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为了实现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目标,本文以工程数学基础性学科为例,对该门学科的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针对此问题,以理论与实践结合模式,构建新的教学体系结构,调整教学课时安排方案,壮大师资队伍,开展面向实践的工程数学学科教学工作。
关键词:工程数学;研究生;实践能力
本文引用格式:程韵琦,殷乾亮,周早弘.面向实践的工程数学的研究生教学体系构建[J].教育现代化,2019,6(73):74-75.
研究生教学与本科教学不同,是以能力培养为主的深造学习过程,在基础性学科学习中采取引导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而后进入自主学习过程,由学生讲解课程内容,教师补充。虽然研究生理论掌握扎实,但是实践操作能力较弱,为此,我国开始重视对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本文以《工程数学》基础学科为例,探究该门学科的研究生教学体系构建方法。
一 研究生《工程数学》中实践的重要性
(一)《工程数学》概述
《工程数学》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在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农业工程等多个专业中讲述,为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自2015年起,陆续被各个高校列入必须课列表中,作为研究生培养不可缺少一门课程[1]。
(二)研究生培养
研究生是继大学本科之后的学习阶段,在掌握本专业基本知识基础上继续深造,加强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使其成为社会建设重要人才。据统计,研究生毕业以后大部分从事研发工作,而此工作对研究生实践操作能力要求较高。因此,对于研究生的培养,应该将重点落实到实践操作能力培养上。
(三)实践教学重要性
《工程数学》作为研究生培养的基础学科,需要从此学科开始培养实践操作能力,所以此门课程实践教学显得尤为重要,以基础学科培养其能力,为专业课程的实践操作打下基础,按照此学习方法,自行钻研实践操作方法[2]。
二 当前研究生《工程数学》课程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课程体系不系统
据调查,大部分高校在讲解《工程数学》课程时,将理论知识分为多个模块,分别对这几个模块内容进行讲解,完成理论部分内容讲解之后,开始实践课程安排。由于该门课程理论知识较为复杂,内容涉及较多,在实践课程过程中,学生需要重新查看一遍理论知识以后,再开始实践操作,完成教师布置的实践任务。从实践教学效果来看,这种课程体系设置不系统,不满足合理性要求[3]。学生在课程结束后耗费大量时间查看理论知识,属于二次学习,虽然可以加深对知识的印象,但是需要实践后才能对此部分知识有深入理解。因此,实践紧随理论之后显得更加科学有效。
(二)课时设置不合理
当前讲解《工程数学》课程时,是以理论为重点,根据实际讲解情况,为学生预留一部分时间进行实践操作。通常情况下,理论课时占据比例为80%以上,实践课程占据比例不高于20%。从当前课时设置来看,存在严重不合理性,理论课时设置比例较高,这与研究生培养目标相违背,忽略了研究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三)理论性较强缺乏实践能力培养
除了课时设置中体现地理论内容讲解不合理以外,在课堂当中,教师所讲述的内容当中也可以看出过于偏袒理论性教学问题。例如,某一个数学解答方法,教师按照书本中的例题讲解后,忽略了习题布设及思想灌输[4]。在整个内容讲解过程中,未引领学生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发散思维。实际上,在完成一项内容的讲解以后,应该列举相关实例,让学生自行思考此类型问题,在思考问题过程中培养实践能力。然而,当前研究生教学是以理论为主,这与教学培养目标严重不符。
(四)师资力量薄弱
近年来,大部分高校研究生培养从一年课程教学变为半年课程教学,其他时间由研究生导师带领学习。由于时间的调整,减少了学生课程学习中锻炼实践能力的机会,需要由研究生导师大力配合,帮助学生锻炼工程数学实践能力,为后期科研项目研究打下坚实基础。然而,部分导师所修学科及科研方向与此门学科关联性较弱,无法深入指导,而学校又未曾为研究生配备关于此门学科的专业指导教师[5]。所以,因高校研究生教师师资力量的薄弱,导致研究生工程数学实践能力难以提升。
三 面向实践的工程数学的研究生教学体系的构建
(一)教学体系总体方案
为了改善研究生工程数学现状,突出实践教学,本文在现有教学体系结构基础上提出改进思路。调整理论与实践课程讲解顺序。打破传统全理论教学为基础的教学模式,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打造新型教学体系。根据理论教学内容课程的划分,将后续与之相关的实践课程内容提前,建立关联关系,结束理论知识讲解之后,为学生安排实践课程引领教学。此部分教学与小学、初中、高中、本科的教学方法相似,都是通过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培养其独立自主学习能力、实践操作能力为主。与之不同之处在于,研究生阶段大部分内容需要学生自行整理,每一位学生负责一节课或者几节课实践任务部署工作,并给出此部署的理由,通过教师审核后,由此名学生带领同学一同思考问题,解决实践问题,教师在一旁补充指导。在此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实践能力得到锻炼的同时,还可以培养其掌握问题方向的能力,这就是研究生与本科教育的不同之处。
(二)课时调整
从当前课时分配情况来看,理论课时分配时间较多,占据比例超出了80%,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调整课时是改变工程数学教学现状的首要解决问题。从当前研究生教育计划来看,应该按照一年教学计划和半年教学计划来划分,根据总教学时间的不同,合理调整课时安排。第一,针对一年教学计划的研究生教育,在开展工程数学课程的教学时,可以按照2:1的比例来分配课时。其中,理论教学为比例为三分之二,实践教学课时占据比例为三分之一。每节课理论知识讲解结束后,为学生预留三分之一时间思考部署的实践问题,锻炼其实践能力。第二,针对半年教学计划的教学课时划分,可以按照1:1的比例划分,要求学生在学习本门课程之前做好预习工作,压缩理论讲解课时,由学生负责各个模块内容的讲解,而后由教师补充,从而为实践培养争夺足够时间。
(三)加强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
研究生教育期间应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主,所以在开展工程数学这门教育学科过程中,应该突出实践教学,除了学生总结知识点讲述、独立思考解决实践问题以外,还可以抛出课本,给出一些与本门课程相关的科研项目,以其中工程数学计算相关的内容作为教学题材,让学生接触真实项目,从项目中培养其实践能力,为以后两年多的学习生涯奠定基础。在此过程中,教师起到问题思考引导作用,让学生独立思考项目工程中数学参数计算及模型的构建,以讨论为主发现问题,挖掘潜在能力。如果该学校研究生培养经费充足,可以带领学生到工程现场测量相关数据,并按照学生的想法构建问题模型,推理是否可以采用此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以此加深学生对工程数学这门教育学科的理解。
(四)壮大师资队伍
由于研究生教育时间有限,大部分时间都是脱离课堂,与学生导师共同完成科研项目,而工程数学这门教育学科作为基础学科,想要打下坚实基础,提高学科实践能力,需要在今后的科研道路中,有专业的指导教师。而当前各大高校工程数学学科师资力量薄弱,无法为学生安排指导工作。因此,壮大师资队伍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增加各大高校工程数学学科教师岗位。其次,在提高教师薪资待遇基础上,为其设置专属科研项目,让其在指导学生过程中取得科研成就,实现自我价值,以此吸引年轻或者有经验的教师加入此团队。最后,合理分布教师力量,由教育部门负责,调整各大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情况,确保各个学校师资力量相差较少,以便工程数学学科实践课程的开展,达到提高研究生实践能力的目的。
四 结语
研究生教育作为深造学习阶段,应该格外注重实践能力培养。本文以工程数学基础性学科为例,对此门学科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总结此门学科教学方法中存在的不足,依据研究生教学培养目标,提出新的教学体系构建思路。以突出实践能力培养为改革目标,调整教学体系结构及课时安排方案,通过壮大师资队伍,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洋,董良杰,于春海“.工程数学”课程的教学改革的研究[J].农业网络信息,2017(8):101-103.
[2]王荣杰,刘宁,陈良,等.工程数学基础教学改革实践与相关问题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7(29):56-57.
[3]彭司萍,龙正平,赵志辉.工程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探究[J].高师理科学刊,2017,37(2):64-66.
[4]王鹏岭,胡运红.工程数学案例式教学改革探索[J].运城学院学报,2017(3):18-20.
[5]朱亚红,赵志辉,吴聪伟.基于军事应用的《工程数学》例证教学策略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5(43):272-27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84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