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职业教育是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突破口,是培育大国工匠,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的必由之路。“校企双向挂职”作为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有益探索,一方面可以有效提升教师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促进学科知识横向拓展,实现科技的再创新;另一方面可以引导企业员工梳理、归纳、总结实践经验,促进工作经验纵向延伸,实现技艺的再传承。
关键词:职业教育;双向挂职;产教融合;双师型
本文引用格式:刘元顿.“校企双向挂职”探索实践的认知与体会——以江西泰豪动漫职业学院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9,6(83):304-306.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走向实处的重要路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笔者作为“校企双向挂职”的直接参与者,下面就江西泰豪动漫职业学院在“校企双向挂职”方面的实践,谈一下自己的认知和体会。
一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及主要问题
二〇一九年二月十三日,国务院印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全文共七部分二十条,内容从完善体制机制、加强监督评价、做好组织实施等角度,围绕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鼓励企业及多元社会力量办学等核心内容,为我国未来职业教育的发展绘就了宏伟蓝图,指明了方向。
《方案》进一步明确了职业教育在我国国民教育序列中的重要地位,充分肯定了职业教育为我国改革开放事业,为我国经济社会现代化发展做出的积极有益的贡献,并把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提高到了影响整个教育现代化的高度。
在充分肯定我国职业教育取得成就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与世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我国职业教育在体系建设、制度标准制定、企业参与办学、校企合作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例如在校企合作方面,较之于职业院校的高度热情,企业方却表现得相对冷淡,普遍存在学校“一厢情愿”的现象;在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有相当比例的教师缺乏必要的实践经验,技能操作不够熟练,眼高手低,在日常教学中多理论讲授而缺少技能传授指导,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职业院校学生动手能力差,就业能力不足。
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区别在于对学生掌握理论及技能的侧重不同,以就业为导向,高职学生需要具备熟练的操作技能,同时掌握必要的理论基础。由此,作为传技授业的高职教师队伍就必须兼具理论能力和实践经验,但目前多数高职学校教师进口比较单一、实践经验不足,制约了教学质量及技能的提高。
二“校企双向挂职”的实践路径
在江西省人民政府和清华大学省校合作背景下发展起来的科技型企业泰豪集团,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校企合作方面进行了坚定而富有成效的探索。泰豪集团公司下辖产业公司和学校,在校企合作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自建校之日起,江西泰豪动漫职业学院就致力通过产教融合等方式培养高级应用型技能人才。“校企双向挂职”是学院在职业教育发展日新月异的背景下,进行的又一重要探索和实践。
(一)学校教师到企业挂职实践的路径
1.选派对象
选派对象面向全校所有专业教师,根据教师的教学经验、职称学历等因素,分成初阶组和进阶组,初阶组主要涵盖3年教龄及以下的年轻教师,进阶组主要以3年教龄以上以及在业务上取得一定业绩的中青年优秀教师、带头人为主。
2.运行程序
挂职人选采取初阶组和进阶组相结合的原则,新老组合,以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具体细节校企双方具体协调,共同签订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力、义务及期限。
3.挂职时间
条件允许的话,新聘教师特别是应届毕业生应到企业挂职一年后方可返岗执行教学任务,在岗教师以半年(一学期)为宜,每年要保证至少有一个月的时间参与企业运作,同时根据实际情况3-5年一个周期全员轮训循环。
(二)企业人员到学校挂职实践的路径
1.选派对象
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专家、能工巧匠、管理人员及相关业务骨干,具备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
2.运行程序
各系部根据教学任务、课程需要和专业设置等提出用人需求,有人才储备的择优推荐预备人选;没有人员储备的,与对应理事单位、集团人事部门进行系统性的遴选和考察,最后由学院主管教学部门进行审核和认定,决定聘用的颁发聘书,签订协议书。
3.挂职时间
企业人员通过兼职课程教学或实训指导等形式参与教学应以学期为单位,若条件允许,以学年为单位周期性参与教学任务更佳。
三“校企双向挂职”的工作内容
教师到企业要真正做到顶岗实践,以正式员工的身份参与生产运营,并从事与专业相关的职业岗位。通过实际业务的运作,以期对生产制造、运营管理等流程有直观的体验和感受,进一步加深对相关课程教学的理解和把握,让授课内容更贴近企业实际。
企业人员应充分发挥自身技能和项目经验优势,以指导学生实验、实训课程为主,结合行业最新的发展趋势面向师生开展专业讲座。通过教学公开课、教学研讨会等活动形式,参与系部学科建设、修订课程设置方案及人才培养计划。此外结合《方案》中的明确要求,企业人员在授课或指导过程中,鼓励使用自编讲义或指导手册。
除双方人员分别参与各自业务外,围绕学生技能的提高开展相关工作,企业人员还可在教学及实训指导过程中,遴选优秀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实训,以师带徒的方式,完成人员的招聘,如此可以有效节约人力成本,提高效率。同时根据实际用工需求,集中优秀学生组建订单班,进行系统的有针对性的培养,以加快学生向职场人的转变。
四“校企双向挂职”的保障机制
(一)提高认识
除了国家教育部门及学校政策要求外,校企双方主要管理人员要充分认识到双向挂职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双方应本着互利互惠的原则,在良好沟通和协商的基础上,以自愿的心态积极接纳双方人员,并在前期积极协助、引导挂职人员完成角色转换。相对来说,学校会更加开放和包容,企业因涉及商业利益、业绩考核等因素,有一定困难。
(二)保障经费
对于专任教师,课时费、科研经费等教学费用是收入构成的重要部分,在挂职期间,可采用相应补贴补充,以提高教师参与挂职的积极性;对于企业人员,除必要的课时费及实训指导费等,要在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指导协助,同时适当调整在企业内业绩要求。
(三)奖惩合理
在整个挂职过程中,监督考核不可缺失,考核要客观、公平、全面。对教师的考核包括工作态度、工作绩效、技能提升、沟通协作情况等方面;对企业人员的考核包括参与教学科研项目的数量和层次、学生技能水平的提高、学生评价等方面,挂职结束后双方写出总结报告。将挂职评价考核与激励奖惩结合起来,对于出色完成挂职实践人员,应在奖励、晋升等方面给予倾斜,以提高双方投身双向挂职实践的积极性。
五“校企双向挂职”实践的现实意义
(一)“校企双向挂职”有助于解决高职教师聘任来源单一问题
《方案》对今后高职及应用本科等学校教师的聘任提出了明确指导意见:自2019年起,逐渐减少应届毕业生的新聘比例,原则上从需具有高职及以上学历,并至少拥有三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的优秀人才中选择,到2020年不再新聘应届毕业生。此项举措是我国职业教育向世界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看齐的重要一步,英国、新加坡等众多职业教育发达的国家明确要求高职教师要有丰富的企业工作经历和实践经验,德国甚至要求职业教师要具有博士学位。
我国高职院校特别是民办高职院校,教师进口相对单一,有很多是从校园毕业后直接再到校园就业,具有与教学匹配的企业工作经历的技术人才或能工巧匠少之又少。通过“校企双向挂职”可以有效促进企业高技能群体对高职教育的认知,进一步激发其积极参与到高职教育中的热情,进而优化高职教师队伍的结构。
(二)“校企双向挂职”有助于弥补“双师型”教师数量不足
《方案》中明确要求,到2022年,各职业院校专业教师队伍中“双师型”教师占比要超过50%,当下各高职院校差距普遍存在,不仅民办高职不达标,从全国范围来看,公办甚至知名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也严重匮乏。企业中不乏既有理论储备又有实践经验的优秀人才,将他们聘请到学校,可以有效填补“双师型”教师的空缺。
(三)“校企双向挂职”是企业履行职业教育义务的有效途径
在我国,学校和企业分属于不同的系统,在人才培养方面,两者之间的合作并不存在统一的规章或法规,看似可以彼此独立的两个主体,却有着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深层次联系。高职教育培养的高技能人才的最终会流向广大企业,成为企业发展的参与者和建设者。其技能水平,决定了相关企业的产品质量、服务水平,进而影响企业效益,最终决定企业的未来。
针对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意愿较低的现状,《方案》明确要求,企业应积极参与校企合作,充分利用自身生产要素和资源与高校共同开发人力资源,承担职业教育实施的义务。为激发企业参与的热情,《方案》还提出,在开展试点基础上,施行企业认证,对于符合条件的产教融合型企业,国家从金融、财政等多方面给予支持,税赋可以按规定直接优惠或减免。
世界经济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科技与人才的竞争。科技的创新与进步,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不只需要研发人才,更需要落地执行的高级技工。大国重器,蔚为壮观,先进发达的制造业需要有能工巧匠的参与。职业教育是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突破口,是培育大国工匠,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的必由之路。
“校企双向挂职”搭建起了校企双方人才交流的桥梁,一方面可以有效提升教师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促进学科知识横向拓展,实现科技的再创新;另一方面可以引导企业员工梳理、归纳、总结实践经验,促进工作经验纵向延伸,实现技艺的再传承。校企双方优势互补,良性互动,为职业教育改革打下坚实基础,推动新时代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为实现民族复兴强国战略助力!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EB/OL].(2019-02-13).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9-02/13/content_5365341.htm
[2]让职业教育真正“扬眉吐气”[EB/OL].(2019-02-20).http://edu.people.com.cn/n1/2019/0220/c1006-30807235.html
[3]晋浩天.职教20条”释放了什么信号[N].光明日报.2019-02-20
[4]王冠,任巧娇.高职教师“校企双向流动”机制研究[J].船舶职业教育,2015,3(04):6-1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91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