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吸引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的法宝论文

发布时间:2020-11-04 13:31:4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结构、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中学物理学科是许多学生的弱项,一直困扰着老师和学生。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物理学习效率?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切要从吸引学生物理学习兴趣入手。

关键词:物理课堂;思维导图;实验;崇尚真理

本文引用格式:陈京辉.吸引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的法宝[J].教育现代化,2019,6(64):168-169.

物理课是很多学生过不去的坎。听不懂→学不会→更听不懂→更学不会。这样循环下去,学生的物理成绩每况愈下,甚至一上物理课就犯困,一看物理书就睡着,最后终于在各种考试成绩单上成了那个最刺眼的存在。那么,如何解决这个老大难?我想还是应该从吸引学生兴趣入手。心在哪里,人的精力就在哪里。对于中学阶段的学生而言,抓住他们的好奇心,才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当学生主观上想要了解并探究时,接下来的所有问题都将不是问题。因此,如何吸引学生的兴趣,吊起他们的好奇心,进而激起他们的求知欲,是我们在教学活动中的第一要务。笔者在十多年的物理一线教学中总结了以下法宝:

一 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是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它结合了全脑的概念,包括左脑的逻辑、顺序、条例、数字,以及右脑的图像、想象、颜色、空间、整体等。通过思维导图,我们不但可以增强思维能力,提升注意力与记忆,更重要的能启发联想。这种方式我一般用来进行复习或各章节知识点的串联。在学习完一个章节或结束了一个阶段的学习后,将相关知识点前后串联,形成一条知识线、由线成网,巩固记忆,夯实基础。在引导学生设计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往往会让学生发现一些以往未曾注意过的角度。比如,学生在复习力和运动时发现,将运动学第一公式s=vt,结合运动学第一“名将”力(F),得出:

Fs=W(功)Fv=p(功率)Ft=I(冲量)

学生致力于找到功和冲量之间的联系,研究了一个晚上,虽然尚无所获,但是这一晚的钻研一定让他们对这几个公式和物理量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所谓探究,过程和方式远比结果更重要。

好的思维导图应该做到条理清晰、颜色分明,能够让人短时间内引发联想,达到让记忆事半功倍的效果[1]。比如下面思维导图,主题分类清楚,逻辑层次明显,能够帮助学生在复习时理顺各知识点间的相互关系,明确含义。



\

 

二 物理实验

如果说物理有三分趣味的话,那么实验无疑占据了其中的二分。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除了书本上的必修实验之外,教师还应当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发挥瓶瓶罐罐当仪器,拼拼凑凑做实验的精神,以保持物理课应有的浓厚趣味[2]。

我在讲解密度这一节时,做了两个趣味小实验。课前实验是“水中悬蛋”,将鸡蛋放入水中,然后慢慢加入食盐,缓缓搅拌,随着食盐越加越多,鸡蛋就慢慢上浮起来。用一颗蛋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以后开始讲解密度相关知识,在讲授完理论后,又做了一个课后实验“水煮金鱼”:烧瓶装水,放入一条小金鱼,然后加热烧瓶口,眼看着水越来越热,学生们紧张极了,一直到水沸腾了小金鱼依然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学生们又开始疑惑:是小金鱼真的很耐热到可以在开水中存活么?显然不是!于是孩子们开始陷入思考,行动派已经过来伸手触摸瓶底了,并不烫,原来是管口处的水被加热后密度变小,而瓶底的冷水密度不变,所以热水只会带着热量向上而不会下到瓶底来。

压强这一课也有很多有趣的小实验,既可以生动直观地展示压强,又可以成功吸引学生的兴趣。比如,取一只大试管装满水,再取一只稍小的试管口向上装填入大试管中,将两个试管倒过来口朝下,此时大试管中的水不断流出,而小试管不落反升,看起来就像是小试管在努力向上爬一样(验证大气压强);将一个漏斗倒过来,拿一个乒乓球放在漏斗里,对着漏斗小口处用力向下吹气,松开手,乒乓球却并不会掉落(流速快压强小)。

诸如此类简单易做的小实验还有很多,比如“水流星”“硬币浮于水面”等,生动形象,易操作、易观察,现象明显、原理清楚,学生们在充分动手和动脑的同时又能够获得巨大的成就感,也能充分调动学生在上物理课的积极性。只要老师认真备课、用心准备,结合生活实际和生产实践,吸引学生“知其然”,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变被动为主动,探究学习“知其所以然”,物理课堂生动活泼,教学效果自然事半功倍[3]。

三 物理学史

偶像的力量从来不可小觑。与其让青少年们追崇那些电视和网络里面的影视剧明星、歌星,倒不如让他们认识→了解→熟悉→崇拜那些真正的科学巨匠们。笔者以为,并不是这个时代的年轻人不崇拜知识,不崇拜工匠,不崇拜科学,而是我们舆论宣传的太少。孩子们每天看到的都是流量明星、足球篮球明星、各种网红,当然只觉得他们很美很帅,只能崇拜他们。打开回忆,谁的小时候没写过那篇作文——我的梦想?孩子们当时的梦想都是科学家、宇航员、老师,为什么长大后却变了呢?如果我们能够进行正向的、积极地引导,唤醒他们心底最初的那种崇拜,可能一切都不一样了。所以在物理课堂上,我总是喜欢给他们讲一些物理学家的事,有些很牛,有些很糗,我想大可不必让这些物理大神们住在神坛上蒙尘,让学生了解真实的他们、可爱的他们,才更能够心生崇拜[4]。比如给他们讲讲同样是年轻人的亚当斯和勒维耶的“笔尖下的行星”;在学习牛顿定律的时候给他们说说“天不生牛顿,万古如长夜”,聊聊牛爵爷的天纵奇才,顺便提一提牛爵爷特殊的小癖好——到处怼人;当讲到扭秤实验的时候也说说卡文迪许到底有多牛,只是因为他自己窝着藏着不肯把发现成果发表出来,才导致许多原本是他发现的定理、定律被后来人发表、命名;当学到E=mc2时,来聊聊年轻时的爱因斯坦到底有多帅,除了相对论,爱因斯坦还涉足了光电、固体力学、热力学统计、天体物理、宇宙学、量子力学……给学生播放诺兰的电影《星际穿越》,让学生们充分认识了解爱神。长此以往,学生们对科学巨匠们的生平过往、传奇事迹了解了,自然就觉得是他们撑起了这个可爱的世界,眼界、格局提升了,偶像崇拜的标准自然也跟着提高,有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崇尚真理,逐步成长为世界公民[5]。

四 结语

学习的意义,并不只在于成绩。用科学武装头脑,用文化浸润心灵。青少年时期的孩子们需要有这样一些“引路人”,他们用心良苦,带领孩子们在知识的海洋里充分领略、遨游。学习的过程无疑是辛苦的,在要求孩子们以勤为径,以苦作舟时,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也有责任,有义务把科学以更加趣味的方式呈现,把知识以更加生动的形式传授,吸引学生,让他们着迷,对学习中的苦和累甘之如饴。这才能真正达到“可持续”认真的理想效果。我想,吸引学生学习兴趣这个课题,值得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用心钻研、终身不懈。

\

 
参考文献

[1]刘秋莲.浅谈职高物理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J].求知导刊,2018(29):134-134.
[2] 焦瑞.激发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的策略[J].甘肃教育,2018(15):66-68.
[3]范雯琦,费金有.提升物理学习兴趣的实践探索[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7(17):64-65.
[4]刘丽敏.提高职业中专物理教学质量的对策研究[J].才智,2015,10(13):91-93.
[5]孙伟.中职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5(18):205-20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7465.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