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通过创业带动就业是当前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要目标,同时也是双创时代背景的要求。高校青年大学生创业不仅是响应国家人才战略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建设创新型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高校共青团是大学生的群众组织,对青年学生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本文将从共青团推进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意义出发,对当前高校共青团促进学生创业的具体活动进行论述,从而论证高校共青团在青年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共青团;高等院校;青年学生;创业教育
本文引用格式:谭杰,等.高校共青团在青年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作用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60):17-18.
受到经济形势和国内产业结构调整,高校毕业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压力。如何提高青年学生的创业就业能力,激发青年学生的创业创新意识,丰富高校学生的创业实践活动,从而全面提升大学生的创业就业技能。党的十八大报告都对此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共青团作为高校青年学生的组织,要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充分发挥共青团的引导作用,帮助青年学生提升创业综合素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的文件精神。
一 共青团推进高校青年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意义
(一)“双创”时代要求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当前我国根据国际经济形势和国内市场发展的现实情况提出的一项战略计划,鼓励全民通过创新创业活跃经济,促进国民经济调整和行业升级,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快速增长。高校青年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人才力量,培养高校青年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有助于青年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正确就业观念,同时高等院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有助于创新型社会的建设,因此加强对高校青年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是落实国家“双创”政策的具体途径。同时也是缓和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的重要途径。
(二) 缓解当前的就业压力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院校不断扩大发展,高等院校建设势不可挡,如雨后春笋般增加,在办学模式和招生人数上都在不断扩大,造成了当前高校大学生毕业人数过剩。随着经济危机解除,我国经济逐渐恢复常态,但社会企业的人才需求对高校青年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高校青年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通常会对自己工作不满意,想要寻求更好的岗位,但是社会所提供岗位已不能满足广大毕业生的需求。高等院校要把握好青年大学生的职业需要和社会岗位之间的选择问题,按照青年大学生实际需求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帮助高校青年学生正确认识创新创业活动。鼓励青年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提升个人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和技能,培养高校青年学生正确的择业观和创业观,引导青年大学生以积极向上的心态投入到社会创业实践浪潮中,通过引导高校青年学生创新创业带动就业,从而有效缓解高校青年大学生的毕业就业压力,缓和社会工作矛盾,同时发挥高校青年学生的人才资源优势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二 高校共青团开展创业教育的现状
高校创业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培养学生创新潜能,就业形式严峻的今天,高校大学生已不满足于简单的求职就业,更多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在此背景下高校共青团对青年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帮助青年学生学习现代化管理方式,推进社会生产力稳步发展,增强综合国力显得极其重要。(一)校园文化活动校园文化对青年学生的思维和意识具有强大的影响力,校园文化是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重要载体,也是当今大学生最乐于接受的教育方式,高校共青团将创业教育内容融入校园文化活动能有效提升青年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通过校园历史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不同的方式进行展现,充分利用校园文化的熏陶引领作用。合理运用校园文艺演出、演讲、辩论赛等方式,宣传创业模范、激励创新创业,能让学生认识到自身在创业方面的不足,同时加强了创业知识同时又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
(二) 创业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是高校青年学生创业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高校青年学生创业能力的重要手段。高校共青团要合理利用现有资源,将社会实践的形式和内容进行创新,通过开展大学生创业实践项目、组织学生进行创业实践、创建校外大学生实践基地等方式让高校青年学生在实践中亲身体验创业,引导大学生的创业思维、提升创业素质、完善创业技能,重点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从社会实践中强化高校青年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三 高校共青团在青年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作用
共青团作为学生群众组织,和高校青年学生之间存在天然的密切关系,对青年学生具有很强的号召力和感染力,因此高校共青团要充分发挥组织优势,要在高校青年学生创业教育中起到引导作用,促进学生创业知识学习,提升创业技能素质。
(一) 高校青年大学生创业的引领作用
良好的思想品德是高校大学生创业成功的基本保障,对高校学生创业教育的培养需要高校各级共青团组织协调配合,加强对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共青团要创造便利的条件,加强青年学生创业理论知识的教育,培养青年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创业技能,引导青年学生掌握国家相关的创业创新政策法规,为青年学生创新创业打下坚实的理论知识,高校共青团要立足学校区域经济的实际发展情况,积极开展学生的创新创业训练,在具体的创业实践中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在青年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共青团要开展丰富的校园活动调动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兴趣,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了解创新创业的前沿动态,参加各级创业比赛项目,通过创新创业体验活动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夯实学生的创新创业信心,促使青年学生毕业进行创新创业活动。(二) 高校青年大学生创业的领导作用高校青年大学生创新创业是一项繁琐的工程项目,需要高校和社会各个部门的相互配合,才能有效做好青年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高校共青团组织要熟悉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梳理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对青年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宣传工作,确保青年学生对创新创业的基本内涵和意义有明确的认识,调动学生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号召青年学生参与到共青团创业活动中,从而做好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的每个细节工作。共青团作为高校青年学生和社会联系密切的组织团体,有着良好的群众优势和社会优势,要充分分析社会的行业需求和学生的创业心理动态,搭建学生创业平台和社会企业的孵化基地合作,鼓励青年学生和社会企业进行合作,让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提升创新能力,让社会企业分享学生创新成果,实现青年学生和社会企业的双赢局面。
(三) 高校青年大学生创业的保障作用
高校青年大学生的创业教育活动并非易事,需要各个部门给予关注和保护,共青团作为青年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对大学生的创业活动给予保障,高校共青团是一个完整的积极向上的组织机构,在对青年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创业动态、思想动态和创业过程中所面临的各项困难。高校共青团只有对青年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有充分地了解和掌握,才可以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为青年学生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促进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发展。高校共青团要做好对青年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跟踪和监督,这样才可以更好地对青年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进行专业指导和精准帮扶,为高校青年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做好良好的后勤保障工作。高校共青团和社会企业良好的联系,可以帮助学生创新创业团队的成果转化,为青年学生创新创业打造品牌形象,促成青年学生创新创业成果转化。
四 结语
高校青年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工作对学生的就业具有重要的正面影响,高校共青团作为高校青年大学生的基层组织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因此在青年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中,要充分发挥共青团的学生组织优势,加强对青年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引领作用,同时通过丰富的校园创业活动激发青年学生的创业激情,同时为青年学生创业项目进行跟踪和专业指导,促进青年学生创业团队的成果转化,最终全面提升青年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实现对青年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良好效果,鼓励青年大学生投身到双创浪潮中。
参考文献
[1]《共青团十六大报告学习辅导读本》编写组.共青团十六大报告学习辅导读本[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2008.
[2]李艳.改革开放三十年共青团工作纪事[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9.
[3]王秋萍.基于共青团视角下创业教育的有效性与对策[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4(06):9-11.
[4]邓迎迎.高校综合改革视野下的共青团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以山东财经大学的实践为例[J].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4(11):55-59.
[5]刘奇耀.共青团促进青年就业创业服务职能履行研究[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10(03):5-8.
[6]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课题组,胡献忠,张华,腾飞,等.中国青年就业创业状况研究报告(2009)[J].中国青年研究,2010(08):31-37+5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158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