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高校学生纪律处分的法律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1-02-22 11:43:48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高校学生纪律处分时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合法权益,并认真遵守国家法律规定,将教育学生作为根本目的,以纪律处分作为惩罚手段,从而推进依法治教的落实。这就要求高校在对学生进行纪律处分过程中确保程序正当、证据真实可靠、定性准确、公平公正。文章基于此,对当前高校学生纪律处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然后提出了一些建议,旨在保证高校对学生纪律处分的公平公正,切实尊重学生的合法权益。

关键词:高校;学生纪律处分;原则;建议

本文引用格式:洪娟等.高校学生纪律处分的法律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83):307-308.

Legal Research on Disciplinary Disciplinary Measures for College Students

HONG Juan,MA Hong-yan

(Mudanjiang Medical College,Mudanjiang Heilongjiang)

Abstract:When disciplining college students,we should fully consider the legitimat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students,conscientiously abide by the provisions of national laws,take education of students as the fundamental purpose,and take disciplinary sanctions as a means of punishment,so as to promote the implementation of governing education by law.This require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ensure proper procedures,reliable evidence,accurate qualitative,fair and impartial in the process of disciplinary sanctions against students.Based on this,this paper elaborates on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urrent disciplinary measures for college students,and then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aiming at ensuring the fairness and justice of disciplinary measures for college students and earnestly respecting the legitimat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students.

Key words: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disciplinary measures for students;principles;suggestions

在十八届四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为方针策略,深入贯彻落实,这也是现阶段国家尤为重视的问题。而依法治教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主体为各大高校,为了顺应国家依法治国的趋势,高校理应发挥其职能和义务,不断完善教育治理体系,推进依法治教。而且针对这一问题,教育部在有关法律的基础上制定了《依法治教实施纲要(2016-2020年)》,为早日实现教育法治建设提供了政策层面的条件。对于学生纪律处分正是依法治教的重要部分,也是当前高校法治建设中正在面临的问题。由于学生纪律处分问题引发的各类诉讼和纠纷不计其数,除了表明现代大学生的权利与法治意识增强以外,更重要地是暴露了高校在学生纪律处分制度以及方法上有一定的缺陷和弊端,严重影响了高校教育法治建设的步伐。基于此,在本文中着重分析了当前高校学生纪律处分方面存在的不足以及解决建议。

一 大学生纪律处分的法律原则

(一)程序正当原则


大学生纪律处分的首要原则就是程序正当,也就是程序正义,它是对法律失衡的重要矫正手段,从而避免了在对大学生处罚过程中存在的偏私等问题[1]。一、高校必须做到在给予学生相应处分之前,认真听取学生或其代理人的陈情,以便从多角度了解事实真相,从而保证处分结果的公平性;二、在对学生给予处分以后,需要及时将处分决定书送达给学生,如果学生不能收到,必须将处分决定书送达给亲属;三、在处分决定书中应注明在一定期限内学生可以进行申诉。

\

 
(二)证据充分原则

在对学生进行纪律处分时必须保证证据充分且真实,这也是判定学生是否违反纪律的重要依据之一。一、高校收集的证据材料必须是真实的,有一定证明力,而不是凭空出现,随意捏造;二、高校对于学生的纪律处分必须在充分的证据量基础上,否则仅仅凭借高校单方面的证据很难判断事情的真实性。但是也需要明确一点,即证据并不能代表事实,只能将事件的真实过程尽可能地还原并展现出来。

(三)依据明确原则

高校在对学生进行纪律处分时必须保证所有程序都是按照宪法、法律、法规等进行的,如果在法律中没有禁止性条款,那么高校认为的学生的违纪行为就不能作为学生违反法律的依据,而高校也不能主观地认为学生违纪并且需要接受处分。另外,高校本身具有自行制定校规校纪的权利,但是不得于国家的法律法规相抵触,而且对于学生的处分条款需要在限度内规定,严禁高校加重对学生的处罚力度。

二 高校学生纪律处分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一)法律规范方面存在的不足


现阶段,与高校学生权利和义务有关系的法律政策为《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两部法律,但是其中并没有提及关于学生纪律处分的条款。在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对于学生纪律处分制定了详细的规章,并成为各大高校自行制度学生纪律处分细则、办法的重要参考依据[2]。从高校方面来看,一直以来都是根据自身发展定位、治学方针、历史背景、地理环境等因素进行考虑,所以制定的规章制度和细则也必然会存在很大的差异。比如高校自行制定的学生处分很可能超出上位法的限定的范围或者超出惩罚界限等,而这些问题的存在并没有给予过多的重视。

(二)纪律处分如何定性方面存在的不足

一方面表现在取证方面,比如高校收集证据的渠道不当、采取不合法的手段等,而且对于学生存在的违法、违规和违纪行为并没有做好深入、全面的调查,存在一定主观意识,导致证据不足、忽视隐匿证据的收集或者存在伪造证据的行为;另一方面,在量刑方面,时轻时重,缺少客观理性的分析与处理,结果不尽人意。

(三)纪律处分程序方面存在的不足

在学生纪律处分程序上也存在严重的不足,比如高校发现学生存在违纪、违规的行为,然后按照流程进行调查和取证,这一过程中并没有过多听取学生的陈情,直接按照收集的证据材料给予处罚,而一些学生只有在获取处分决定书时才意识到自己被处分了,损害了学生的知情权。同时,在学生的处分决定书上,必须保证内容的全面性,详细阐明处分事实、理由以及依据,尤其要注明申诉期限,并以口头方式告知学生。但是实际上,很多高校为了省事或者工作上存在疏忽导致处分决定书中内容不全面,也没有明确指出申诉期限,严重损害了学生的申诉权。

三 高校学生纪律处分的建议

(一)认真落实五大原则


高校在对学生进行纪律处分过程中应该按照五大原则进行,即程序正当、证据充分、依据明确、定性准确、处分恰当,从而保证纪律处分的公平公正,也充分尊重了学生的合法权益。而且高校在处理学生违规、违纪问题上能够保证公平公正,也体现了高校对学生的重视程度,对高校的法治建设起到积极意义。同时,这也为高校不断完善校规校纪、实施细则的提供了指导方针,是国家法律政策贯彻落实的重要体现。因此,高校应该认真落实上述五大原则,避免由于违背法律规定带来不良影响,也有效解决了高校规章制度方面存在的漏洞。

(二)加快完善法律规范

在完善法律规范过程中,首先需要统一不同位阶的法律,明确要求低位阶法律不得逾越高位阶的法律阈限[3],也是高校制定校规校纪提供了参考依据,即高校应该认真遵守有关法律规定,如《宪法》《教育法》等,在充分尊重学生权益的前提下,合理确定违纪范围和违纪类别,并保证各项条例的法律效力与公平性。其次,高校要重视并重新进行校规校纪的修订。针对当前学生纪律处分的问题,高校应该有前卫的思想观念,与时俱进,多了解相关法律规定,剔除过时条款,不断弥补学生纪律处分制度方面的缺陷。最后,高校必须保证学生的权益,而且必须将学生应该享有的权利明确规范的记录在条文中,必须向学生宣讲其内容,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三)重视纪律处分的程序性和正义,保证定性的准确性

确保学生纪律处分条例的正义是重要的价值取向之一,可以从实体正义与程序正义两个层面进行分析。一方面是实体正义,是结果正义;另一方面是程序正义,是可视性正义,对于学生处分的定性二者缺一不可[4]。但实际上高校在处分学生过程中即使做到了公平公正,也无法避免问题阻碍。因为要想获得普遍的正义认同,在对学生的处分程序中也需要满足公开、公平、公正的要求。所以,为了保证定性的准确性,高校在给予学生处分过程中必须积极听取学生的陈情,充分收集证据,而且对于案件当事人相关的人员应请求回避,保证结果的公平。另外,在量刑过程中,要体现一致性,也就是相同的案件,不得出现由于“关系”或者其他问题导致处分结果存在差异,保证每一名学生的权益。

\

 
四 结论

为了推进高校建设法治校园,必须做到与时俱进,多了解相关法律规范,秉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处理好学生的纪律处分,营造和谐的、法治的校园氛围。本文的研究认为,高校应该从三点入手做好学生纪律处分问题,即认真落实五大原则、加快完善法律规范以及重视纪律处分的程序性和正义,保证定性的准确性,从而促进宪法、法律法规等落实到高等教育中,也为实现我国依法治国的目标做好基础工作。

参考文献

[1]易招娣,周湖勇.高校学生纪律处分纠纷的解决机制探究[J].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1(03):50-59.
[2]佚名.高校学生纪律处分制度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17(09):129.
[3]孙帅梅.高校学生纪律处分的法律研究[D].复旦大学,2013.
[4]陈萍,陈海燕,李冬.高校学生纪律处分权行使程序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4,16(01):4-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9072.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