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渗透生命教育策略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1-02-23 09:09:39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生命是永恒的话题。教育即教书育人,因此教育应该以人为出发点,直面学生的生命教育,关注学生的生命发展。语文学科作为一门人文性学科,在传递生命意识方面相对于其他学科更有优势。但我国大部分地区教育仍以高考为指挥棒,分数为准则,忽视了学生生命教育。目前我国针对这一现象的研究还不够全面,针对学科中渗透生命教育策略研究缺乏。文章基于语文学科特点,探究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及培养策略。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生命教育

本文引用格式:徐铭阳.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渗透生命教育策略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83):137-138.

最近17岁高二学生在校与同学发生矛盾被妈妈批评从桥上跳下当场身亡,妈妈因没有追赶上孩子捶地痛苦的新闻引起了广泛关注。孩子对生命的无视,丧失了美好的未来也为这个家庭带来了无尽的痛苦。作为一个老师,我受到了深深的触动。教育要立人,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生命,尊重生命。作为一名语文学科教师,从社会实际与教学实践中深刻意识到,语文这门学科除了要教授学生母语及传统文化外,也要承担起对学生的生命教育,防止类似的新闻事件再次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因此我们要尤其注意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意识的培养。

一当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有关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对课标参透不够,生命教育并未引起重视


特别是在高中这个特殊阶段,教师更注重应试教育,把分数放在首要地位,除班主任外很少有科任教师会关注到孩子的生活和心理健康。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面对一篇篇优美或者富于哲理的文章,大部分的教师会以高考题为思考问题的出发点,分析阅读文本的内容,梳理文本结构,注重学生答题方法和运用的掌握情况。即使在新的语文课标中明确提出审美鉴赏与创造,但在实际教学中,语法分析早已代替了情感渲染,忽视了学生对生命世界的理解与关怀。甚至在教材改革下,教师依然重视常考或者高考必考的文章,选修课文只是让孩子自主学习,原因就是高考可能不会考,所以没那么重要。

(二)阅读答案固定,忽视关于生命教育的课外拓展发展

阅读活动实质上是一种创造性的个性化行为教学。“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阿姆雷特”由于学生的智力因素与发展能力不同,他们的生活环境,遭受的经历或生活经验,审美情趣各有不同,因此对于同一篇阅读文章的理解应是不同的,加上运用的方法,角度不同,对待文章的感触和关注点也不一样。可现实中的阅读教学却不是这样的,当我们采访一些教学一线的教师的时候,大部分的老师会说,如果让学生自主学习,自己理解创造,最后得出的答案是千差万别的,但在考试大纲中标准答案只有一个,不能满足所有孩子的理解需求。因此,在目前的教学课堂中,我们观察到更多的模式依然是老师引导,将考试大纲中要求的答案化为一个个问题让学生解答,并给予他们提示,从而逐渐归化为统一标准的答案。其实大部分老师也知道,这与课标中所提倡的语文素养背道而驰。

\

 
(三)教学过程单一,情感升华环节占教学时间较少

从我们的课堂观察结果来看,大部分的老师在语文阅读教学环节中是大同小异的。教师在讲解现代文阅读时,首先介绍作者的生平作品,划分段落结构,其次概括主要内容,课程重点大都放在赏析重点句子和段落上,课程结尾总结文章的中心主旨。但我们知道,阅读文章是一个充满感性美和诗意美的世界,一篇优秀的文章是由作者独特的经历,真挚丰富的情感构成的。如此一来,学生的情感世界及生命体验难以提升。因此,上课的时候老师应根据不同的文章特色做不同的讲解,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四)教学方式呆板、忽视学生生命自主性建构

我们一提到语文课堂,人们都会憧憬充满文学气息,艺术交流,学生和老师共同讨论发表各自的看法,碰撞出思想火花的画面。然而在现实的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总是期待学生能够回答出老师预想的答案。因此,学生在课上不敢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不敢直面自己内心的脆弱与恐惧,甚至不想表达自己内心真正的理解。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真正能够建构内心对生命的尊重与敬畏的自主能力缺失。

二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生命教育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对语文学科“工具性”认识


我们在访谈中发现,有很多学生认为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学科。学好语文更多的是为了其他学科服务的。如果在教学中只重视“工具性”忽视“人文性”,教师在教学中会侧重于学生对于语言运用与思维训练的部分,忽视了情感的熏陶,思想的升华。即使目前在课标中已经强调了“人文性”,但一些传统的观念依然根深蒂固,导致目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生命教育的缺失。

(二)学校教育对生命教育内容的忽视

当今社会竞争逐渐激烈,同类学校的升学率等竞争也逐渐火热化。学校不断将必考知识灌输到学生脑中,使学生们专注于专业知识的学习,每天都在各科卷子和考试中度过,却忽视了学生们自己的内心世界。同时我们在采访中发现学校教育中对于教师生命教育问题的培训较少,教师自身对于生命教育的传播不够重视,类似的主题班会更是缺失,导致学生生命教育意识薄弱。

三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生命教育的实施策略

(一)保障生命教育实施的课前准备阶段

1.备课时注意教学目标的设定


教师在针对阅读文章进行教学目标设定时以生命教育为导航,三维目标实现最大程度上保证语文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知识目标主要保证学生能够认识和理解重点字词,并且能够在理解上快速记忆。能力目标尽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培养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过程找到规律和方法的能力。

2.教材中生命教育内容分析

对教材内容中关于生命教育的部分进行解读,分类,可以以专题的方式进行。从不同角度引导学生尊重生命,培养生命意识。在高中阅读教学中关于生命教育的文章占三分之一左右,如何在解读教材内容与设计教学目标相结合,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的理念,逐渐使学生学会保护生命、爱护生命、珍视生命。

3.重视生命教育的语文教学设计

一堂完整优秀的课包括备课阶段的目标设置,重难点分析,内容解读,教具准备,课堂过程中的环节安排,作业布置以及课后阶段的总结反馈等内容。语文阅读教学中若要合理实施生命教育需要从教学设计入手,加快生命教育的相关内容,保证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提高能力的基础上感悟生命的真谛,珍视并尊重自我以及他人的生命,加深对生命和价值的思考。

(二)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同形式的渗透策略

情感一般是在情境中激发出来的,所谓感同身受就是这个道理。在阅读教学中,导入课堂环节可以创设有关生命意识的情境,在情境下学生可以更快的进入文本,感受文章的思想感情。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工具创设情境,比如图片或者音频视频方式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深层含义。比如在必修的《荆轲刺秦王》这一课中,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播放最激烈的片段“荆轲刺秦王”的部分,使学生能在其中快速理解文本,体会生命的价值。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提出问题,播放背景音乐,引起学生的共情,提高教学效果的同时能够唤醒生命意识。

(三)课后进行生命主题的阅读

1.布置有关生命主题的课外阅读任务


首先,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有关的书籍,比如余华的《活着》。然后教师可以制定每周或每月进行关于生命主题的课外阅读任务,可以按照个人或小组的方式进行,每过一段时间进行交流汇报。在交流的过程中,同学们可以探讨在主人公的身上感受到了什么或者懂得了什么,如果你是主人公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引发学生对自身生命的思考。培养学生对抗挫折与失败,正确承受苦难的能力,无论在任何时刻,都不能轻易放弃自己的生命,要充满乐观的面对生活,相信明天,相信未来,珍惜并热爱生命。

\

 
2.阅读后可以让学生写读后感,在思考中深化生命体验

学生在阅读一些书籍后,必然会产生自己的情感体验,在与同学或者老师交流以后又建构了新的生命感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这种体验以读后感的形式写出来。所谓“生命体验”,不是以旁观者的角度对生命语言故事的参观,而是要投入进去才能产生深刻的感悟。结合语文学科特点,学生把这些感悟用文字表述出来,在写作的过程中可以又一次强化对生命的认识,释放生命的活力。在阅读中找到力量与勇气。

参考文献

[1]严强强.高中语文教育中渗透生命教育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9.
[2]韩秀娟.浅谈生命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施[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0.
[3]易小露.论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生命教育问题[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2.
[4]萍.生命化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施策略[J].语文天地:高中版,2012(7)
[5]张建岭.生命礼赞——论生命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施[J].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下旬),2013(3).
[6]侯莲静.生命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3.
[7]姚晨.高中语文教学中生命教育的实践策略探析[J].教育导刊,2014(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9078.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