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地方高校思政教师心理资本及其与工作投入关系的实证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1-03-11 15:03:1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地方思政教师的心理资本与工作投入具有高相关性,心理资本优秀的教师工作投入水平也较高,而心理资本水平低的教师工作投入水平也较低,所以我们在进行教师继续教育的时候,要注意对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视,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对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工作投入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地方高校;思政教师;心理资本;工作投入

本文引用格式:杨红.地方高校思政教师心理资本及其与工作投入关系的实证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82):273-275.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心理资本越来越重视,而心理资本是指人们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对人们的成长与提高工作效率具有重要作用,其与工作投入关系具有关键的联系。那么,要提高地方高校思政教师的教学水平,就必须得注重对思政教师的心理资本的培育,提高思政教师的心理资本,对激发思政教师的潜能具有积极作用,但是目前对教师的继续教育方面缺少对教师心理的关注,对现在思政教师在现实中的压力、心理问题的引导还有待加强。如果一个高校拥有一批心理资本优秀的教师,那么这就是这所高校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形成了一种积极的教学风气,可以提高学校的社会评价。

一 心理资本的含义与作用

心理资本的概念可以阐述为:个体所拥有的积极心理资源,其构成部分(希望、自信、乐观和坚韧性)都是状态类的积极心理力量,而不是倾向性的、相对稳定的、特征类的个性特征(如诚信或自尊等)[1]。由此可见,心理资本是一种积极性的心理力量,其对个人处理困难或事情时能够以积极性的态度去面对,这也是一种从积极心理学上面来解读出的一种心理概念。现在对心理资本的内容还具有争议性,除了刚刚提到的希望、乐观和坚韧性之外,还有主观幸福感、情商、组织公民行为等,但是其内容应该都是以积极性情感为主,因为悲观性的、自暴自弃的人很难创造出价值。心理资本发挥作用需要通过积极情绪为中介,积极情绪在进行调节个人在对待生活中的压力上具有重要作用。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提出的自卑心理学理论中认为发生的客观事件作用于个体之后个体做出的反映是最重要的,而其中就包括能否以积极的态度去处理其产生的作用,个体拥有越优秀的心理资本,就能用更积极的态度去处理问题。心理资本对个体在工作中的幸福感、生活中的积极性甚至在人生中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拥有优秀心理资本的个体,能够在进行更为积极性的归因,进而转化为一种向前的动力,促进个体的成长。对心理资本的作用模式,有直接效应模型、缓冲效应模型、调节效应模型、动态效应模型等。其内在含义是心理资本直接作用于结果变量,通过中介变量或调节变量作用于结果变量,作为调节变量作用于结果变量及与结果变量相互影响[2]。

二 工作投入

工作投入这个概念的最早提出者是Kahn,作为这一概念的最早提出者,Kahn(1990)将工作投入定义为“组织成员控制自我以使自我与工作角色相结合”。当工作投入较高时,个体能在工作中投入较高的精力与专注力,提高工作水平,当工作投入较低时,个体在工作中投入的精力较小,其工作水平也较低。但其工作投入之中包含着个体对工作的认同,个体的工作投入较高时,一般能表明个体能够从工作中获得价值感,并且把工作能力与工作绩效看做自身价值的体现。所以提高个体的工作投入是提高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的一个重要方式。另外,从一个个体的工作投入上,能够预测出个体的心理健康与工作能力,而二者之间呈现出一种相关的关系,提高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工作能力,对提高个体的工作投入具有积极作用,而其中的心理资本就发挥着一个中介的作用。就目前看来,很多高校对提高教师的工作能力的工作较为重视,在教师的继续教育过程中,提高工作能力是一个重要的教育方面,但是对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重视程度不够,很多高校在进行教师继续教育时甚至忽略了这一方面。高校教师是教育系统中的一支特殊群体,肩负教学、科研、学生管理、服务社会诸多社会责任,良好的心理状态不仅是教师职业规范的需要,更是教师个体发展和自我追求的需要[3]。所以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投入,高校必须得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教师的心理资本。

\

 
三 地方高校思政教师心理资本与工作投入的关系

高校思政教师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教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而其也是一门启迪学生心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与积极人生态度的重要课程,对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具有重要作用。那么思政教师具有优秀的心理资本,具有较高的工作投入是保证这门课成功与否的关键。而本文将对地方高校思政教师的心理资本与其工作投入的关系进行研究,探讨出其中的关系,对提高地方高校思政教师的心理资本与工作投入提出建议。

(一)研究对象

随机选取地方高校300名思政教师作为调查对象,发放300份调查问卷,回收292份问卷,回收率为97.3%。剔除无效问卷4份,回收有效问卷288份,回收有效率为96%。288名地方高校思政教师的具体分布为:男教师120人,女教师168人,年龄≤30岁的124人,31-40岁的97人,40岁以上的67人。教龄≤5年的96人,教龄5-10年的123人,教龄10年以上的69人。

(二)研究工具

1.心理资本量表(PCQ)

心理资本量表是Luthans等学者在2004年的研究的基础上修订的心理资本量表,是目前大多数研究者较认可的心理资本测量工具,24个条目的心理资本问卷包括自我效能问卷、希望问卷、韧性问卷和乐观问卷[4]。以100分和80分为分界值将个体心理资本程度划分为三个水平:得分<80表示心理资本较为贫乏,80≤得分<100分表示心理资本程度中等,得分>100分表示心理资本雄厚,得分越高,个体心理资本水平越高[5]。心理资本量表在众多心理资本测量实验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是目前测试心理资本的主要量表,具有社会认可性,所以可以得知这个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与效度。

2.工作投入量表

本文采用Schaufeli等开发,北京大学心理系张轶文和甘怡群修订的Utrecht工作投入量表,该量表包括活力、奉献和专注3个分量表,共15个项目[6]。量表采用7点评分的方式,0表示从来没有过,6表示总是。这个量表在测量工作投入上,具有较强的权威性,能够在信度与效度上都具有较好的效果,所以采用这个量表能够得到真实的数据。

3.数据处理

为了探讨高校思政教师的心理资本与工作投入上的关系,我对数据采取对比式的处理,让其效果能够比较明显的呈现出来,对我们探讨其关系具有明显的可见性。把数据进行统计处理之后,运用一种可直观性的数据方式呈现出来。

4.结果与分析


\
 

从表1的数据中我们可以得出心理资本与工作投入具有很高的相关性,心理资本高的教师其工作投入高,心理资本中等的教师工作投入水平是中等,心理资本低的教师在工作投入上也是低,心理资本与工作投入具有高相关性。从心理学上面来分析,心理因素是影响工作投入的一个重要因素,心理资本是决定个体采取何种态度来面对外界的刺激的关键性因素。所以应该是心理资本影响工作投入,而不是工作投入来影响心理资本,也就是说心理资本是影响因素,而工作投入是结果因素。如果要提高工作投入,就该先提高心理资本。


\
 

从表2可以得出心理资本中,男性心理资本高的比例比女性资本高的占比要多,但是在心理资本中等的占比上男性比女性少,在心理资本低的占比上男性比女性高。因而,我们可以得出男性的心理资本总体上要比女性好,但是在低心理资本上却高于女性,也就说男性发生严重心理问题的方面要比女性严重得多,在此时也就需要对教师的心理引导。

\
 

从表3可以看出心理资本随着教龄的增加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当教龄≤5年时,心理资本为中的占最大的比重,到了教龄5-10年时,心理资本为高的占到了最大比重,心理资本低的比重与教龄≤5年时相比下降了许多,到了教龄>10年的时候,心理资本高的比重与之前相比增加了20%左右,心理资本低的比重只为1.1%。

四 对策与建议

要提高地方高校思政教师的心理资本与工作投入,就必须得从两个方面入手。提高心理资本与提高工作投入,这两者是相互促进的,而提高心理资本就要重视对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而提高工作投入就得从提高工作能力与工作水平入手。

(一)提高心理资本

现实中因地方高校的待遇、城市生活压力及社会地位等因素正侵蚀着教师的身心健康,面对诸多生活压力与冲突,地方高校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7]。要提高思政教师的心理资本,首先学校重视思政教师的心理健康,然后通过学校的力量来进行组织培训与教育。另外个人也要注重学习,提高自身的心理水平。

(1)学校方面:学校要多组织对教师的心理健康培训,让教师能在培训中获得一些心理健康的知识,提高自身的心理水平。另外,学校要重视教师的获得感,让教师能够获得归属感,对教师的安排要考虑周到,对教师会面对的生活问题学校要尽自身所能为教师解决,让教师能感觉到学校的温暖。另外,根据研究可以得出教龄较长的教师能够有更好的心理资本,所以学校可以让教龄较长的教师来对教龄较短的教学进行分享,为年轻教师解答困惑,给与在教学生涯上的指导,分享从教经验。

(2)自身方面:教师要懂得自我疏导,树立起积极的生活态度,提高自我效能感,树立起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增加自我韧性,提高自身的生活幸福感,积极在教学中发现乐趣,克服职业倦怠,规划好自身的生涯发展,来自己在工作中树立起目标,这样就可以让自己有努力的方向,找到了自身的价值,提高自身对工作的认同感。另外,要注重对思政知识理论的实际应用,增强对思政知识的钻研,发现其中的价值。

(二)提高工作能力

现代组织行为学和人力资源管理越来越聚焦于如何获取组织内部可增值的人力资源,以引导员工对工作的全情投入,从而诱发高绩效的效果呈现[8]。而其中一个重要的方式就是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高校教师是高校职能的主要践行者,承担教学与科研的双重职责,既要从事基础研究,以夯实自身的理论基础,又要从事应用研究,以服务地方社会发展[9]。所以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是提高教师工作认同的一个重要方式,在提高教师工作能力时,少不了学校对教师的培训,学校要为教师的工作能力、职业技能的提升提供有利条件。另外,教师自身也要勤于学习,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五结论

地方思政教师心理资本与工作投入具有高相关性,具有优秀心理资本的教师,往往也具有高工作投入。心理资本上,具有较为明显的性别差异,男性的心理资本总体上来说比女性心理资本高,但从总体上来看,在心理资本低的比例上,男性却比女性的高,所以男性具有较严重心理问题的几率要比女性大。从总体上来看,地方思政教师的心理资本较好,但是也具有明显的教龄差异性,往往具有较长教龄的教师心理资本更好。

参考文献

[1]宋琪.心理资本与工作投入研究综述[J].商,2015(34):116-117.
[2]邓曲扬,叶和旭,赵然.心理资本与工作投入的关系:积极情绪的中介作用[J].经营与管理,2017(05):51-54.
[3]李力,廖晓明.积极心理资本:测量及其与工作投入的关系——基于高校积极组织管理的视角[J].江西社会科学,2011,31(12):204-207.
[4]张阔,张骞,董颖红.积极心理资本:测量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0,8(1):58-64.
[5]谭贡霞,张允蚌,唐宏,等.地方院校教师心理资本开发对主观幸福感影响的研究[J].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41(02):95-100.
[6]袁殷红.高校教师工作压力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心理资本的中介作用[J].高教学刊,2018,90(18):158-160.
[7]李亚云,董爱国.高职教师心理资本与职业倦怠相关性实证研究[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8,34(11):31-36.
[8]朱锦鸿,林海.组织支持感、心理资本、工作投入的作用机制研究[J].中国商论,2017(28):142-148.
[9]李力,郑治国,廖晓明.高校教师职业心理资本结构的实证研究[J].心理学探新,2015,35(6):534-540.
[10]陈婧.心理资本理论下高职中外合作办学雅思听力教学策略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5(53):318-32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9369.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