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课的最初阶段,学生的注意力比较集中。 利用这段时间教师发挥主要的主体作用,把重点内容导入课堂,通过传统的教授方式,借助思维可视化工具制作的教学资源,快速、系统、有效地传递知识点。 另外,引导学生发挥学习主体作用, 在掌握知识点内涵的基础上,激励学生思考学习的方法,培养学习能力。
针对课程简单浅显的内容进行双主体互动。 教师提出 1-2 个问题,如“某呼吸道感染患者经鉴定其病原菌为铜绿假单胞菌,请问可使用哪些抗菌药物治疗? ”或播放细菌耐药性检测手工操作的视频,请学生纠错。 学生带着问题对相关内容进行自主学习,并分成小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开展讨论。 讨论过程中,教师对各组进行指导,引导小组中不发言的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以抽签等小游戏的方式选择小组成员进行成果汇报,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③以教师为主导的双主体互动阶段
当一堂课接近尾声时,学生的注意力进入一个高峰期。 教师趁热打铁,指导学生对本堂课所学的重要知识点进行整理,如以顺口溜的方式串联记忆某一类抗菌药物的名称,或引导学生以表格的形式回顾课堂所学的某类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 常见药物名称以及抗菌谱等, 使学生学会利用有效且丰富的方法完成知识的系统化。
(3)课后双主体互动
通过 QQ 平台,教师发布作业,学生完成和提交作业,教师对学生进行个体化指导。 学生提出问题,教师答疑。 另外,教师通过 QQ 平台带领学生进行每日题目接龙的游戏,由教师率先出题,指定一组成员作答,如回答正确,由该组成员再出题目,指定其余一组学生作答,以此类推。 通过游戏帮助学生保持学习状态,对所学内容进行回顾。
3.双主体互动教学的评价
双主体互动模式涉及了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因此包括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以及学生对教师的评价。
(1)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主要针对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态度等方面进行评估,评估指标主要包括学生的考勤、作业完成情况、自主学习情况、课堂活动的参与情况、期末考查以及总评等。
(2)学生自评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主回顾和整理课程内容,总结自己掌握到了哪些知识,还存在哪些疑问。 学生通过自评报告的撰写,了解自己的学习成效,发现自己学习过程中的问题。
(3)学生互评
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选出互评代表,组成评议团,对各小组在课堂互动中的参与度、成果报告进行评议。 这种学生互评的方式更容易获得学生的心理认同, 增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4)学生对教师的评价
教师制作调查问卷, 请学生针对教学内容设置、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内容对教师进行评价并提出意见。
四、双主体互动教学的效果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到,最初仅 30%的学生认同这种双主体互动教学模式。 其原因经分析主要为:这种方式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并且在课外花费的时间较多,学习压力较大。 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后,60%的学生喜欢上这种教学模式, 认为课堂气氛活跃,学习兴趣更强。 期末时,95%的学生认可了这种教学模式。 学生认为这种方式有利于学习方法的掌握和学习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同学间的关系融洽和师生间的彼此信任。
五、总结
通过双主体互动模式在《抗菌药物及细菌耐药性检测》课程中的应用实践,发现双主体互动模式在高职医学检验课程中有较好的适用性,双主体互动教学模式使教师与学生两个主体有机结合,强调了两者在教学中的作用:发挥了教师的主体作用,使重要的知识内容以及学习方法通过各种教学活动得到快速有效的传递;在教师的引导下, 学生充分感受并发挥了学习主体作用,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培养了学习的能力。
在新的多媒体技术的支持下,双主体互动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课件展示的局限,在吸引学生注意、提升学生思维能力方面给予了极大的助力。 在网络互动平台技术的支持下,双主体互动教学模式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使师生的互动可以随时进行。 学生能及时获得教师的反馈与激励,及时调整学生状态,培养开放性思维。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少数学生基础较差,无法承担团队任务;有些学生自信心不足、性格内向,即使在教师的引导和鼓励下也不愿参与团队活动,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因此,我们在推动双主体互动模式等教学改革措施的同时,应该加强学生基础知识及学习能力的培养,同时注重学生心理健康及自信心的培养,通过多种手段、多种方式提升学生能力,达到教学目的,培养出合格的医学检验人才。
参考文献:
[1]牛汉钟.关于“双主体、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探讨
[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4,30(2):38-39.
[2]魏冬捷,周亚东.双主体互动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的应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116-117+120.
[3]朱姬莹,杨天化,徐秀芳等.信息技术支持下影像诊断学“交互式学习”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浙江医学教育,2016,15(3):10-13.
[4]杨建.Focusky 在可视化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教育,2016(6):33-34.
[5]张玲莉,陈菁,费红军等.浅谈Focusky 演示软件在医学检验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7(2): 9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