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基于共青团视角下青年学生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建构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0-01-16 11:46:36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在“双创”时代背景下,如何做好高校青年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工作成为当前高等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课题,也是新时代就业形势对高校共青团提出的工作新要求。高校共青团在高校青年学生群体中有独特的优势地位,因此高校共青团要充分发挥在青年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建构中的作用。本文将从高校共青团的优势地位出发,对高校青年学生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建构的内涵和重要性做出分析,从而提出共青团视角下高校青年学生创新创业服务体系的建构途径。

关键词:高等院校;共青团;青年学生;创新创业;体系建构

本文引用格式:杨琳擘.基于共青团视角下青年学生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建构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52):31-32.

       伴随着经济新常态发展和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的实施,培养高校青年学生的创新精神和鼓励青年学生的自主创业,通过创业带动就业发展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和高校的普遍共识。作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高等院校要结合青年学生的专业特色优势,充分发挥共青团的资源优势地位,全面推进高校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的开展。本文将从高校共青团的工作视角,对高校青年学生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建设工作进行深入研究,以促进高校青年学生的自主创业和科技创新工作的进行[1]。

一 高校共青团在青年学生创新创业服务中的优势地位

(一)学校组织优势


        高校共青团都有一套自己完善的组织体系:学校-学院-年级-班级,并更好地加以运用,学校团委下发文件由学院团委到年级团支部再到班级团支部层层传递,组织机构严谨,传达速度快。学校共青团能随时了解青年学生的心理思想,解决青年学生的需求,动员青年学生的积极性逐渐形成综合素质高的优秀队伍,形成上传下达严密的组织结构网。

(二)校园活动优势

       高校校园活动多式多样,青年学生的生活多姿多彩,给高校共青团工作带来方便,高校青年团要充分发挥校园多元化优势带动青年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举办科技文化节、创业比赛、学术讨论等一系列高质量、反响大的课外实践活动,锻炼青年学生操作能力,灵活运用课堂所学知识,使两者相结合,打造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给青年学生提供广阔的平台,“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为青年学生创新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

 
(三)社会资源优势

       高校共青团组织有着广阔的社会资源,要灵活运用这一优势,发挥与地方团委、地方团组织、青年企业家良好沟通的作用,为高校青年学生与地方政府、国(私)有企业之间架起桥梁,共同打造校外实习基地、校企创新创业基地,为高校青年学生提供便捷的服务。

二 高校青年学生创新创业服务体系的内涵与建设必要性

        高校青年学生创新创业服务体系是为大学生自主创新创业提供针对性支持与帮扶的综合服务体,是大学生走向社会自主创业的坚实根基与保障。“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大潮下,高校共青团要意识到服务高校青年学生自主创新创业的重要性,将支持高校青年学生创新创业常态化、责任化,提升高校青年学生自主创新创业的成功率、稳步推进高校青年学生自主创新创业健康的可持续发展。

         高校青年学生创新创业服务体系是大学生创业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外部环境,由多方面重要因素组成。一是创新创业组织领导体系,主要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引领方向,提供技术支持与帮扶,是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组织机构与重要保障。二是创新创业培训教育体系,主要是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创业教育与培训,通过《形势与政策》《创业技巧》《创新意识与思维能力》等课程的开展,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意识与能力。三是创新创业资金支持体系,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是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重要物质保障。四是创新创业社会实践体系,通过校企合作、建设实践基地,为大学生创造亲身体验与经验交流的条件与环境。这四个体系互为关联、相辅相成,合力推进高校青年学生创新创业稳步健康持续发展[2]。

三 基于共青团视角下高校青年学生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建构途径

        高校青年学生创新创业服务体系是针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和自主创业服务的一个综合体系工程,需要建构一个青年学生“组织-教育-引导-资金-环境”的综合体系,全方位推动青年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的进行。

(一)优化青年学生创新创业服务体系组织框架

      根据青年学生的培养目标,高校共青团要充分发挥组织优势作用,优化青年学生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工作组织框架:第一,高校要设置党政部门牵头实施和学校领导直接负责的工作总体指导思想,教务部门、学校后勤处和学生就业部门等职能部门要全面配合,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及时分析和解决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第二,二级学院需要成立以学院党委书记为核心的“青年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小组”,学院行政领导负责全员学生的创新创业领导工作,学院办公室和辅导员合作负责学生的创新创业指导和服务工作;第三,成立以专业负责人为核心的年级“青年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工作站”,年级辅导员和相关专业教师负责创新创业知识普及和跟踪服务指导;第四,成立以班级团支部书记为核心的“青年学生创新创业宣讲团”,主要负责创新创业知识和政策法规的宣讲活动,主要通过主题团会和社会调研等多种途径普及创新创业相关知识和政策法规。通过以上的分工合作,形成完善的“学校-学院-年级-班级”的团组织四级服务结构,保证青年学生创新创业服务体系的高效运作和进行[3]。

(二)强化青年学生创新创业的教育培训体系

       高校共青团要充分利用校园媒体和校园文化优势,加强对青年学生创新创业的教育,构建科学合理的教育培训体系:第一,充分利用大学生的校园文化活动优势,将创新和自主创业内容融入其中,开设青年创新创业系列讲座,举办创业达人校园经验交流会,培养青年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引导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观念;第二,依靠学校创新创业学院和青年学生众创空间,联合政府和企业的创新服务部门,开办创业思维拓展班、大学生创业计划指导班、创业明星班和SYB创业培训班等多种主题的创新创业课程,真正提升青年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技能;第三,成立学院和企业创客家为核心的双师创业指导队伍,对青年学生的创新和创业项目进行一对一的专门指导跟踪,定期进行意见反馈和项目计提评估;第四,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站、学生内部刊物、宿舍公寓黑板报等宣传渠道,普及国家和学校的创新创业扶植政策,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个性化推送,宣传创业理念,弘扬创新意识,营造校园创新创业的健康氛围[4]。

(三)搭建学生创新创业的实践平台

        高校共青团要充分发挥自身的社会优势作用,通过整合社会资源,为青年学生创新创业搭建实践平台:第一,依托高校的众创空间、经济开发区和高新企业开发区等社会资源,主动加强和当地政府和龙头企业进行校企联合的新型产学研模式推广,建设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加强政府和企业与学生创新创业之间的密切联系;第二,整合学校内部优势资源,创建青年学生创新创业服务中心、创业孵化基地和创新创业教育网络平台等,为青年学生创新创业进行政策咨询、业务培训好专项扶持等工作,构建集创新创业理论、创新创业实践和创新创业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服务体系;第三,成立青年学生创新创业专项基金,并且接受社会的创新创业资金支持,制定严格的基金管理制度,为青年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提供最为完善的资金支持体系[5]。

\

 
四 结语

        高等院校青年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高校共青团要充分发挥组织优势,明确高校学生创新创业体系建构的内涵和必要性,自觉配合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建设的总目标,开创共青团在服务体系建设中的新思路,完善学生创新创业体系结构,为青年学生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加强青年学生的自主创业教育,培养青年学生的创新意识,为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水平而努力[6]。

参考文献

[1]雷文凯,李和旺,许胜才.创新创业型土建人才需求分析及培养方式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7,4(32):27-28.
[2]狄明艳.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7,4(24):26-28.
[3]林川,刘青正,张玉薇,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团队组建方式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5,5(12):7-8.
[4]龙妮娜.网络时代背景下高校共青团工作新模式探析——以广西师范学院共青团组织三级网络为例[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2):85-91.
[5]杨德胜,袁野.共青团组织服务于大学生就业创业途径的探讨[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12):122-125.
[6]刘岚欣,李洪波.高校共青团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及创业实践的模式与路径探析[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6):123-12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11209.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