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在教育体制全面改革背景下,很多中职院校体育教学模式在积极改革和创新,而且我国对中职体育院校教学软件和硬件设施不断增加投入力度,以期不断提高中职院校体育教学质量,为促进中职院校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能力提升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中职院校;体育教学模式;革新
本文引用格式:陈春龙.中职院校体育教学模式革新策略探析[J].教育现代化,2019,6(73):40-41.
在中职院校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教学的引导者,对学生的学习起到指导作用,在新时期背景下,不断强调要提高中职院校体育教学质量和教师教学观念的提升,因此,加强中职院校体育教学模式改革是有必要的,对提高教学质量起到积极作用。
一 中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陈旧的教学观念
当前中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对学生身体素质和乐观态度的培养,未有效突出中职院校学生体育学习的主体性,缺乏对体育课程的正确认识和重视,过于注重对学生的文化课教学,并且,在教学过程中未有效结合素质教育所要求的教学方式来更新教学观念,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观念来看待体育教学,未积极开展符合学生实际要求的体育活动和体育锻炼课程教学,不仅会直接影响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也不利于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和身体素质的增强。
(二)落后的教学目标
中职院校教学是以培养学生职业化思维和就业能力为目标,将学生培养成符合未来就业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创新性人才,但在当前中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很多教师缺乏学生对职业化思维的渗透,其教学目标的设定过于落后,在体育教学中过于注重对学生体育理论、体育概念等理论知识的教学,而且这些课程与体育教学活动课程的设置相比偏多,未有效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兴趣开展具有实践性和职业化的体育教学活动,认为学生的学习目标和教师的教学目标以增强学生体育理论性质是为主,不仅令中职院校体育教学难以达到所理想的教育目标,也会使体育课堂教学变得枯燥和乏味,造成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降低,这对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和效率产生不利影响。
(三)单一的教学方式
在中职院校体育教学中,体育运动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单一的教学方式难以符合体育教学的特征和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在当前中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缺乏多样性的教学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未与学生的学习兴趣相结合,主要采用课堂或者操场化的教学模式,未有效结合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造成中职院校体育教学模式缺乏趣味性,使很多学生对体育教学出现“游戏课”“玩耍课”的代名词,不仅不利于培养学生对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和正确认识,也会降低中职院校体育教学效率,同时,缺乏趣味化的教学模式也难以更好的发挥体育教学资源的作用和优势,影响中职院校体育教学对学生综合能力和体育综合素质的培养。
(四)不科学的评价标准
对于中职院校体育教学而言,体育课程考核环节是有必要的,其主要目的是对所有的教学对象进行评价,明确学生体育学习的实际情况,同时,也有利于教师了解体育教学方式和目标是否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和综合能力的提升,当前中职院校体育教学存在评价标准不科学的现象和问题,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过程中,主要采用粗放式的评价方式进行体育教学的评价,比如,期中考试或期末考试,其评价标准以统一的标准为主,未有效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体体质来创新和改革评价标准,不仅不利于对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衡量,也会使过于统一的标准评价方式影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健身的需求,最终造成学生对体育课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降低,认为体育学习是一种负担和压力,对更好地发挥体育教育自身功能产生不利影响[1]。
二 影响中职院校体育教学模式革新发展的因素
在中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影响体育教学模式革新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三点。第一,课程设置以及场地和设施、器材等因素,现阶段的中职院校主要以班级式的教学模式为主,并且其教学内容过于统一,未有效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人兴趣来发展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忽视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作用和主体性,在课程设置方面过于注重体育理论知识讲解和学生体育能力的锻炼,缺乏对学生特长和爱好等方面的培养,最终造成很多体育基础不好的学生对体育学习缺乏积极性和兴趣。此外,随着中职院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以往的体育场地设施和器材难以满足更多中职学生的体育学习需要,很多学校受经济因素的影响,缺乏对体育场地设施和器材的投入力度与增设,不仅会对体育教学带来很多不便,也会影响其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比如,当几个班级同时进行体育课教学,而田径课和体育课又同时进行,就会受体育教学场地的影响导致体育项目很难开展,进而影响中职院校体育教学质量与效果[2]。第二,教师方面的因素,在当前中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属于“技术实践型”教师,“技术理论型”教师占极少数,在这种情况下,就会造成体育教师创新教学方式并应用于实践教学的能力受限,同时,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其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过于单一,缺乏对学生体育学习主观能动性和兴趣的培养,给予学生趣味性的体育娱乐项目过少,进而影响中职院校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也会影响体育课的教学质量。
三 中职院校体育教学模式改革对策
(一)革新体育教学观念
在中职院校体育教学中,良好的体育运动有利于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理念,提高对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在中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师要减少体育教学专业化和理论化教育内容的重视,提高中职院校体育教学课堂的趣味性,积极树立以生为本的体育教学观念,删减体育教学书中书本化和理论化的内容,同时,革新其教学观念,有效开展科学化和趣味化的体育运动实践教学。另外,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体育教师要积极学习互联网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来促进体育教学观念和能力的提升,明确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性,了解体育教学不仅要增强学生的体育综合能力,还要加强对学生道德素养和体育课程素养的重视,进而增强学生对体育课程的理解和学习积极性[3]。
(二)明确体育教学目标
创新和改革中职院校体育教学模式,不仅在于教学观念的转变,还要有效明确教学目标,其教学目标英语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和综合能力为主,充分发挥学生体育课堂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将体育教学内容与健身娱乐性内容有机结合,以此来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的积极性,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还要积极创新不同的教学目标,比如,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明确学生可以通过跑步增强体质,同时,也可以以分组进行接力比赛为教学目标来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团结合作的能力,加强对学生个性化特点和身心素质的全面培养,进而有效促进学生在多种多样学习目标中提升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推动中职院校体育教学的有效开展[4]。
(三)培养学生体育兴趣
革新中职体育教学模式,需要加强对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培养,通过学习兴趣,有利于促进学生体育学习目标和教师教学目标的实现,帮助学生强化对体育知识学习的理解和认识。首先,在体育教学中,可以有效增设羽毛球、跳绳和篮球等相应的体育锻炼活动,同时,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为学生播放各种各样的音乐,利用音乐来激发和刺激学手主动学习体育知识的兴趣。最后,在体育教学后的课余时间,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橄榄球、杠哑铃等活动项目的训练,以此来丰富中职院校学生的课余生活,达到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和综合能力的目的[5]。
(四)完善体育教学评价
为更好的创新中职院校体育教学模式,需要不断完善中职院校体育教学评价方式,在以往,中职院校体育教学评价过程中,主要以学生期中和期末考试的成绩为主,缺乏多样性的评价方式,因此,为进一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体育教学评价需求,则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方式来考察学生的学习成绩,教师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情况,将学生的日常表现列为最后考评中,也可以在考核事项中加入探索、实践和努力等因素,增强对每位学生的个性化评价,进而促进学生评价之间的公平性,提高学生对体育学习的积极性。
四 结语
总之,中职院校体育教学的主要目的以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和综合能力为主,需要教师提高课堂教学的娱乐性和健身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各方面能力得到锻炼。
参考文献
[1]江石泉.新课程下中职体育教学开展的困境及优化策略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7,7(06):74-75.
[2]王华.浅谈传统教学与多媒体在中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7(31):163.
[3]刘爱珍.思维引导法在中职体育教学与训练中的实践应用分析[J].青少年体育,2018(02):95-96.
[4]刘张配.探索中职院校发展职业对口专项体育模式的积极意义[J].当代体育科技,2018,8(14):92+94.
[5]邢百聚.探究中职体育教学改革的创新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7,4(34):43-44+8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8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