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广大高校对于创业都呈现出多元化的状态,但是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的时候,大学生创业表现出很多的问题比如角色定位不明确、创业心理不成熟、创业环境较差,根据现在的发展势头,结合相关的文献资料寻找对应的解决策略,为营造服务乡村条件下高校创业的良好氛围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创新创业;服务乡村
本文引用格式:赖靖靖.基于服务乡村振兴实践的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83):51-52.
党的十九大开展以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重大战略部署,是三农问题的总抓手,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现代化的根本动力,三农问题是我国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充分发挥高校人才创新模式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完美结合,促进文化节约型、生态良好型社会的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是因地制宜,对症下药,因为农村农民问题是我国最根本也是最本质的问题,农村兴则国力兴,农村强则国家强。
一 服务乡村产业发展,助力乡村经济建设
想要做到产业越来越兴旺必须搞好乡村振兴,高校为农村产业献计献策,比如对于农村开发的加工厂,牛肉猪肉加工厂,对于外销方面是个棘手的问题,农村人知识文化有限,尽管肉是好肉但是不知道怎么销售,或者不知道怎么利用现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促进产品的更好更快经营,所以各高校相应创新创业的号召,加入加工厂的产品研发和销售过程中,他们是有想法有现代化思维的年轻人,从包装方面开始做起,首先想要扩宽市场就要有吸引人的包装,而农村产品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绿色无污染,顺着这个思路打开产品的市场,帮助乡村振兴,并对于其他方面比如乡村的村容村貌上面做出了一些特别的规划,让乡村环境更上一层楼,对于当地的人文特色可以和产品相融合,或者当地有比较闻名的历史可以通过包装乡村积极的宣传促进当地的旅游业的发展,进而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二 服务乡村绿色发展,助力乡村生态文明建设
乡村振兴就要结合当地的传统文化的发展,在乡村振兴的同时保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为了打造乡村美化活动,各高校都为此展开设计,将人们印象中破旧不堪的农村打造成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美好画面,高校还提议建设文化广场,丰富农村人的饭后生活,传统模式下,有的村子因为娱乐设施有限,只能在茶余饭后打麻将扑克进行娱乐,但是总的来说这不利于美好生活的构建,不利于良好的爱好的培养,对于农村人素质的提高只能产生反面的影响,所以建设文化广场有利于老年人的闲余生活,有利于农村人兴趣的培养,并且增加了村民的团结意识,因为沟通交流增多,人民的团结意识不断增强,使乡村朝生态文明、环境文明、人文素质文明的方向发展。
三 服务农民综合素质提升,助力乡村人才建设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加强乡村人才尤其是匠人建设,对于农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传统模式下没有很好的方式,高校加入农民综合素质提高上面来,积极的帮助农民举办相关的培训班进行专业性的学习,针对种玉米的农民给予更专业的指导,之前农民没有了解信息的现代化,产品的升级,只知道看天气或者根据种植经验总结一些方法,有些方法有作用但是有些方法不科学,对此高校联系相关专业人员定期为农民开展培训,学院除此之外还举办了服装设计等相关培训,让有兴趣但是没有机会的农村人参与其中,培养一批素质比较高,带动农村致富的人才。
四 乡村振兴战略下大学生返乡创业面临的困境分析
(一)高校学子创业角色定位不清晰,自身创业能力有限
目前在创新创业发展的今天,国家对于大学生创业给予非常大的支持,精神上的支持和资金上的帮扶,目的就是发挥大学生敢拼敢闯的精神,培养一批有想法敢实践的大学生,同时回乡创业不仅能够解决当地的人才短缺的现状,还能够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主要通过高校大学生的自身能力结合网络时代的发展环境带动本地经济快速发展,但是在很多创业学子中有许多人就想创业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创业,目的性不强在大众创业的潮流下,很多高校学子就是跟风行动,并没有创业的能力也没有清晰的自我定位,更没有周密的计划,往往这样只图“新鲜劲”的大学生以失败告终,所以大学生创业不仅仅只依靠热情还要有计划有目标的实施,创业不是简单的两个字,需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
(二)当前大学生返乡创业环境欠佳
大学生返乡创业环境可以分为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内部环境就是家庭的支持,精神上的支持和资金上的支持,现在的家长对于孩子的希望还是比较倾向于一份工资不高但是相对稳定的工作,对于大学生创业不会支持,这与传统模式下大学生毕业就求职的习惯相吻合,家长不愿意以自己的孩子宝贵的时间去冒险,况且有的家长对于孩子的能力并不是很清楚,各方面学校的表现和孩子内心的梦想也不是很关注,想的相对实际一些,他们看待生活和青年人的方式不同,况且回乡创业有的家长会觉得面子上过不去,想让孩子在外地发展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认为外地的就是好的,回乡是没有出息的做法,所以大学生回乡创业的环境欠佳,外部环境下就是政府的支持,政策上的优惠和良好的社会治安、和谐的创业氛围等都是外部环境的体现。
五 乡村振兴战略下解决大学生返乡创业困境的对策
(一)“搭好台”:构建提升大学生返乡创业能力的教育支持体系
从源头入手有利于解决大学生回乡建设加快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短板,针对大学生创业难问题,从几方面进行思考,第一就是高校在校期间注意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转变家长的思想,并且开展促进城乡发展的课程安排,以回家乡为荣,外部环境上提供创业支持,完善环境稳住人才,完善服务政策留住人才。其次教师和学校要注意校企联合不断完善创业创新队伍建设,增加企业的管理人员入学院担任导师给学生提供理论基础教学的同时,增加创新创业的机遇。创设实习孵化基地,就是可以利用大四的时间对于创业创新进行模拟实验,引资入校,推动项目的落地实施,基于此可以让学生对于创新创业有积极的兴趣,并且是加快经济发展的动力引擎。
(二)“铺好路”:建立地方政府政策支持与完善社会环境的双轨链条,提升大学生返乡创业成效
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提升高校学子创新创业的成效必须给予学生良好的创业平台,乡村和学校可以联合制定大学生创业政策,打破农村高校学子返乡难的局面,为大学生创业减税,同时提供相应的优惠政策,另一角度高校学子也应该好好珍惜这个时代,中国的不断进步使得大学生有创业的资本,有实现梦想的机会,所以有想法的大学生可以尝试,但是在这个基础上必须做好充足的准备,不是随时就可以,要想取得新时代下的成功,必须有精密的计划和一往无前的决心,同时也要对自身有一个清晰的定位,对于乡村振兴战略,自己回乡创业或者是返乡扶持企业发展,目标是什么,最终的结果是什么,有奋斗的目标才能有前进的动力,不然就是一个“无头苍蝇”空谈梦想,做好返乡工作的心理准备,创业是一个苦差事,不是轻松就能成功,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同时心中要怀揣对于家乡的热爱。
(三)“吹好风”: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支持大学生返乡创业
乡村振兴战略是国家重要的战略部署,目前社会创新创业的势头很盛,相应国家的号召想要返乡建设的高校学子很多,但是仍然有家庭不太理解这种行为,首先就应该转变家长的传统思想,家长的传统思想会认为返乡没有优势,或者对他们来说是从未有过的尝试,在价值观上对家长进行转变,增加家庭的支持力,农村的生活矛盾恰恰是我国矛盾的真实反映,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城乡差距一直存在,我国加大对于乡村建设的投入,近几年有所成效,但是接下来的工作就要靠未来的接班人完成,在心理上减轻高校学子的压力,对于高校学子参与家乡建设在精神上给予鼓励和赞扬,对于农村的各项事业的发展大学生都有积极的作用,农村人思想比较传统,大学生是时代的新鲜血液,可以弥补乡村的空白,大学生的先进思想对于农业农村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不同专业的大学生有着不同的知识储备可以为中国新农村的建设锦上添花。
六 结束语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农村问题一直在路上,乡村振兴战略也是为人民谋幸福,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将高校的创业创新与乡村振兴相融合打造高校与乡村的命运共同体,把建设美好农村作为奋斗目标,现在的农村不再是传统模式的农村,生态化、绿色化友好型农村是我们发展的目标,砥砺前行,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攻坚克难。
参考文献
[1]安邦.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闭环”模式探赜[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02):28-30+37.
[2]高建军,黄绳正.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究——基于“生涯导航”视域[J].才智,2019(18):16-17.
[3]陈尧,杨丽娜.高校创新创业视域下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18):62-63.
[4]栗滢超.乡村振兴视角下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影响因素分析[J].经济经纬,2019,36(05):49-55.
[5]郝国强,周玮杰.乡村振兴视野下农村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研究[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0(04):78-84.
[6]丁希,张劲松.乡村振兴背景下领导型人才队伍建设[J].领导科学,2019(14):44-4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90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