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浅谈职业素养培养在高职生专业课程中的渗透论文

发布时间:2020-11-03 10:33:57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职业素养是一个职业所需具备的基本素质能力。随着市场人才需求方向和高职院校教育发展的调整,高职生职业素养培养得到了更为密切的关注。鉴于此,试图从高职生专业课程中渗透职业素养可行性论起,就职业素养培养在高职生专业课程中渗透所存在的突出问题与解决对策展开论述。相关成果对指导高职生职业素养培养具有些许理论指导性作用。

关键词:职业素养;高职生;培养

本文引用格式:于吉伟,席振鹏.浅谈职业素养培养在高职生专业课程中的渗透[J].教育现代化,2019,6(64):246-247.

论及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很多人会都认同“培养出既具有较强专业能力,又具有崇高职业素养的技术型人才”这类观点。从相关论点中不难发现,职业素养培养是高职院校重要教育教学内容之一[1]。目前,几乎所有高职院校都会对在校生进行职业素养培养工作,但是效果却非常之不想。究其原因,与培养内容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有着非常之密切的联系。具体表现为:有的高职院校只是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三令五申”地提出口号,而并无实质性的教育行为;有的将职业素养培养只列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单元;有的高职院校在学生走入工作岗位(含实习)进行短期培训等。个体良好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化坚持的结果,因此,研究认为:职业素养培养应当是长期且系统的教育活动,需要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慢慢渗透。在此,将以科学理论为指导,结合笔者教学实践,就如何在高职生专业课程中渗透职业素养培养问题展开探讨。

一 高职生专业课程中渗透职业素养可行性分析

(一)职业素养内涵与重要性


职业素养指的是个体从业过程中所展现出来态度、行为与能力,主要包括职业信念、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行为规范等内容。其与个体发展息息相关,是人类社会活动所需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之一。

之所以强调高职生养成良好职业素养,主要原因有点:第一,良好职业素养是一个人职业人所需履行的社会责任,每一个人都不可脱离他人和大环境而发展,所以,我们要对他人、对社会负责。对应到职场中,每一个职业人都需要保持崇高的职业操守,对社会、对同仁、对顾客、对百姓等相关利益者负责。

第二,职业素养是企业对优秀人才的基本要求之一。很多企业经营者和管理者都赞同一个人的专业水平是可以塑造,可以提高的,但前提在于拥有良好的职业操守,因此,职业素养成为了现代企业甄选人才的重要衡量指标之一。

\

 
(二)职业素养培养须渗透到高职生专业课堂中

目前,一些高职院校主要采用思想政治教育、专题讲座和主题班会等形式实施职业素养培训工作,相关活动时间有限,加之没有紧密地与学生的专业课程练习起来,从而导致学生难以学以致用[2]。高职生职业素养培养很难在短期内便获得理想效果,需要在整个学习生涯中慢慢渗透。专业课程是高职生最常接触的课程,在相关课程中渗透职业素养,不仅有助于有效解决培训缺乏系统化和连续性等问题,而且还有助于学生切实理解提升职业素养的重要性,如何成为一名有崇高职业素养的技术型人才,因此认为专业课堂是培养高职生职业素养的重要场域之一。

二 职业素养培养在高职生专业课渗透常见问题

为了切实了解职业素养培养在高职生专业课渗透中所存在的问题,以无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南洋职技学院)为调查对象,通过与部分教师和学生的沟通与交流,主要发现了如下几点常见问题:

(一)教育者缺乏准确地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是教育者对教育教学活动所持的观念,它是教师通过教学实践与教育思维活动互相作用,是对“教育应然”的理性认识与主观要求,对教育实践具有指导与支配作用。通过与南洋职技学院部分教师交流发现,大部分教师认为职业素养培训是专业课所应学习的内容之一,然而也有各别老师认为这应当是思想政治教师和班主任的工作,认为专业课教师还是应当将精力放在专业技能教学方面。庄子有云:“技进乎道”。在庄子看来,人应当熟练掌握技术,但更重要的是从技术的层面上升到哲学层面。由此可以领悟到,优秀的技术型人才,其首先是一个拥有正确职业操守的人[3]。从实践角度来看,许多高职生都是因为缺乏良好的职业素养在实习或是刚刚入职后被辞退,这其中不乏一些专业能力不错但职业素养不达标的学生。因此,高职院校教师有必要重新审视职业素养培养的重要意义,树立起正确的职业素养培养教育观。

(二)教育教学内容不够系统

教育教学内容是教与学彼此作用过程中所传递的主要信息,是实现教育教学目的过程中所生成的素材与信息。此处提到的教育教学内容不够系统是指教师所传授的教育素养内容不够完善。调查发现,有的老师认为职业素养就是做一个严于利己的人,因此,单纯强调守时、爱岗敬业、质量等基础性内容;有的老师所传授的内容过于抽象,如:有的老师将工匠精神片面地理解为“大国精神”、“科技创新”等,教学过程中不注重联系实际。

(三)教学实施缺乏生动性与感染力

教学实施指的是课程安排和教学方式的综合,其对教学成果产生直接影响。结合调查结果发现,主要发现如下问题:第一,一些老师不注重与专业课程的联系,挤出少部分讲解职业素养相关内容;第二,一些教师虽然会将相关内容与专业课程联系于一体,但是多采用教授式教学方式,与学生的互动性不强,从而导致学生并不能从根本上意识到提升职业素养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意义。

三 职业素养在高职生专业课渗透对策

(一)教师树立正确教育理念


高职院校专业教师是专业课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与引导者,他(她)持何种教育理念,不但会直接个人的教育小学行为,而且还会影响到教育教学活动的性质与状态。较强的职业素养既是一个职业人所需履行的社会责任之一,也是现代企业甄选员工的重要标准,因此,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务必要清醒地意识到职业素养培养不单独是思想政治老师或是班主任的责任,而是所有高职院校教育者的共同职责。优秀的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务必要遵循学生全面发展、教育对象生命观等科学教育思想,树立起正确的职业教育观,将职业素养培养作为自己的一项职责[4]。

另外,教师切不可持“轻职业素养,重专业技术”的教学思想,而是应当将二者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因为,“人的行为动机是由心理决定”,高职生只有形成正确职业观,才会认真学习专业技能。

(二)建构系统化的教学内容

结合市场对人才职业素养要求和工匠精神相关内容,可以将高职生职业素养培养教学内容划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职业素养基本因素培养,包括爱岗敬业、恪守职责、忠诚、诚信、执行、协作、感恩等;第二部分为工匠精神培养,主要包含精益、专著和创新等(敬业被划分到基础知识部分)。实际教学过程中,在第一年的专业课学习上渗透基本职业素养培训内容;在第2~3年渗透精益、专注和创新等内容。

为了加深学生印象,教师还需带动学生温习学习内容。例如:在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时候,向他们传导职责、执行、写作等内容,力争让职业素养根植于每一个学生心中,成为他们的一种习惯。例如:在带我校17级汽修班学生时,无论是初期的机械制图课程,中期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课程,还是后期的汽车检测、故障诊断与维修学习,始终坚持向学生渗透精益求进等职业素养,以至于这批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后都非常认真负责,颇受用人单位好评。

(三)生动趣味化的教学实施

首先,教师应当将职业素养和专业技术学习巧妙地融为一体,让二者达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境界。其次,教师应当善于应用灵活生动的教学方法。例如:在课堂中穿插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体会真谛。例如:一些汽修实践操作需要2个以上学生的合作,为了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笔者在课堂中引入游戏。邀请一名同学站在桌子之上,7~8名在讲台下。当教师医生零下,站在讲台的同学往后倒,而讲台下的学生负责接住该学生。然后,抛出“信任”、“合作”、“协调”等关键词,让学生讨论,讨论完毕再展开实践活动。通过相关教学活动发现,游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同时,由于学生还通过结合自己的切身参与体会游戏中所蕴藏的道理[5]。

\

 
四 结语

高等职业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中非常之重要的一部分,其关乎中国人力资源结构调整升级,关乎中国经济与社会结构转型。合格的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培养既有较强技术能力,又有崇高职业操守为目标,因此,高职院校要密切关注职业素养培训等教育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孔荣华.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必要性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9(14):91-92.
[2]杨利静.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途径刍议[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08):79-81.
[3]杜学文,齐常辉.制造高端化趋势下高职人才培养变革路径[J].现代教育论丛,2019(02):38-44.
[4]李正大.关于如何提升高职学生信息素养能力的思考[J].教育现代化,2017(01):215-216.
[5]张定俊.高职信息技术类专业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J].职业教育研究,2009(8):25-2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7425.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