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中职电气专业学生专业核心素养培养方法浅谈论文

发布时间:2021-01-19 15:41:22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本文阐述当前中职院校电气专业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趋势,并对当前电气专业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现状进行分析与对比,以此提出三点一线教育策略、线上线下互动策略及活动开展策略,以期促进中职院校电气专业学生在科学精神、人文素养、责任担当方面全面发展。

关键词:中职;电气专业;学生;核心素养

本文引用格式:张洪杰.中职电气专业学生专业核心素养培养方法浅谈[J].教育现代化,2019,6(73):246-247.

当前我国部分中职院校电气专业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效果不佳,其主要因素是以往的教育模式中并没有突出该专业的科学性、时代性所导致。因此,中职院校可通过对电气专业学生发展趋势、专业能力、心理问题等多重因素进行分析,以此采取相应的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一 核心素养概述

(一)核心素养内涵


核心素养是指培养学生获取符合社会需求的关键能力与素质品格,让学生可以受用终身。同时,学生的核心素养可体现于个人态度、情感、价值观、能力、知识储备等多方面因素,更是学生获取社会发展相匹配、成果生活与终身发展的必要需求与不可或缺的基本及素养。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多以学校教学与家庭培养为主,也是其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主要基地,并影响着学生的一生[1]。

(二)电气专业核心素养培养要求

我国培养电气专业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为以人为根本,促进学生自主发展能力、社会参与能力与文化基础三个基本要点,由此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知识学习中的方法、技能的运用。具体表现为创新实践、人文底蕴、自主学习、责任感、生活健康、科学精神等六大素养。主要研究方向为排除故障、工作原理、接线方法等,由此形成电气专业核心素养。

(三)素质教育与核心素养

素质教育是一种站在宏观视角上的指导性思想,对于中职院校来说,应试教育可通过素质教育转变教育指向,将以往院校着重于学生考试分数转变为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核心素养教育方式。同时,素质教育背景下,核心素养可发挥出确立教育目标的重要作用。此外,素质教育可通过核心素养对自身教育过程进行完善和反思。虽然我国素质教育的开展效果较为良好,但由于各大院校电气专业常年来都以考试成绩对学生学习能力进行评价,从而导致素质教育失去其实效性。

想要解决此现象,我们可以通过评价标准进行完善,在对学生评价时以核心素养中的全面发展为指标,构建核心素养评价标准,借助核心素养教育理念促进中职院校素质教育实效性,深化中职院校电气教学教育领域改革深度[2]。

(四)核心素养评价作用

核心素养是指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学生协调发展不同方面素养。基于核心素养培育学生全面能力是对叙述综合化的要求。一方面,深入研究核心素养培育功能,有助于中职院校深入了解素质教育内涵,明确科学合理的核心素养评价。另一方面,核心素养评价可充分反映出中职院校学生整体综合能力,对高校教育教学具有重要作用。核心素养与电气专业的有机结合可有效提升学生动手能力与技能能力,培养出具有创新性、积极性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

 
二 中职院校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趋势

(一)中职学生心理发展特征


当前我国中职院校的学生年龄普遍处于16~19岁左右,此年龄段的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成形状态。学生们在学习生涯中会逐渐找寻属于自己的角色定位,由此对未来发展形态进行探索与触碰。此类学生心理表现主要分为三部分。其一,具有明显的自我意识、自我实现、自我发展需求。其二,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独立个性、处理时间能力与是非判断能力。其三,对自己的爱好与兴趣具有清晰认识,可根据自身能力、爱好、特长自行择业。因此,中职院校通过核心素养进行综合性教育,可帮助电气专业学生确立人生目标,推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中职院校与普通院校学生差异

中职院校的学生基本处于弱势群体地位,其学习能力较差,基础知识掌握能力较弱,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社会环境与家庭环境较为薄弱,确实上进心与学习自信心,多数都抱有随意的心态就前往中职院校读书。而核心素养于中职院校的教育理念则需秉承学生教育中的指导原则、实践训练原则,并在此基础上巩固学生心理素质,让学生可以站在理性视角下面对世界,通过自身兴趣爱好、社会发展需求、个人能力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因此,中职院校教师可通过核心素养教育理念帮助学生解决学习问题,让学生看到光明的前途[3]。

三 中职电气专业学生专业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一)三点一线制定教育策略


中职院校培育电气专业学生核心素养,可通过开展三点一线教育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三点一线是指中职院校学生在历经三个年级学习阶段。在此阶段内的学生将以适应、成长、平衡、定位和转变来规划人生目标。在每一个阶段中的学生都将围绕自身能力与个人爱好、价值取向作为自我管理方向。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中职院校需根据当前电气专业学生学习重点与个人心理来制定相应教育策略。在学生一年级时,中职院校可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奠定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意蕴的发展方向。在学生二年级时,中职院校可针对电气专业学生发展方向开展专业交流活动,由此提升学生知识互补能力,增强学生专业实践与理论能力。在学生三年级时,中职院校需根据学生发展情况、身心健康、自我意识等促进学生规划人生目标,并有效灌输学生责任担当意识与创新实践精神[4]。

(二)通过活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中职院校可通过开展各种活动来进行核心素养培育。针对中职院校电气专业学生心理特征与年龄阶段来规划活动内容,例如中职院校可在电气学生一二年级时开展文明向善竞赛、文明形象大使、青春运动竞赛、优雅礼仪竞赛、成人仪式礼、毕业典礼、学习规划等各种不同的教育活动,由此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创新能力、责任担当等核心素养。除此之外,中职院校还可通过电气专业科目特点开展科学问答、知识竞赛、专业代表人物故事等活动让电气专业人员参与到中职院校中,由此为学生讲解当前电气专业发展动向与发展前景,并通过向学生描述自身精力来促进学生对此专业的理解与岗位所需,由此打开学生的知识大门,积极提升自身专业能力与综合素养。此类活动的开展应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参与到执行和策划过程中,带给学生更多体验感与参与价值,进一步促进中职院校核心素养教育实施力度。

(三)线上线下共同实施核心素养教育

首先,中职院校可通过建立微信群的方式来促进师生交流,拉近师生关系。在微信群中,教师可通过与学生一对一交流的方式帮助学生解答关于电气专业知识问题,由此实施个性化教育方案,教师还可在群内与多方学生进行交流,明确学生当前学习困境,或讨论一些政治话题、思想话题等。其次,中职院校还可通过构建微信公众号的方式发表学生成长必备书籍、时事政治、光荣人物、电气专业知识等相关文章,并每周定时进行内容推送,由此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学生文化基础。最后,教师还可在微信群众定期开展电气专业活动,并确定具体活动时间,安排电气专业教师与专业人员在微信群内分享专业知识与电气实践心得,由教师带头与学生共同探讨,在教师的激励下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当学生在群内分享正能量信息时,教师可给予学生自己的观点,并记录下来学生每次的分享内容与交流心得。在此教育模式下,学生可有效提升个人核心素养,对学生未来发现具有重要作用。此外,教师还可与学生进行线下交流活动,由此针对培育学生核心素养进行交流与互动,明确学生当前学习与心理上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同时,教师还可在学生结束实习后开展电气实践活动,以此检验学生实习成果。

(四)开展实践活动提升学生动手能力

普通高中和中职院校虽然都为社会贡献大量有用之才,但究其根本,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是各不相同的。中职院校在培养学生方面主要是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同时培育学生职业意识,并提升学生岗位适应能力与实践操作能力。经过教育学者沈永祥和史国栋针对中职院校学生心理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得出中职院校学生相比普通院校学生具有较强的心里困扰,对外界具有较强的抵触心里,且意志力地下,很少带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因此,中职院校可通过校企合作模式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电气专业教师可带领学生进入企业参观专业职工进行线路故障排除、线路故障查找等,以此提升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带给学生更多的启发。

四 结语

综上所述,中职院校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电气专业学生,可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为教育改革的催化剂。同时,通过三点一线制定教育策略,可为教师凸显学生个人能力与心理问题,并在多重活动与互联网的教育模式中构建中职院校电气专业学生核心素养培育基地,进一步强化高校素质教育功能[5]。

\

 
参考文献

[1]戴智敏.基于学生“职业关键能力”的“一纵三横”培养模式的构建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08):10-16.
[2]郑步春.浅谈中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与数学核心素养的构成及关系[J].江苏教育研究,2018(Z3):50-53.
[3]余雨生.中职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从内化体验到外化成长的实践探索——以衢州中等专业学校为例[J].职业教育(中旬刊),2018,17(05):30-33.
[4]韩玉,何秀丽.论中职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全人模式”——以微视频为例[J].教育与职业,2018(17):18-22.
[5]段娜.中高本一体化皮具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标准研制[J].教育现代化,2018,5(29):321-32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8671.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