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实验仪器设备是高校进行实验教学和科研的基本保障。本文结合平顶山学院电气与机械工程学院在实验仪器设备维护和管理方面的实践经验,对实验仪器设备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合理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地方高校;实验仪器设备;管理模式
本文引用格式:杨丽.地方高校实验仪器设备管理模式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9,6(66):168-169.
当前,随着国家对地方高校实验教学的重视,实验室建设得到了大力发展,并成为地方高校教学和科研的重要保障[1-3]。在实验室建设过程中,仪器设备在种类和数量均得到大幅度增加,地方高校只有合理地管理仪器设备,才能够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价值[4-7]。实验室管理落后,仪器设备利用率低,在建设管理中存在不少问题,如实验技术人员的管理水平及实验室安全技术等均待提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以平顶山学院电气与机械工程学院高压工程中心的高压仪器设备的概况、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进行研究,对地方高校仪器设备的管理提供理论参考。
一 高压工程中心基本情况
电气与机械工程学院现代高压工程中心成立于2012年,由学院与平高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建立,到目前为止,学院为加大高压工程中心的使用,还与中石油陕西长庆油田、美国伊顿电气、皖电东送等国内外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高压工程中心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现已有专兼职技术人员25人,总面积约1000m2,高压仪器设备总价值高达800万元。中心已具备面向于高压智能电气的分析、测试、设计、计算和仿真工作。同时与6家校外企业合作,为学生进行校外实习创造了条件,形成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现代化教学模式。校外实习不仅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还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 高压仪器设备管理出现的问题
随着高压工程中心的发展,针对高压电气设备的管理,学院投入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也获得了显著的成绩,但在实验教学重视程度、设备的共享、实验项目、实验技术人员队伍、管理机制及仪器设备二次开发等方面依然存在问题。
(一)实验教学重视程度不高:教学模式仍然是以理论教学为主实验教学为辅,学生养成重视理论课的学习,轻视实验课的学习,学生对实验课处于应付的态度,以致其动手实践的能力欠缺。
(二)实验设备不共享,利用率较低:目前学院没有建立实验设备共享平台,仅有实验技术人员使用和操作设备,其他岗位教师不熟悉实验设备,进而限制了实验设备的利用。部分实验设备专用型较强,仅在部分实验项目中使用,长期处于半闲置状态,未能充分发挥共享,导致资源浪费。
(三)实验项目陈旧:目前学院高压工程中心仅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实际的动手实践较少,另外,一些高压实验项目比较传统,很难吸引学生的兴趣,实验积极性不高,进而阻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
(四)实验技术人员不足:在实验室建设过程中,实验室的合理利用程度的高低不仅体现在仪器设备资源上,还体现在能否拥有一支组织结构合理、职业素养高、技术水平高的实验技术人员。实验技术人员大都是实验岗,长期依附于教学岗,且学院重视程度不高,实验技术人员相对薄弱,对设备的维护及保养的能力欠缺,尤其是对大型高压设备的操作上,若发生意外事故,将会产生重大的安全事故,并产生大额度的维修资金,在一定的程度上阻碍了实验技术人员的操作积极性。因此,需要进一步的加强实验技术人员队伍建设,为实验设备维护及保养提供技术支撑。
(五)管理机制不健全:随着实验室建设的发展,仪器管理模式满足不了现代实验室发展的趋势,大都是因为绩效考核标准、实验室管理机制、维护与保养机制、二次开发奖励机制等不健全。
(六)仪器设备二次开发欠缺:学院部分高压仪器设备具有重量重、体格大、操作困难等特点,大都是基础应用,以致设备的使用率低,另外,实验技术人员的水平及资金的投入阻碍了仪器设备的二次开发。
三 高压仪器设备管理办法
针对上述高压仪器设备管理出现的问题,下面从实验教学重视程度、实验仪器设备共享、实验项目开发、实验技术人员建设、管理机制及实验仪器设备的二次开发六个方面进行研究和探索,具体如下所示。
(一)加强实验教学重视程度:改变以理论教学为主实验教学为辅的教学模式,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并在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养成不仅重视理论课,还重视实验课,进而提高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二)完善实验设备共享机制:为提升实验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建立完善的网络共享平台,实现校内资源共享,有助于其他教师对实验仪器设备的使用。建立与其他高校及企业之间的共享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减少高校实验设备的重复投入,减少资金投入,并提高实验仪器设备的利用率。
(三)加强实验项目开发:结合实验仪器设备的特点及现状,开发一些新颖实用的实验项目,吸引学生的实验积极性。学院应大力提倡和鼓励开发高水平的实验项目,在具体实验教学上增加实验类型的开发。以综合性、开放性实验为重点,进而促进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四)加强实验技术人员建设:随着现代技术的飞速发展,实验仪器设备更新换代非常迅速,这对实验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及管理技术要求更高,建设一支组织结构合理、职业素养高、技术水平高的实验技术人员,成为当前实验室管理必备条件。为此加强对实验技术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实验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采取一些激励措施,提高实验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同时鼓励高水平教师加入实验技术人员行列。
(五)健全管理机制:健全的管理机制是实验仪器设备合理利用的保障。结合高压工程中心的高压仪器设备的性能特征及现状,建立合理的使用费用制度、实验技术人员考核制度、实验室管理制度、维护与保养制度、二次开发奖励制度,同时完善实验仪器设备的成本核算制度,成本预算制度,进而建立合理完善的实验仪器管理制度。
(六)加强仪器设备的二次开发研究:实验仪器设备的应用不仅仅是基础实验方面的应用,大部分实验仪器设备能进行二次开发。在健全管理机制的基础上,加大资金投入,鼓励实验技术人员及其他教师加入实验仪器设备的二次开发研究,进而提高实验仪器设备的充分利用。
四 结论
地方高校实验仪器设备管理模式,决定了高校仪器设备的配置、共享及二次开发,但是在实际实验设备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仅从实验教学重视程度、实验仪器设备共享、实验项目开发、实验技术人员建设、管理机制及实验仪器设备的二次开发进行了研究。如何使实验仪器设备使用效率最大化,并在实验教学、科研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仍然是地方高校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杨金枝,许映杰.地方高校创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8,37(10):176-178.
[2]范公广,刘永萍,谢军.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验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1):134-136.
[3]郭渝新,刘延新.新时期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改革初探[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2,10(3):69-171.
[4]张兵,崔希民,李伟才.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背景下高校实验室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6(6):237-240.
[5]陈国松.我国重点大学本科工程教育实践教学改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
[6]陈建松.提高高等学校实验室仪器设备使用效率的思考[J].大理学院学报,2008,7(9):90-92.
[7]覃丽清,刘贤贤,张业,等.实验中心仪器设备信息化管理模式实践探究[J].教育现代化,2018,5(26):90-9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76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