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近年来,我国政府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并要求学校教学面向社会,培养毕业后能直接为企业所用、动手能力强的国际型双语商务人才。学校的商务英语课程教学是培养外贸人才的主要途径。课程教学应围绕企业工作过程开展。课程的设计安排要循序渐进,先基础课、再核心课,最后是技能实训课,最终使学生达到能够熟练应用的程度。核心课及技能课程设计应从毕业生可能从事的外贸工作岗位需求出发,单元教学围绕涉外企业各个工作过程展开,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
关键词:高职;商务英语;课程设计;工作过程
本文引用格式:朱江,等.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高职商务英语课程设计[J].教育现代化,2019,6(10):175-178.
Business English Course Desig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Oriented by Working Process
ZHU Jiang,KUANG Mei-rong
(Hunan Vocational College of Engineering,Changsha Hunan)
Abstract:In recent years,the government has been encouraging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requiring colleges to cultivate talents who can do things in enterprises after graduation and are good at both in business and English.Curriculum teaching is the main channel for colleges to cultivate talents,and teaching plan should be based on the needs of the enterprises.Getting a good understanding of the kinds of potential posts and skills needed to fulfil these posts is the basic for teachers to decide on the teaching contents.Moreover,the above contents should be around working process.The arrangement of curriculum should follow such an order that help students get to learn knowledge and skills easily,that is,first the basic courses,then the core courses and finally the skill training courses.
Key words: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Business English;Curriculum design;Working process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重申大力发展职业教育。2009年温家宝总理以“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为题撰文指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有利于缓解当前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紧缺的矛盾。温家宝强调:“职业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让人学会技能和本领,从而能够就业,能够生存,能够为社会服务。”[1]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对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基本原则作出以下规定:政府推动、市场引导,加强统筹、分类指导,服务需求、就业导向,产教融合、特色办学,系统培养、多样成才。院校应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必要的文化知识、熟练的职业技能、健康的身心素质,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证书对接[2],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重点提高青年的就业能力。要以就业为导向,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推动职业院校面向市场、面向社会办学。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适应就业市场职业岗位变化,及时调整专业和课程,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改进评价标准和方式。
作为职业教育的主体,职业院校的课程教学在人才培养方面承担主要职责。课程教学不应是随意性的,它应该具有针对性、目标性、规划性以及系统性。系统化的课程设计在整体上是可规划而规范的,涉及对课程资源收集、分类、整合、排序,使知识和技能具备直观性和条理性,易于学生接受。课程设计是一个动态的循环的过程,大致遵循以下环节和步骤,分析需求→设定目标→选择内容→组织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估。
一 商务英语课程需求分析
商务英语属于专门用途英语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区别于通用英语GE(General English)。David Carter(1983)又把ESP分为三类:学术英语EAP(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职业英语EOP(English for Occupational Purposes)和受限语言的英语即严格应用于特定场合的英语。作为面向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开设的英语课程必然具备明显的职业性,即属于职业英语EOP。ESP课程具有两个共性:一是为满足学习者的特殊需要而设计,二是在内容上涉及到专门的学科、职业和活动。EOP课程在设计上要遵循两个重要标准,即以目标为指导和基于需求分析。需求分析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好地在课程中学到职业技能,在课程中感受工作场景,了解工作过程,掌握实际工作技能,指导学生进行职业技能演练,使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工作需要和自身长期发展,因此既要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又要考虑企业的岗位需求。
高职院校在课程需求分析过程中,必须确定学生的岗位职业技能目标,找准职业定位和职业需求,才能有计划有目标地培养人才,合理地开展教学活动。学生的工作岗位可划分入各个岗位集群,一个岗位集群涵盖多个岗位。不同的岗位群意味着企业对毕业生有着不同的需求,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培养的英语人才就业后会在不同岗位从事工作,如文秘、前台接待、外贸业务员、商务翻译、涉外文员、基层管理人员;而且这些岗位可能跨越各个行业,如外贸、外交、海关、金融、营销、酒店、旅游、体育、法律、管理等,其中外贸行业岗位群涵盖采购员、营销员、销售员、报检员、报关员、跟单员、核销员、船务人员等工作岗位。这些岗位上的工作人员既要掌握相应的英语专业技能,包括日常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和外贸函电写作能力;还要具备相应的处理外贸业务的能力,包括国际外贸实务操作能力和电子商务平台操作能力。
二 商务英语课程设计两大要素
课程设计的两个决定性因素:一是课程内容的选择,二是课程内容的序化。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内容的选择应以职业实践中实际应用的经验和策略的习得为主[3]。工作过程是指个体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以工作过程作为课程设计的参照系,更符合职业教育的特点。工作过程系统化设计的目的在于寻求工作过程和教学过程之间的系统化的纽带[4]。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设计的方法关注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编排,具体方法分四步走:第一步,工作任务分析。从工作岗位或岗位群出发,对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确定典型工作任务[5]。岗位群是确定专业群以及专业课程的依据。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指导性文件,高校设置与调整高职专业、实施人才培养、组织招生、指导就业的基本依据《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5)》,英语语言类专业群包含商务英语、应用英语、旅游英语三个二级专业,其中商务英语专业主要对应的职业类别为商务专业人员、翻译人员和行政事务处理人员;培养学生商务与外语双重能力,其中商务专业人员主要负责寻求国际合作伙伴、进出口贸易实际操作、跟单、商务谈判等,翻译人员负责扫除与外籍商务人员之间可能存在的语言障碍,商务助理负责文件处理和接待等事务。第二步,行动领域归纳。将典型工作加以归纳形成能力领域,即行动领域[6]。对于就业岗位群为外贸方向学生而言,外贸英语技能、商务技能、跨文化技能和人文素养是必不可少的。第三步,学习领域转换。作为职业分析结果的行动领域,必须根据职业教育及学生职业认知逐层递进的基本规律将其转换为学习领域。商务英语课程可以理解为一个课程体系,可以根据职业需求分成几大主要模块,每一模块侧重一类技能。模块一围绕外贸英语技能,模块二围绕商务技能,模块三围绕跨文化技能,模块四围绕人文素养。
三工作过程与课程单元设计
课程教学可以模块化,每一模块设置相应的几门核心课程。课程即学习领域,包括由职业能力描述的学习目标、工作任务陈述的学习内容、实践理论综合的学习时间。每门课程都由横向的多个学习情境,即学习单元构成。每个单元都是独立的,也是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学习情境的形式设计,对于基础课程,可以是设备、现象、零件、产品等,也可以是观点或知识;对于核心课程,可以是项目、案例、模块、任务等。以外贸英语技能模块为例,可设置英语语音、商务英语写作、商务英语阅读、商务英语听力、英语口语、基础英语、综合英语等基础课程;商务英语口语、商务英语视听说、外贸英语函电、商务英语笔译及口译、国际商务单证等核心课程;商务英语视听说实训、商务英语口语实训、商务模拟实训、外贸跟单实训、商务模拟实训等技能实训课程。《外贸英语函电》是笔者所在学校应用英语专业商务方向开设的一门课程。下面我们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开发该课程的学习情境(见图1)。
四教学设计的实施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教学应以实践性为主,理论性为辅,这更符合专科类学生感性思维和形象思维较强的特点。课程教学实施以工作过程为指导思想,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以工作为目的,使学生清楚将来如何工作。教学过程围绕工作任务展开,侧重实际工作过程的操作演练,以完成工作任务,提交工作成果为目标,将学习转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形式,让学生能切实感受到自己学习的成果。教师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起到引领和辅助的作用,负责向学生清楚明晰地布置工作任务,制定工作成果应达到的要求与规范,提供有用的背景资料或答疑解惑以利于学生执行任务,在学生开展学习过程中,教师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逐步融入小组的项目活动,穿插理论知识;学生在理解工作任务后,实行分组活动,自由组合,确定小组内各个成员角色,分配任务,搜集信息,并进行实战情景演练。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堂教学过程要注意这几个问题——体现工作的实际、结合信息技术、以学生为主体、具有可操作性、激发学生兴趣、有助于提升学生职业素养。
任何一门课程教学的良好开展都离不开精心的设计,而一门课程完整系统的教学是由数十个学时微小的课程单元构成的。这一切都离不开教师对职业教育、职业面向以及高职学生的充分认识和深入剖析。商务英语专业课程在辅助高职高专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走向工作岗位过程中承担主要职责,帮助他们提升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使其能够更快地适应岗位工作和角色,可以说职业特色和工作过程是商务英语专业课程的主要亮点。下面我以《外贸英语函电》课程为例,介绍“报盘”单元的教学设计及实施过程。
根据应用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我们确定该教学单元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素质目标。知识目标为掌握报盘信函的写作要领;能力目标为能熟练撰写报盘,能够与外商函电沟通;素质目标为培养学生贸易洽谈的逻辑思维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工作的严谨性和灵活性。教学重点为书写报盘信函。难点为根据进口商询价灵活报盘。教学理念为以跨境电商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岗位职业能力为培养目标,以学生为主体,确定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法,研讨教学法、任务教学法,让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式学习相结合,让学生接触真实的企业工作环境,提升实践操作能力。教学过程,分课前导学、课堂教学和课后拓展三大步骤。课前,自主观看由老师制作的有关报盘的微课视频,自主学习报盘基础知识。课堂教学分课堂导入、说、写三个环节,共计4个学时。课堂导入(5分钟),由学生自由阐述对“英文报盘”的认识,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说(40分钟),首先在老师的指导下,练习英文报盘重点单词、语句发音及规范表达方式。接下来,老师组织创造性小组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每个小组组建一家虚拟出口公司,自行拟定公司及产品信息。老师向每个小组发出一份国外进口商的询价信,拟进口他们的商品,请各小组讨论如何进行报盘。写(45分钟),老师以某进出口公司出口业务为例,讲解报盘信函写作技巧。然后各小组合作,分别扮演进出口商的角色,以完成一笔进出口业务为目标,完成一组询价和报盘信函的草拟任务。任务评价由小组成员互评、小组长评价和老师点评组成,客观全面。课后拓展,学生在课后以小组形式模拟进口商收到报盘后,以客服身份与进口商就交易条件进行确认和交流的对话,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提升。
五 总结
高职教育以培养实用型技能人才为目标,有别于大学本科教育和中职教育。高职高专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面向外贸企业,从事外贸客户开发、跟单、进出口业务办理等一线工作,在校期间开展的一系列围绕有关岗位工作过程的教学使学生的学习和职业方向更为明确,对于他们在就业过程中快速适应岗位角色,提升职业幸福感都起到关键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晓莹.中职教师工作满意调查研究——以长株潭为例[D].湖南科技大学.浙江工业大学,2009.
[2]谭严.高职高专院校护理专业课程设置研究.西南大学[D].西南大学,2015.
[3]李伟.基于工作过程的EPR沙盘课程的教学研究[J].中国市场,2017,(16):286-287.
[4]高永丰.以学生为中心的创新创业基础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劳动保障,2017(30):9-10.
[5]罗洪英.基于工作过程导向构建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课程体系[C].全国高等学校康复治疗专业第二届规范化教学及研讨会,2009.
[6]林丽芳.基于职业活动的中职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师培训教材的设计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80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