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教育品质,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具有多样性,基础性,以及阶段性等特征。基于此,本文以西藏大学为例,着重探究大学本科教育质量的提升路径与策略,以达到把握高等人才培养思路,保障人才培养品质的目的。
关键词:大学本科;教育质量;提升策略
本文引用格式:卓拉.大学本科教育质量的提升路径与策略探析[J].教育现代化,2019,6(64):131-132.
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社会进步的主要动力来源,它与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发展,均有不可分割的关系。研究表明,不断进行教育实践策略与方法的优化,在提升人才品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关于大学本科教育质量的提升路径与策略的分析,也是国内教育体系不断完善的参考理论。
一 大学本科教育质量的提升路径研究价值
教育质量提升,是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主要目标之一,它包括教育方法,教育目的,以及教育形式等方面。随着我国教育改革工作的不断推进,大众对教育的认识程度逐步提升,原有的应试教育人才培养评价方式,尤其是高等人才培养阶段,逐步暴露出人员能力匮乏、教育目标失衡等问题。由此,新时期关于大学本科教育质量的提升途径与策略分析,自然也是从理论认知高度和实践落实的角度,寻求更有效、更具创造价值的方法[1]。同时,新时期人才需求形态也逐步向着多样化的趋向转变。当代大学生需要以更广阔的思维去思考未来的人生规划,而高品质的学校教育,也是学生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条件和根本保证。如,专业理论可以为学生提供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而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又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动手实践能力。即,高品质的学校教育、教学安排,将成为大学生发展的动力,这是从学生个体的角度上,对国内本科教育质量提升途径的探索价值进行解析。
以上两个方面,就是关于大学本科教育质量的提升路径与策略研究的定位。
二 大学本科教育质量的提升路径与策略
大学本科教育质量提升路径与策略要点可归纳如下:
(一)更新的教育质量提升思路
国内大学本科教育品质的提升,应从教育理念的革新开始。这是由于理念是实践的引导,它可以为实践者提供更明确的趋向。简单来说,大学本科教育实践理念更新,应坚持发展的观点看待教育问题,即,无论是学生还是授课内容。均处于不断的发展中,学校的教学课程应随时保持更新;同时,大学本科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由此,教师应树立良好创新、探究的教育实践理念[2]。举例来说,西藏大学课堂授课期间,为了提升教育教学品质,就首先从教育思路视角上进行问题分析。本次实践要点可归纳为:①高校结合时代发展需求,合理安排和整合新阶段课程教学目标,将人才培养与时代发展结合起来;②确立层层递进的人才培养思路,本院工作主要分为1-3级。1级为基础学业知识授课,2级为学生动手能力培养,3级为创新能力开发。学校教育工作按部就班的实行,并适当进行工作目标的调整与解读;③构建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相互承接信息体系,随时从高校教育具体实践工作、学生发展需求两个层面,进行教育品质提升思路的深入性探索。
本小节中所描述的案例内容,主要是从国内高校教育品质分析思路的层面进行问题探究,其分析要点中包含了教学提升目标,又包含了学生发展的趋向探索,由此,该种理念思路的引导,可起到较好的指导性作用。
(二)更广的教育质量提升渠道
大学本身教育质量的提升方法探究,也可以从广阔的实践渠道层面给予分析。即,学校教育实践期间,可通过多重方式,将大学教育的质量提高到与学生需求相互吻合的高度上,这也是新时期国内人才培养方式多元化探索的体现。举例来说,西藏大学进行教育品质提升战略分析期间,高校管理者就从教育实践路径层面进行了探索。本次探索的内容可归纳为:
①高校全面实行校园教育规划性战略。该战略中既包含了基础教学部分,还融合了思政教育、文化引导、社会实践、自主开发、专业技能培训等方面;②开展校企合作办学方式,结合校园教学课程具体情况,进行了金融、商业、营销、电子产业、以及文化交流、人资管理等多个方面的社会实践窗口建设;③开展多样性教育辅助开发新体系,善于借助电子平台、智能化网络等窗口,实行更加灵活多样的校园教育质量提升互动;④学校管理层还与一线教师、学生、学生家长及时进行沟通,及时对教学实践效果给予反馈。
本部分所叙述的,高校教育质量提升渠道的探究,一方面是从教育者的视角上进行品质提升途径的分析,一方面是从学生需求、社会需求的视角上,寻求教育质量提升的路径,两者相互承接,各个部分之间存在着些许差异,由此,新的大学本科授课能力要点的探索,也可以作为其探究的要点之一。
(三)更人性化的教育管理体制
人性化教育管理体制,也是当代大学本科教育品质提升的主要渠道。传统的高校教育管理模式,虽然管理效果较好,但总体而言却缺乏足够的“生气”,要想将高校的教学品质提升上来,就要将教育管理制度向着人性化趋向转变[3]。举例来说,西藏大学进行教育品质提升方式探究期间,管理人员就着重从教育管理制度层面进行了变更要点的把握。其一,高校所有教育管理体制的实践工作,均坚持学生全员参与的管理制度民主化讨论。同时,高校也积极听取学生的意见,对校园教学工作实践中的问题进行完善和调节;其二,管理制度中不仅包含了学生学习水平考核标准,还从学生内务、思政教育等视角进行管理与引导,借助规范性管理体制,为学生的全部发展提供约束管理框架;其三,尊重学生的个人意愿,在校园中打造校园制度与学生自我约束相互承接的管理体制。
本部分所叙述的,关于国内本科大学生教育质量提升的方法分析,一方面体现了制度管理的规范性特征,另一方面也从学生需求层面进行了策略要点的把握,由此,更人性化的教育管理体制,也是本科大学生品质提升的重要渠道。
(四)更多维化的人才评价方式
我国教育体制变革的最大特征,是该阶段人才培养更注重多元化的趋向分析,而不再是单纯的依靠某一特定标准进行人才选拔,由此,高等学府中教育品质的提升,也应形成更加多维化的人员评价方式。举例来说,国内某高校进行社会人才培养探索期间,为了提升学科教学实践的品质,就在教育综合分析的过程中,着重从人才评价体系的视角进行方法探究。本次分析的要点可归纳为:①建立学科知识评价为基础的,创新能力、思政认知高度、合作能力、自主研究能力等方面,相互结合的新时期人才评价体系;②实行他评(教师评价、同学互评)与自评(学生自我评价)相互结合的人才分析方式;③创建电子化人员评价信息管理档案,增加高校学生评价体系服务的便捷性。本小节中关于大学本科辅助评价结构的实践探索过程,很好的继承了原有人才评价中学科评价体系的实践价值,同时也利用电子平台、网络沟通渠道等,对新时期学生的需求进行了满足和引导。该种综合性人才培养方式,可及时发现实践教学中的问题,促进教学品质提升[4]。
(五)更高水平的教学实践队伍
提高本科大学师资教学队伍,也是学校教育品质提高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即,只有高校一线工作者的实践能力、思想认知高度上都有所较高水平的保障,未来的学生培养品质才能够得到保障。举例来说,西藏大学进行教育质量提升期间,就通过师资力量的提升寻求途径。其一,该高校经常安排教师利用日常时间进行学习,并每周定期进行个人教育实践情况的总结与反思,合理实行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的逐步提升;其二,大学本科授课教师,还要不断接受思政引导、个人工作素质的引导。如,教师到红色革命基地进行教学实践学习、组织开展红色文化传承活动等,这些均是大学本科师资队伍能力提升的方式。本小节中所叙述的,关于大学本科教育质量的提升路径与策略的方式分析,也是较好的社会实践思路,它为高校教学工作的深入性开展提供了人员保障[5]。
三 结语
综上所述,大学本科教育质量的提升路径与策略分析,是教育体系完善与整合的理论要点归纳,它为我国本科教育实践提供了方向。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更新的教育质量提升思路、更广的教育质量提升渠道、更人性化的教育管理体制、更多维化的人才评价方式、以及更高水平的教学实践队伍五方面,明晰国内高等教育实践推进新战略。因此,文章研究结果,将为我国教育体制优化提供新趋向。
参考文献
[1]张雪蓉.一流大学本科教育的目标设定与实践路径探析——国立东南大学的个案[J].中国大学教学,2019(02):68-73.
[2]坚守本科教育质量标准,扎实推动OBE进课堂——五邑大学“专业质量提升工程”项目侧记之五[J].大学(研究版),2018(12):97.
[3]牛楠.大学教育目标定位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出发点[J].科教导刊(下旬),2018(10):4-5.
[4]王威峰.应用型本科院校财政学教学改革初探[J].教育现代化,2018,5(01):78-79.
[5]彭鹏.高职院校教研工作质量提升路径探究[J].教育现代化,2018,5(29):81-8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72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