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基于高校双一流学科建设需求的工程数学双语教学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1-03-26 17:21:5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响应我国高校的双一流学科建设的需求,本文结合了多年的工程数学一线双语教学的实践经验,总结出使双语教学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的几点建议,根据我国本科生国际交流和来华留学生的不同的双语教学需求,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确立配合新工科发展的工程数学教学内容。

关键词:双一流学科;双语教学;工程数学;新工科;微课

本文引用格式:彭慧春等.基于高校双一流学科建设需求的工程数学双语教学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75):290-292.

Engineering Mathematics’Bilingual Teaching in Double First Class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PENG Hui-chun1,ZHAO Hong-tao1,LI Ji-qing2

(1.Mathematics and Physics School,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Beijing;2.Renewable Energy School,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Beijing)

Abstract:In response to the need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first-class disciplines in Chinese universities,this paper combines years of practical experience in bilingual teaching of Engineering mathematics,sums up some suggestions on making bilingual teaching to achieve ideal teaching results,and formulates corresponding instructional objectives according to the needs of international exchanges among undergraduates and needs of foreign students in China.The aim of learning is to establish the teaching content of Engineering Mathematic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merging engineering and to achieve the ideal teaching effect by mixed teaching method of flipped classroom in micro course.

Key words:Double first class discipline construction;Bilingual teaching;Engineering Mathematics;Emerging engineering;Micro course

根据我国高校的双一流学科建设的需求,突出一流本科教育教学,切实提高高校本科教学国际竞争力,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各科技行业进步做贡献作为办学追求[1,2]。随着我国“一路一带”战略的推进,教育国际化发展成为高等教育的必然趋势,我国高校的工程数学课程教学的国际化发展,[3,4]

一双语教学的含义和教学目标

双语教学(Bilingual Teaching and Learning)的字面意思就是运用两种语言(一般是指汉语和英语)的教学,双语教学不是教授英语,也不是把英语作为外语的教学,而是在教学过程把“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一种教学方式”[4]。

普遍面临基本的教学问题 :国际本科教育双向交流所面临的教学问题。改革以训练学生应试技巧为导向的传统数学教学理念,改革传统工程数学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确立适合于新工科建设的工程数学双语教学目标,突出应用为导向的学科专业特色,为做好我国高校的双一流学科建设,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有重要意义。

针对我国本科生国际交流综合能力的提升,制定的教学目标是:工程数学课程的双语教学要做到提高工程数学教学效率,拓展数学基础课程与新工科相关学科专业领域的联系。使工程数学双语及英语教学课程与发达国家的本科生教育教学特点相衔接,提高我校学生在国际科技交流的综合能力,和对各种国际上先进的研究团队和研究环境的适应能力。

针对外国来华留学生的适应中国教学环境的问题,制定的教学目标是:数学基本概念和方法需要难度适宜,同时与工程实际结合紧密,使得学习基础较差的第三世界留学生能够在本专业的后续学习在,能够顺利地理解和应用相关的工程数学概念和方法。

\

 
二 合理的教学内容

与我国“工程数学”相当的英语国家的课程一般称为“Engineering Mathematics”[5]。“工程数学”是大学中很重要的系列基础课,作为处于基础理论科学与工程科学之间的桥梁地位,成为新工科教育的一种特别有效的工具。理工类院校中,工程数学课程涵盖面广,对于工程数学双语教学课来说,适应不同教学需求的教材极其重要。

工程数学双语教材建设应当改革以训练学生应试技巧为导向的数学教学理念,改革传统工程数学教学内容,编写适合于新工科建设的工程数学双语英语教材,突出应用为导向的专业学科特色,与工程实际结合紧密,紧密结合最新学科成果和科技进展,课后习题设置脱离刷题为主,增加开放性的研究性的实际应用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应用能力,综合提高国际科技交流能力。

对于来华留学生,鉴于普遍初等数学基础比较差,与我国的基础数学教育有一定的差距,需要改革基于我国学生的数学能力设计的工程数学教材,对于抽象复杂的内容,采取不同引入方式,教学内容难度适宜,并且结合工程实际需求,教材建设需要深入浅出,便于基础较差的第三世界留学生理解和应用。

三 结合微课程翻转课堂的混合式研究型教学方法

在双语教学过程中,参考我国教学大纲,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通过采取更加个性化的教学手段,在我们的工程数学双语及英语授课课程改革中,构建结合微课程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方法,结合了我国高校的双一流学科建设的需求,根据新工科人才培养的特征,做如下一些基础工作。

(一)构建研究型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资料库

资料库的问题来源,应该紧密结合学科建设的需求,密切关注学科新动向,做到以科技工程的实际问题为导向,而不是以理论学习和做题技巧为导向。这要求参与建设数学建模和数学实验资料库的教师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和交叉学科的综合科研能力。

(二)实现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共享

根据我国本科生国际交流的需求,制作的微课程多以从实际工程现场出发,结合工程数学教学内容,将概念和方法融入于一个工程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激发学生研究兴趣,能够在业余时间,根据所了解的概念和方法,进行推广性的应用。改变以刷题为主的课后作业,为从数学建模和数学实验资料库里选题研究,形成翻转课堂的混合式研究型教学模式。

根据来华留学生的教学需求,制作的微课程需要从基本概念和计算的讲解出发,配合简单、实用的例子,做到讲解细致化,过程简明化,应用直接化。同时,一些高中的数学基础内容和计算方法,也应该制作英文授课的微课,供给基础数学薄弱的留学生补充使用。

(三)工程数学大纲未做要求部分,分以下三类处理

(1)工程数学中的数值计算和计算方法的部分,通过微课程系列讲座,重点讲解计算方法的原理,提供与学科专业技术相关的应用问题,并鼓励学生在数学建模和数学实验中,自主编写计算程序进行演算。

(2)工程数学中数学概念超出教学大纲,概念难度较大,但在相应的学科领域中有重要应用的部分,可以制作相关的微课程视频,设置直观生动的数学实验,激发对复杂抽象的感性认识。

(3)对于教学大纲不做要求,但数学概念难度不大,并且应用面广的知识点,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自主学习,并以提交自学报告等形式,进行督促。

(四)学生学习成果的合理化评估

在本科生国际教育的领域,可以摆脱应试大环境的压力,形成一个适合于研究型教学试点的小环境。结合多年来我校国际教育中,工程数学双语教学和对留学生英语教学的一线双语教学的实践经验,分享双语教学和英语教学的工程数学课程中,学生学习成果的合理化评估的实践办法,以供各位同仁借鉴和指正。

(1)在国际教育交流的过程中,为了使工程数学双语及英语教学课程与发达国家的本科生教育教学特点相衔接,学生课业成绩更加注重平时积累。每一次的数学实验和自主研究项目,都是开放性的问题,学生采取自愿原则,组成研究小组,每个小组3人,在问题的理解,建模,解决的过程中,互相配合,这一部分成绩占平时成绩30%。总评成绩中,平时成绩30%,期中考试成绩20%,期末考试成绩50%,有效削减了学生平时浑水摸鱼,指望期末考试突击复习应付考试的恶习。

(2)由于来华留学生普遍汉语水平,对工程数学的概念理解不透彻,留学生初等数学基础比较差,基于我国学生的数学能力设计的工程数学教材,对于来华留学生来说感到过于抽象复杂,难以理解掌握。我们把工程数学知识点、方法、难点进行碎片化处理,制作的全英文微课程数学课程系列。学生课前点击观看指定章节,并在课堂上提出问题,这部分占平时成绩的30%。每一次课堂讲解后再次测试,题目精简,一般控制在15分钟之内做完,这一部分,占学生平时成绩50%,最后课后作业,占20%。通过这样的学生成绩评测办法,提高了留学生的学习信心,弥补了留学生的初等数学欠缺的短板。

四 结束语

总之,随着“一路一带”倡议的发展和推进,双一流学科建设对工程数学双语和英语授课课程的需求越来越大,通过对数学课程双语教学和英文教学的研究,既可以使本国的学生能够更快更全面地适应学习国外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增强我国高校培养出来学生的国际竞争力,同时又进一步发展与完善了对留学生工程数学课程的英文授课机制,从而吸引更多的外国留学生来我国高校学习,为使我国高校成长为一所所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奠定了扎实的理论教学基础。

\

 
参考文献

[1]叶民,孔寒冰,张炜.新工科:从理念到行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1):24-31.
[2]付玉媛.科研·教学·参与:墨尔本大学“三螺旋”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7(08):146-151.
[3]林健.引领高等教育改革的新工科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2017(Z2):40-43.
[4]刘国庆,盖云英,王勇,“双语教学”在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实践与创新[J].大学数学,2006(04):23-25.
[5]彭慧春,周继泉,魏军强,等.对“高等数学”双语教学的探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0(36):104-105.
[6]James Stewart etc.Calculus(Fifth Edition)[M].Higher Education Press,2004.
[7]Dale Varberg etc.Calculus(eighth Edition)[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8]Ross L.Finney,Maurice D.Weir,Frank R.Giordano.Thomas’Calculus(Tenth Edition)[M].Higher Education Press,200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9607.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