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创新创业教育只有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才能充分发挥其活力。以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为例来分析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意义,并叙述出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理念,同时给出了一些具体的措施主要从教学理念的角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几个方面入手。
关键词: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专业教育;高职院校
本文引用格式:牟海荣.“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以电气自动化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9,6(67):23-24.
在2010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中指出了面向所有高职院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要结合人才培养的主要思想,并取得广泛高职院校的认可。这些年以来,高职院校有很多与创新创业教育相关的话题被称为创业创新教育。其主要围绕创业创新教育的概念、内涵、宗旨以及意义与教育体系实施具体的建设,并小有成果。然而,如何将创新创业的教育理念与专业教育和特定的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实际职业工作内容结合在一起;再通过其教育宗旨来制定课程内容、教学模式以及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增加学生的创新、自主和合作能力等方面的相关研究却很少[1]。
一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的意义
创新创业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锻炼学生的创造能力。创新是一个以新思想、新创造作为主要特点的过渡过程。它的精神可以在勇于探索、勇于尝试、灵活变通等方面表现出来,是一种思维层面上的创新。然而对于创业是来说其是指在各个领域中进行开拓性的工作,以此来加强在行动上的创新。其实在当今社会中大学生创业并没有那么简单,其中还含有就业、创业以及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的流程。同时创业不是指单纯的运营一家公司,因此政府提高了加强高职院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力度,其最终目的为了让学生的创业知识、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等方面有所提升。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其宗旨是培养具有高素质的技术人才。一般情况下,高职院校都是通过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目标来规划人才培养的模式,同时以技能为主理论为辅的培养模式为重点课程体系。同时再加上专业教育课程占据了大部分的教学课程的时间。因此,把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体系相结合,或者与特定的专业课程相结合,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理念,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最终让学生具有高质量和拥有创新思维的实际意义[2]。
二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的理念
至今为止,许多高职院校都以课程体系的方式来体现出创新创业的教育意义,同时还补充了部分相关的活动。虽然在这些活动过程中取得了一些的成绩,但还是没能创造出创新创业的教育体制出来,从而导致其与专业教育的“第二课堂”的联系断开了。对于创新创业教育来说,其并不是指统一的通识教育,也不是只针对某一部分学生是优质教育。而是需要根据经济发展的需求和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把相关的专业课程联系起来。创新创业的宗旨是不可以与相关专业脱离开的,其要与专门的学科基础进行实际的开展。在上述理论概念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创业创新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教育思想。总的来说,高职院校如果想要具体的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就必须将其与经济发展与相关专业相结合,并根据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来增加课程体系和教学体系的特征。这种结合性的教育与专业密切相关合,具有高度的融合性。这种结合是从提高学生的素质和创新能力的角度出发,其目的是为了贯通于人才培养的则整个过程。一方面,避免其与专业教育产生脱节的现象;其次,可以打破传统的创新创业教育针对少数学生的优质教育情况[3]。
三 具体实施方案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首先需要以市场对相关电气人才的需求作为地区制造业基础,再设计出相关的课程、教学体系以及创新能力训练系统并根据相关的行业秩序来开展,以实现在人才培养方面达到开放和灵活的认证体系的培训标准,完成从定位到实施再到培养的系统计划和有效的实施途径。随着创新创业越来越能反映出教育的重要性,根据相关专业的需求,联系高职院校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教学特点,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创新创业的教育理念,探索处“专业+双创”类型的高质量人才是越来越重要了。
(一)要有良好的双创专业课程体系。
课堂教学是双创教育中的主要作用。并且凭借开设几门“创新创业”课程,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是没有什么成效的。因此,应创建属于本专业的相关课程,着重栽培学生在双创方面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同时高职院校在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构建上还应提倡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技术与技能方面的课程体系。职业素质课程体系不仅含有传统的人文身心方面的健康,还包含了创新创业相关专业的必、选修课。再结合高职院校的教育体制的特点,选取创新创业指导、心理健康与技能、职业规划等几门相关课程,并聘请相关的教师对学生进行授课。在课程的构架上,应结合当对地电气自动化技术人才的需求和制造业的特点,开设相关的课程[4]。
(二)结合相关的专业教育
第一从教学理念的角度来看,两者教育之间有着共同的人才培养目标。这需要专业教师先对创新和创业教育的概念进行理解并认同这一理念,打破传统教育的概念,专注于学生技术技能方面的培训,并建立一个新的教学理念,强调素质教育,以及两者之间相结合的教学理念。一方面,需要专业教师能够对两者相结合的价值理念保持统一;另一方面,要求高职院校的领导者主动加快相关机制的创新与制度的导向。
第二是教学内容的相结合。在上述创业创新课程体系的基础上,主要将创新创业的理念与具体的专业课程相结合,以此增加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并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对学生专业技能进行培训的同时,还要结合创新意识、判断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来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如核心课程的现场总线技术,因为现有的现场总线技术的创新是解决工业现场的数字通信和设备之间的信息传输问题,因此教师要注意将放缓现场总线周围和快速进步的现场总线技术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去,同时注意应用程序的背景,并联合实际的创新案例,让学生可以更生动地感受和解剖潜藏的问题,以锻炼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至今为止,大部分高职院校中专业教育也慢慢的打破了“填鸭式”的教学模式,用引导式的教学发展方式设置相关的教学内容。在此基础上,需要把创新创业的新教育理念与专业教育相结合,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还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教学方法和行动导向等多种方法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性,也可以根据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试点翻转教学课堂、MOOC(慕课)等形式来进行教学。
考核方案的结合。主要的考核方案是根据学生学习成果来参与考核的。并且把双创教育和专业课程联合在一起,这需要一个相对灵活的评价系统来进行。并且还需设置一个可以体现学生创新能力与创业技巧的整体考核标准。然而,在专业课程中的日常项目评估和期末整体考评中,还应设置相关的理论、技术、技能、创新、创造等方面的数值以便对其进行评价,确保学生素质和技能的综合水平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5]。
与社会相结合的模式,与社会相结合的模式是指学校联合企业、社会团队、以及政府之间共同开展的双创活动。这个模式可以帮助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同学在实践过程中,创建一个“企-校-企”的作用模式。第一个“企业”是指相关的自动化企业,为创新创业创造一个专业的技术培训机会。第二个“企业”是指地方与自动化企业有关的企业,是相关专业的主要实践平台。根据与地区自动化的企业的相关项目和市场应用需求,可以进一步的提高创新创业的教育产业化的进程。
四结语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能使学生快速的理解专业知识,和不断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主动性。同时专业教育还是双创教育的基础。没有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注定其只是一纸空文。基于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电气自动化的专业特点,学校可以树立双创的教育的课程体系,并以实现创新和创业的新教育理念与专业教育的相结合,这是教育发展的主要方向,也是教育改革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牛杰,李晴,朱敏.嵌入模式构建双创与专业教育融合探索分析——以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为例[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5(1):54-56.
[2]陈贵翠,张立峰.“技能+素质”双菜单同轨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现代纺织技术专业为例[J].纺织服装教育,2016,31(2):108-110.
[3]李慧,陈姝慧,彭忠利.高等学校自动化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方法研究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34(3):198-201.
[4]郭新.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模式实践与探索——以某校电气自动化专业为例[J].高教学刊,2016(18):195-196.
[5]李慧.技工院校电气自动化教学方法探究[J].教育现代化,2017,4(15):148-14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77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