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微信平台与高校图书馆服务的有机结合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1-02-05 13:53:37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信息网络的快速发展促使社交平台出现,社交平台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为人们获取和应用各类信息提供了便利的支持。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的打造是微信平台和图书馆服务管理的融合体现,同时,能够在以往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图书管理成效,为人们获取和使用各类信息提供重要支持。为此,文章在阐述高校图书馆微信服务平台打造意义的基础上,结合当前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发展现状,为如何借助微信平台更好地进行高校图书馆服务管理进行策略分析,旨在能够更好的促进高校图书馆管理服务发展。

关键词:微信平台;高校;图书馆服务;服务结合;资源利用

本文引用格式:陈怡.微信平台与高校图书馆服务的有机结合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82):176-177,183.

在现代移动通信技术、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下,图书馆发展进入到数字化、网络化发展步伐中。结合数字化的发展要求,图书馆的服务管理模式需要尽快做出相应的变化,从传统服务方式转变为一种个性化、多元化的服务方式,从而使得图书馆管理服务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读者的使用需求。微信公众平台具有信息交互性强、资源广泛、更新速度快的特点,将其应用到图书馆服务管理中能够为读者提供具有交互功能的、全面化、广泛化的移动图书馆信息服务,为读者提供更多图书信息支持,促进图书馆管理的现代化发展。

一 高校图书馆微信服务平台打造意义

(一)实现对读者群体的有效固定


在时代的发展进步下,微信以其多功能、方便、快捷、时效性的特点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应用,深受人们的喜爱。高校图书馆推广的对象是高校师生,拥有庞大的客户群体,也为图书馆微信阅读平台的打造积累了大量读者的支持,以微信的方式进行图书阅读推广,将会使得图书馆阅读受众人数进一步增加。

(二)开创与读者实时沟通的渠道

读者在图书阅读的过程中如果发现问题,可以借助微信公众平台自动应答模式来及时回答问题,强化读者和图书馆之间的沟通交流。另外,一些图书馆除了设置了自动应答系统,而且在图书馆的资源管理设置上还充分参考了网页链接方式,通过信息链接能够强化各类信息之间的关联。

(三)降低图书馆服务成本费用

从当前发展实际情况来看,微信之所以能够在短期内得到快速的发展,是因为微信平台建设成本费用低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微信平台账户注册、信息发布免费,在某种程度上为图书馆信息的推广和传播提供了便利支持,降低了图书馆宣传成本费用。②图书馆微信平台在经历了微信认证之后,微信平台开放的API接口能够让图书馆管理建设拥有一个功能更为强大的服务平台,由此为读者阅读信息提供重要技术支持。

(四)提升信息发布的精准度

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账号的主要功能是发布各类资讯信息,在微信交互公众平台的支持下,图书馆能够根据用户的读书需求来为其发布最新的活动预告信息、资源推荐信息等,从而借助微信平台来让读者更为便捷的获取信息。

微信公众平台在将整理好的信息发布之后,关注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的读者作为独立的信息接收点,在获取信息之后一般会予以相应的反馈,确保图书馆信息推送服务得到认可。

(五)实现高校图书馆资源推送个性化发展

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的打造一方面通过微信平台后台管理系统和读者的注册信息能够实现对读者人群的科学分组,根据读者的人群年龄、所学专业、兴趣爱好、课时安排等来为其提供不同形式的阅读推送服务,满足不同读者的个性化阅读需求。另外一个方面,在利用大数据分析读者借还图书信息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好更进一步的资源定向推动,结合读者的阅读方向、喜好来为其推荐一些能够满足其阅读喜好的书籍。

\

 
二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高校图书馆服务管理现状

(一)高校图书馆开设微信公众号的现状


以“图书馆”为关键词在微信公众号平台上进行搜索,其中出现的和学校相关的图书馆字眼占据“图书馆”关联字眼的46%左右,涉及到的图书馆微信公众号达到了110个,其中大部分的微信公众号都得到了官方认证,比例超过了95%。由此可见,高校图书馆管理对微信公众平台的重视。通过实践也充分证明了,通过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的打造能够在以往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高校图书馆移动服务功能,为广大师生提供更为便利、方便的阅读服务。

(二)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的发展趋势

微信公众平台最早从2012年开始应用,之后在社会经济的支持下发展快速,到当前,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的数量达到了上百万个,且图书馆对各类信息技术的响应时间比较迟缓,对新信息环境的适应时间较长。

(三)借助微信公众平台提供相关移动服务

从当前发展实际情况来看,大多数的图书馆借助微信公众平台,以文本、图片、语音、视频等方式来为读者提供一系列阅读活动预告、资源数据推动、阅读技巧服务,同时,一些高校图书馆还利用微信公众平台为读者提供了在线、实时性的人工在线咨询服务。另外,在现代信息科技的发展支持下,最新版本的微信对以往的微信公众平台产品做出了调整,为图书馆用户提供了更为开放的API接口,在API技术的支持下能够进行菜单的自定义选择,并对读者的反馈信息及时回复。

三 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服务平台的设计和应用实现

(一)微信公众平台功能说明


微信公众平台的打造为师生提供了实时性的消息管理、用户管理、信息群发管理。注册用户在登录微信公众平台之后会在微信公众平台的首页上看到每天新增的订阅客户和订阅变动曲线。管理员在系统服务后来还能够对用户提出的问题及时回复,并结合用户的阅读需求来对其进行分组管理。

(二)高校图书馆第三方微信服务平台的打造

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建设的主要任务是架设接口基础网络、安排服务器、设计第三方信息接口等,通过优化第三方信息接口来实现各个业务系统之间的信息交互。高校图书馆第三方微信服务平台具体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①基础网络。购买并假设服务器硬件平台,在平台上配置对外开放的网络IP地址,同时申请相应的域名。②结合实际选择技术方案,并实现对第三方消息接口的部署。③设计、开发自定义菜单。④设计、开发和对接第三方业务系统。⑤通过后天微信公众号来登录系统平台,为平台配置URL地址。

(三)高校图书馆第三方消息接口服务原理

图书馆第三方微信服务平台建设的基础是微信公众平台的开发管理模式,同时,第三方信息接收、发送需要相关人员具备熟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相应的微信公众平台运行维护能力。基于微信开放接口的信息服务原理流程如图1所示。

四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高校图书馆服务管理发展展望

(一)优化参考咨询服务


微信平台的打造为优化高校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提供了重要支持,高校图书馆借助微信公众平台能够进一步丰富参考咨询形式,从而为广大师生提供更多样的阅读信息。另外,在微信公众平台的支持下,高校图书馆参考咨询内容不再局限在简单的“查询和反馈”,而是开始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来为客户群提供更为高级的信息参考咨询服务。比如高校图书馆可以借助微信公众平台来为特定群体开展学术交流、就业服务指导、考研指导等。另外,对于一些具有特殊学习需要的用户,图书馆可以借助微信公众平台来将特定的学科信息、数据库信息等以学科知识单元的方式传达给广大师生,使得师生的阅读学习不受时间、地点和空间的限制,提升广大师生学习效率。

(二)提供地图导航服务

微信具备强大的LBS定位服务功能,高校图书馆可以在微信后台系统中提前设定好馆舍的具体位置,在师生第一次到图书馆遇到线路障碍的时候,可以通过微信查询到图书馆的具体位置,帮助师生更为便利、准确地到达图书馆。

(三)创新开辟视频直播服务

在无线网络覆盖范围的增大下,学校也实现了无线网络的全面覆盖发展,因而,高校图书馆也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来为读者提供更为全面的讲座音视频直播服务,通过图书馆音视频直播服务一方面能够帮助前来图书馆学习的师生了解图书馆现有座位情况。在座位不充足的情况下,师生可以借助微信公众平台来观看讲座视频直播,弥补自身无法到现场学习的遗憾。另外一个方面借助图书馆音视频服务还能够在最大限度上拓展讲座的服务范围,使得师生能够在不受地理位置限制的情况下来获取所需要的学习信息。

五 结语

综上所述,伴随微信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在未来的高校图书馆管理中,借助微信平台能够实现和读者的有效互动,使得高校图书馆能够根据广大师生的需求来及时更新自己的服务管理方式、完善自身管理体系,创新图书馆行业发展。因此,结合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建设发展的要求,需要相关人员从技术层面和运行维护管理层面思考怎样优化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旨在能够更好的发挥出高校图书馆在信息交流、传递方面的作用。

\

 
参考文献

[1]王万起.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的应用研究——以“211工程”高校图书馆为例[J].情报探索,2016,1(10):115-120.
[2]邸春姝,张雪梅,过仕明“.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图书馆“O2O”微信服务模式研究[J].情报科学,2017(10):135-139.
[3]张晓红.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内容建设浅析——基于图书馆作为第二课堂的视角[J].贵图学苑,2016(04):35-38.
[4]杨建美.图书馆微信服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22):42-43.
[5]杨抒超.微信公众平台在高职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与发展策略[J].河北科技图苑,2016,29(2):47-50.
[6]李雨函.基于微信平台的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研究与应用分析[J].价值工程,2016,35(25):99-10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8997.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