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本文对传统大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传统教学模式有利于教学管理,但也存在着诸多不足。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线上线下"大学数学混合式教学模式成为当今和以后的主流教学模式。本文提出了基于“线上线下”大学数学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以及考核评价体系策略,旨在提高大学数学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
关键词: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大学数学
本文引用格式:陆生琪,等.基于“线上线下”大学数学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究[J].教育现代化,2019,6(69):29-30,43.
一大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目前,大部分高校大学数学教学还是以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为主。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一般以“注入式”为主,以教师为中心,且所有的教学活动几乎都是在固定地点进行。在传统教学中,主要依靠老师的口授、板书加PPT进行教学。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着诸多不足[1,2]。
1.学习方式单一。在传统课堂中,学生大多是被动地“听”和“记”为主,课后自己再进行消化学习。很少学生能和老师进行“课堂交流”,甚至是课后交流都比较少,长此以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会大大降低,从而影响学习效果。
2.大班化教学,导致个性化教学的缺失。大学数学课程的特点是大班教学、内容多、课时少、较难学、有些课程内容之间又是环环紧密相扣,因此老师会占用绝大部分时间讲授课程基本内容,只能照顾到“面”,而忽视了“点”。由于课时紧张,任课教师为赶进度,课堂互动较少,学生学习热情没有被充分调动起来。特别是针对部分数学基础薄弱的学生,这种“一刀切”的教学模式,影响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能让所有学生都达到教学目标。
3.难以及时跟进了解学生学习情况。课堂上教师以“注入式”讲授为主,偶尔的提问和走下讲台和学生的简单交流都难以实时全面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针对性地跟进辅导答疑更无从谈起。由于大班化教学,课堂实时考勤及课后作业批改环节工作量都非常大,导致任课老师难以及时掌握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动态。
4.学习时间安排呆板,缺乏灵活性。大学数学是较为系统,且知识点比较连贯的一门课程。如果学生不能根据自身合理安排好学习时间,甚至一节课的缺勤就可能对后续学习造成较大的影响。
5.课余学习时间缺乏有效指导。在课余时间,学生进行独立预习复习时,往往缺乏教师的专业指导,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也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从而影响后续的学习热情,更有种孤军奋战的感觉,长期恶性循环下去,就可能会导致厌学情绪。
6.考核方式单一,缺乏过程性考核。目前大多数学校对学生的学习考核基本是以期末考试的成绩为主,辅以平时成绩(作业、考勤)来评定,而这种平时分存在着“人情分”“拉及格”等不公平现象,缺乏真正有效的过程性和多元性考核。
因此,为改进大学数学课程上述诸多问题,本文提出了针对大学数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学改革,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方面有着积极作用,尤其在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高校专业教学过程中,更是不可或缺。
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必然趋势
为顺应“互联网+”时代发展趋势,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全面提升高校人才培养目质量,将在线教学和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起来的“线上+线下”的教学形式应运而生[3]。随着网络及科技的发展,学生使用电脑、手机等移动设备的普及,以及各类APP应用软件的开发,这些都成为开展混合式教学的有利条件。大学数学作为各高校通识类课程,选修人数多,大班上课,更加迫切需要吸收两种教学形式的优点,即将传统学习与线上学习相结合,优势互补。线上零碎化、颗粒化、单元化的全新教学理念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让学生学习效果大大提高。同时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又充分发挥了教师引导、启发、监督的主导作用,学生在线学习响应度高,师生交流互动充分,更好地促进师生之间自主式、协作式学习。大学数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式也是时代的必然选择,近几年“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也已在各高校如火如荼地展开。
三基于“线上线下”大学数学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学设计
(一)引入智慧教学软件建立“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平台
教师可依托慕课平台根据自己学校教学要求可以自行录制教学视频,而大学数学作为大学公共基础课,也可以利用现有的精品网络课程等教学资源(这样可以避免资源重复建设,让教师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线下)。教师通过课程平台提前发布下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PPT、教学视频等内容,这样就可以把传统的课堂讲授内容通过线上的形式在课前传送给学生。无须固定的时间地点,学生就可以利用零碎化时间进行线上学习,可以随时暂停,有听不懂的还可以回放。网上还可以设置讨论区,学生可以在线上展开讨论,各抒己见。遇到疑难问题,在讨论区,所有学生都可以参与讨论,老师进行答疑,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4]。
(二) 基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多样性课堂教学活动设计
1.灵活的线下课堂活动设计
线下课堂活动不再是传统地讲授课程基本内容,而是侧重于基本内容的巩固,重点难点的讲解,以及小组交流讨论。因为学生在上课前已经完成了在线视频的学习,所以线下的课堂就成了师生之间充分互动的场所。任课老师要通过学生线上学习的情况,充分设计课堂讨论。课堂讨论可以是线上讨论的延续和深化,也可以是某个知识点的总结或者某道习题不同方法的解答。总之教师需要通过教学设计,利用线下讨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引导培养学生多角度、全方位思考问题的习惯。
2.课堂分组研究问题并汇报
倡导学生自由组成自己的学习小组,小组内成员分工明确,在不同的学习任务中要轮流担任不同的角色,而不是“吃大锅饭”,要保证每位同学都参与进来,老师也可以随机指定或抽取小组中主讲人或汇报人。课堂分组研究的问题可以是知识点总结,也可以是某类问题的求解方法,还可以是知识应用拓展或理论与专业的联系。学生可以利用线上进行讨论、收集资料共享;线下主要是各小组进行汇报。通过学生的汇报,教师能及时了解并发现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的程度,适当点拨,进而保证学习的效果,通过小组协作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锻炼了他们解决疑难问题的能力。
3.阶段性进行课堂测评
除了学生自主进行在线测试,在线作业外,教师还可以针对前面的教学内容,利用课堂时间,学生用手机进行实时测验。通过测评结果,查漏补缺,学生再将所学到的知识进行巩固,从而避免了考生纯粹为分数期末考前突击现象的发生。
4.教学过程中重塑良好师生关系
在教育发展过程中,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保证。“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重构了师生之间的关系,在教与学中,师生相互尊重、合作交流、相互信任,改变了传统教学课堂师生间固有的形态,教师从传统的讲授者变成了辅导员。线上教学平台的出现也为教学活动注入了新的生机,特别是形式多样的课堂互动,较之传统的沉闷课堂氛围更加地愉悦和自由,无形中拉近了师生关系,使得师生关系更加融洽,从而大幅度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克服了厌学懈怠的消极情绪。
(三)构建多元化的考核评价体系
对学生的考核评价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构建多元化的考核评价体系,打破传统的一考定分数的模式。学生对大学数学这门课程掌握程度的标尺是通过分数来衡量,但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努力程度。所以学生这门课程所给总评分要有科学依据,老师应注重过程考核,用过程考核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最后结合期末考核对学生进行发展性、综合性评价[5]。
1.线上评价既要体现学生个体差异,还要重视学生的参与度。通过课程平台,教师将学生在线测验、作业、观看视频记录、答疑讨论等教学活动按照事先约定的比例及时评定成绩,并最终体现在总评成绩中。
2.线下课程考核,除了传统的学生出勤率,上课参与的积极性等外,还增加单元测验,小组交流,上台汇报,提交老师布置的课程小论文(例如:大学数学在学生所学专业或生活中的应用;学生对所学这门课程的心得体会等等)。老师综合以上方面给学生打出线下平时成绩。
3.学生不仅是混合式教学中被评价的对象,更应是评价的主体。所以学生的自评与小组互评也是不可或缺的。学生自评,可以对自己进行自我认识和提高;在混合式教学中,学生之间生活学习在一起,小组成员间相互了解,交流和协作的机会更多,因此小组互评也是体现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手段。
四 结语
大学数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不是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的简单堆砌。在改革过程中我们应从教与学的初衷出发,发挥线上线下的优势,使1+1>2,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勇于探索和创新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陆生琪.应用型民办本科院校大学数学教学改革探索[J].三江高教,2015,11(3).
[2]杨国萍,毕海普.“互联网+”下高校人才培养变革研究[J].理论观察,2018,150(12):141-143.
[3]刘方.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高职“电工基础与测量”课程中的应用[J].陕西教育(高教),2019(05):60-61.
[4]姜计荣,宋浩,郭磊.浅析“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实现条件——以大学数学课程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9,6(04):141-143.
[5]李立亚.基于普通院校“大学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J].教育现代化,2015(06):76-7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79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