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以《植物组织培养》课程教学改革为例,以组织培养工作过程为主线,以企业生产要求为标准,在混合式教学设计原则方法的指导下开发基于企业工作流程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不仅可以丰富线上教学理念,还可以为创新混合式教学模式提供实践支持。
关键词:植物组织培养;工作过程;混合式教学模式
本文引用格式:郝树芹,等.基于工作过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植物组织培养》课程中的应用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9,6(71):98-100.
Study and Practice of Blend Learning Based on Work Process in the Teaching of Plant Tissue Culture
HAO Shu-qin,SHU Jing,TIAN Hua-ying
(Shandong Agriculture and Engineering University,Jinan Shandong)
Abstract:A blend teaching mode based on enterprise workflow,which combines online and offline was developed.The teaching mode takes the teaching reform of plant tissue culture as an example,takes the work process of tissue culture as the main line and takes the production requirements of enterprises as the standard.It can not only enrich the online teaching concept,but also provide practical support for innovative blend teaching mode.
Key words:Plant tissue culture;Work process;Blend learning
互联网时代推动了慕课、微课等多种形式的在线课程的发展,对传统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单纯的网络化学习和单纯的课堂教学都不能满足信息时代教学的需求[1],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应运而生。混合式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拓展学习时间和空间,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师生交流,融合了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的优势,受到国内外各类学校的认可[2]。工作过程是指实现确定目标的生产活动和服务活动的顺序,包括工作的方式、内容、方法、组织以及工具等诸多方面。按照工作过程的顺序开发课程,是工科类课程开发的关键,对于处于转型期间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具有重要意义[3,4]。
基于工作流程理念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把工作流程和企业标准引入混合式模式教学,是教学领域的一种创新。本改革以《植物组织培养》课程为实施对象,以组织培养工作过程为主线,以企业生产要求为标准,在混合式教学设计原则方法的指导下开发出基于企业工作流程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研究适合本课程的混合式模式,不仅可以丰富线上教学理念,还可以为创新混合式教学模式提供实践支持,实现“教、学、做”一体化[5]。
一传统教学面临的问题
(一)课程内容与企业生产实际脱节
首先,课程内容急需与生产实际无缝对接。原有的课程内容陈旧,与企业需求脱节。大学生普遍缺乏社会实践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而原有课程内容教学目的性不明确,重理论轻实践,教学内容、学时分配、实践环节等与企业需求不相符。因此同时通过校企共建,建立符合组织培养操作标准,以组织培养工作流程为导向,根据企业对员工的能力需求选取教学内容,把旧的工作内容进行增减及序化,建立符合企业标准的教学内容是教学改革的基础。
其次,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不容忽视。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中,课程目标包括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和职业素养目标三方面,其中能力目标为核心[6]。应用型本科人才不但要有良好的专业技能,还必须有合格的职业素质,而校园不同于职场,缺少工作环境的熏陶和约束,学生走向工作岗位,不能快速转变角色,在工作工程中缺乏职业素养,从而影响职业生涯,重视和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对于今后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7]。
(二)教学资源分散,利用率低
目前学校网络条件具备,能够支持学生进行线上网络学习,但是缺少支持混合式教学中“线上”学习的教学资源。建立适合混合式教学的建设资源库是实施混合式教学的关键。
(三)评价体系不能反映整个教学过程
《植物组织培养》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原有的考核模式局限于理论考试和实践操作考核,而对于学生的学习过程的考核有所忽视,学生的学习态度更无法量化,因此建立适合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评价体系,研究线上线下考核的内容、考核方式及权重是实施混合式教学模式的重要内容。
二 课程改革的内容
(一)课程资源库的建设
基于工作过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课程设计以教学目标分析、学习者需求分析和特征分析为基础,以特定的学习环境为前提,必备的要素包括完善的网络环境、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包括网络教学平台、网络教学课件、网络教育教学资源库、网络试题库、网络交流平台等)、具有一定信息技术素养的教师,其中完善的网络环境是平台,丰富的教学资源是载体,掌握信息技术的教师是灵魂。本次改革利用超星泛雅网络教学平台,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资源库建设,每个教学任务的教学资源主要有:课前学习任务单、单元设计、图片、视频、作业、基于工作过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课程设计以教学目标分析、学习者需求分析和特征分析为基础,以特定的学习环境为前提,必备的要素包括完善的网络环境、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包括网络教学平台、网络教学课件、网络教育教学资源库、网络试题库、网络交流平台等)、具有一定信息技术素养的教师,其中完善的网络环境是平台,丰富的教学资源是载体,掌握信息技术的教师是灵魂。本次改革利用超星泛雅网络教学平台,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资源库建设,每个教学任务的教学资源主要有:课前学习任务单、单元设计、图片、视频、作业、(一)小组命名,激起学习兴趣
参与此次改革的学生为17级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共48人。在学生自愿的基础上,将本班学生划分为6个小组,每组8人。根据本课程内容、个人学习兴趣及组织培养材料,对每组进行命名,如中山杉组、石斛组、菊花组、玫瑰组、蝴蝶兰组和多肉组等。实践证明,体现学习兴趣和学习内容的小组命名更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的。每组设组长一名,负责全组的协调工作,负责传达老师有关活动安排及更改等信息、向老师反映同
学们的要求、协助教师观察和记录等。
(二)通过教学资源平台建设实现线上和线下的有机结合
线上学习的目标是完成课前学习任务单中的学习内容。线上学习以小组为学习单位,学生自主观看相关的教学微视频和教学课件,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难点,可反复观看视频,小组内讨论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可通过QQ群、微信群和教学平台的讨论区与其他小组的同学或者老师进行交流互动。组内学习和组外学习还尚未解决的问题,由组长汇总后提交至课堂讨论。线下(课堂)学习时教师答疑解惑,进行针对性辅导,然后通过对相关知识点的系统梳理,形成对完整知识体系的理解,在理论探究的基础上以实际操作为主。本课程根据组织培养的一般流程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和实施,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上力求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在3个教学模块中都以学生的手脑并用操作为主体,通过在线视频等资源学习相关的知识,在实训室里通过实际动手操作来巩固理论知识,实现知识与技能、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营造贴近于实际工作环境的实训条件,在实训过程中注重学生良好职业素养的养成。因组织培养耗时较长,实验操作需要大量时间进行练习,组培方案需要时间进行验证,课后通过布置拓展性、开发性的作业为主,完成课堂上不能完成的任务,教师通过微信群和教学平台的讨论区与学生积极互动,时刻掌握学生实验紧张,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三)多元化评价,体现学习过程
教学评价方面,突出学生过程性评价和专业技能考核,制定学生考核制度,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采用逐级考核的方法,即教师考核组长,组长考核组员,组员互评与自评相结合的过程性评价方法。要求组长每堂课对每位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全面考核,包括出勤情况、线下小组学习情况、团队贡献情况等,教师结合线上线下学习情况进行考核,包括线上测验、参与讨论情况、视频等资源学习情况、课堂表现、作业情况等,力争从学生团结协作、创新能力、行为习惯、礼貌礼仪等方面做到全面评价。终结性评价分为两部分,上机理论考试和技能考试。上机理论考试建立试题库,试题库共300道题,其中包括单选题100道、多选题100道和判断题100道。通过教学平台,随即抽取试题库中的试题进行考试。技能考试以考核学生的操作能力为主,包括操作的流程、操作标准、熟练程度、完成质量和速度等,制定考核标准和方法。学生最终成绩=过程性评价(20%)+上机考试成绩
(50%)+技能考试成绩(30%)。
四 总结
混合式教学模式改变了教师和学生的身份,教师不再是学生学习的操控者,而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引导者,成了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学生能站在同一个高度和老师展开对话、合作和交流,真正形成了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变得更加和谐。在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学课堂上,拜托了传统课堂的束缚,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团队合作与个性张扬和谐统一,学生成了自己学习的主人,他们在行动中敢于成功,甘于学习,增加了学习的成就感和参与性。
本次教学改革采用基于工作流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整合和序化适合混合式教学的教学内容,建立以企业操作流程为导向的实践操作标准,利用线上教学资源平台,学生根据学习任务单进行线上自主学习,通过线上测验自检学习情况,线下以任务为驱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把学习与工作融为一体,在“工作”中获得知识和技能,同时把职业素质融入教学过程,建立多元化的课程能力评价体系,突出学生动手能力与实践技能的考核,建立了适合《植物组织培养》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流程。
参考文献
[1]Wang,M.J.Online collaboration and offline interaction between students using asynchronous tools in blended learning[J].Australasian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2010,26(6),830-846.
[2]张杰夫.互联网+给教育带来五大革命性影响[J].人民教育,2015(13):72-75.
[3]姚江云,梁维铭.工作过程系统化理念下应用型本科课程开发与实践[J].轻工科技,2019,35(01):150-151+155.
[4]任条娟,刘斌.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与机制构建的思考——以浙江树人大学为例[J].中国大学教学,2011,2:20-22.
[5]程艺,储常连,方明.大力发展应用性高等教育服务引领安徽奋力崛起[J].中国高等教育,2009,22:7-10.
[6]张继武,杜传来,桑宏庆,等.提高应用型本科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质量的探索[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8:216-218.
[7]孙泽洋.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及其培育路径[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8,31(12):41-4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82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