在高校中,鲜有关于教学秘书的学习培训机会,大部分的工作经验的交流,都是通过学院中的老教学秘书口口相传,缺乏一个系统的、集体的学习机会,导致学院教学秘书的工作缺乏整体性和规律性。一般教学秘书工作至少要经历一至两个完整的学年周期,才能较为熟练的掌握相关工作的流程和秩序,提前对教学工作进行安排。

(五)发展空间狭窄

教学秘书的日常工作琐碎繁杂,却不承担教学任务,也没有时间、精力可以系统的从事自己的专业学术研究。在科研项目申报中,也一直处于边缘位置,很难取得一定的学术科研成果。这些科研成果和教学成果恰恰是目前高校职称评定的重要依据,教学秘书在学校中隶属管理岗,在评定职称时,只能向研究员系列靠拢,而研究员系列评定标准又相对较高,大多教学秘书在评上中级职称后,很难再有进一步的发展,缺乏系统的管理和激励机制,进而教学秘书的工作积极性很难提升。

三 教学秘书工作的优化对策

(一)加强机制建立,明确岗位责任


高校应进一步提高对教学秘书工作的认可,重视教学秘书队伍的培养与管理,进一步建立健全岗位管理制度,明确岗位之间的界限,合理区分教学秘书、办公室、辅导员之间的工作职责,避免职责不清、相互扯皮的现象发生。学校应根据学院实际情况,按照学生及教师数量科学配备教学秘书,并通过勤工助学等途径,合理选用学生助理协助开展常规事务性工作。建立适用于教学秘书岗位的评价考核体系,科学的判定教学秘书实际工作量,提高其工作地位及待遇,调动教学秘书的工作积极性。

(二)增加学习机会,完善队伍管理

高校要有组织的进行教学工作培训和交流,推动教学管理制度的完善,相互学习教学管理的经验,提高教学秘书队伍的综合素养和业务能力,不断强化教学秘书的岗位责任意识,掌握具体的工作流程和方法。高校应定期安排教学秘书前往兄弟院校交流经验,开阔视野,使教学管理工作更加系统、专业,并鼓励教学秘书在不影响常规工作的前提下,在职攻读硕士或博士,提升自己学历层次和学术能力。

(三)合理安排工作,体现工作价值

教学秘书在工作中不仅仅要承担日常教学管理工作,还需配合学院开展各项评估、教学团队建设、各项技能大赛等教学质量工程,其工作量与工作中的待遇、地位不相匹配,在工作中很难有较高的积极性。因此,高校应该合理安排教学秘书工作量,重视教学秘书的工作成果。首先,教学秘书作为整个高校教学系列的执行者,是联系协调教学各方的纽带,学校应适时更新教学管理机制,优化工作流程,减少不必要的人力劳动,提高工作效率。其次,学校层面应重视教学秘书的工作状态,肯定教学秘书的工作成果,提高其工作待遇与工作地位,进一步的提升教学秘书队伍的专业性和归属感。最后,提高教学秘书在校内的竞争力,给予教学秘书在参与校内竞争时有一定的政策倾斜,合理体现工作价值。

\

 
参考文献

[1]吴洪富.大学教学与科研关系的历史演化[J].高教探索,2012(5):98-103.
[2]韩奇生.主体教务管理思想在学校中的运用[J].教学与管理,2008(3):28-29.
[3]邱霞.浅谈高校教学秘书工作[J].当代教育论坛,2009(11):47-48.
[4]朱鸿源.教学秘书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8(3):86-88.
[5]高欣.高校教学秘书的准入和培养途径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7,4(08):193-19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9716.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