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高效课堂是相对于课堂教学的无效性和低效性而言的,它是教师课堂教学追求的最高目标,构建极难,但只要教师课前认真扎实熟知教材和大纲,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教材实际内容密切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实际认知水平,积极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及时采取多种教学手段,精讲细分,就一定能使学生兴趣倍增,让课堂教学在较短的时间内很快地完成教学任务。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方法
高效课堂就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的要求以及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科学合理地将课堂教学目标在规定的时间内达成度最高、完成最好、效果最佳、效率最大化的课堂。它使不同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最大化发展,也是教师乐教和学生乐学的最佳课堂。那么,怎样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呢?笔者根据自己三十多年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谈如下几点体验,与同仁共勉。
一、熟悉教材,精讲细分
由于高效课堂的核心是在有限的时间内让教师高效益地教,学生高效性地学和最大化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具有主体意识和创新精神,认真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时刻唤醒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专心听讲,积极思考,使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高效地获得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及时地获取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人生观,使师生的智慧和思维能力持续不断地共同成长。为此,数学教师要构建高效课堂,首先要认真研读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在熟悉教材内容和学生认知水平的基础上,根据教材和教学资源提炼设计出目标明确、难点突出、思路清晰、方式灵活多样、学法指导结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案,并且每一节课教学设计的知识点一定要与此单元乃至整个知识体系相统一。其次,教师要抓住上课内容知识的主线,高效精炼地讲,使数学课堂教学内容的核心问题、思路方法问题、重难点问题等能做到精讲细分,同时对于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内容、不讲也会的内容以及讲了也不会的内容也能做到坚决不讲。最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认知和思维能力的不同等,恰当地实行课堂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指导、训练的分层落实,进而最大限度地鼓舞、激励学生主动学习,使每位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充分获得最大化的发展。这样,通过教师精讲细分,认真授课,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使教师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高效地达到了既定的教学目标,收到了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
二、民主氛围,敢钻善问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我要提醒大家注意,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爱默生亦说:“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因此,营造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就会使学生感到温暖,就能唤醒学生从未想过的沉睡力量,使其潜能充分释放。这样,教师才能很容易地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深入了解学生,因材施教;也才能让教师在课堂教学领域中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的认知过程和思维创新过程获得进一步的提高,师生、生生才能平等对话,互教互导、互助互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才能真正起到引领、指导、组织学生的作用,学生才能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在师生共处的求知、创新的同一起跑线上同探讨、同享乐,将教师在课堂上导出的认知规律、方法、情感等使学生历历在目,心领神会,以致融会贯通。这样,教师不仅及时听取了学生课堂学习的心声,而且尊重了学生的思想见解,建立了和谐、融洽、平等的师生关系,使生“亲其师,信其道。”特别是教师鼓励的眼神、亲切的动作,尤其让学困生深感教师的和蔼可亲,使学生更加善钻善想,敢说好问,勇于质疑,乐于思考,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如此课堂效率无疑提高,高效课堂必然生成。譬如,在讲五年级数学上册《组合图形的面积》一节时,我有意营造民主氛围,使学生敞开心扉,大胆释疑,互动交流。不仅使学生很快掌握了求组合图形面积的分解、添补法,而且使学生高效地突破了课堂教学的重难点,成倍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很好地发展了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法多样,趣浓乐学
由于小学生注意力不易持久集中,自控力、意志力较差;直观性、模仿性、依赖性、自尊性又强;活泼性、好动性、好奇心也强,其学习成果易通过观察、实验、对照比较、分析概括等方法感知与理解。同时,教师的教法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为完成共同的学习目标和任务而采用的手段和方式的总和,而学法是由教法决定的。因此,教师教法多样,学生学法亦多样,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就浓,认识事物、探求新知的内驱力就大,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概括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就强,课堂气氛就活跃。虽然学生的学法具有集体性和规范性,教师在同一节课或者同一个教学环节对全班学生采用的教学方法是相同的,但是教法多样,如快乐、情景、主题教学法等,易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教师不同的教学环节趣浓爱学,将课堂教学内容的实质、精华、技巧、方法、构想、意图等融会贯通,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大化的发展,让学生深感数学课堂胜似家温暖,轻松又自由,兴趣自盎然,致使课止而习味不尽,真正实现了数学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四、注重实践,勇于探索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发展的动力和目的与归宿,也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马克思亦说:“实践出真知。”新课程标准也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独依靠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小学生年少好奇,活泼好动,思维也直观形象。而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应用的广泛性,它是一切学科的基础,其教学目的是促进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推动思维更进一步发展,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深化,使学生思维能力、逻辑能力和数学综合素质进一步提高。因此,动手实践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一种重要方式和最有效的探求知识的活动,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创造”一切可能的机会,让学生亲身经历“看、画、拼、折、摆、验”等实际动手活动,使学生各种神经细胞运动起来,异常兴奋,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独思极想,勤做,根据自己的切身体验和高效思维重组有关数学知识,感受其本身魅力,有效地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认知思维的直观性之间的矛盾,让学生真正融入到数学课堂的学习活动中,使不同的学生得到最大程度的高效发展,也使学生真正体会到了学习数学的价值和乐趣,更使学生在掌握新知的过程中,养成了喜实践、乐提问、勇探索的良好习惯,使课堂教学更精彩,教学效果更显著。譬如,在讲《梯形的面积》这一节时,我注重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让学生亲自动手拼、摆或剪、折两个完全相同的等腰、直角、一般梯形看是什么形状?从而高效地突破了课堂教学的重难点,使学生亲自探究出求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诚然凸显了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只有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才能激发学生勤于探索的积极性,课堂效率才能成倍提高之道。
五、教后反思,逢课效高
教育家叶澜曾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亦说:反思是数学教育教学活动的核心和动力。由此可见,教师教后反思,意义重大。它不仅是教师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提高教学质量的源泉和最好方法,而且是促进教师对所授内容深刻理解和认识的最佳途径;也是教师衡量课堂教学是否依据学生的实际水平,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和体现本堂教学价值的有效手段。因此,教师教后要认真反思学生对数学课堂内容以及概念和公式是否理解、方法是否掌握、技巧是否熟练、数学思想是否领会、学生的课堂表现是否积极主动、精力是否时刻集中、情绪是否愉悦乐观、培养思维是否真实有效等等。这样,通过反思使教师在授课中存在的问题得到了及时地发现、及时地探究、及时地整改,也使教师及时弄清了学生哪些地方听得津津有味,哪些地方听得浑浑欲睡;哪些内容学生学懂了、吃透了,哪些内容还需要进一步补充讲解和个别辅导等等。也使教师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成功的经验不断发扬,失败的教训不断改进。久而久之,教师授课应变能力不断增强,刺激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不断增多,使学生观察数学问题、分析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不断增强,让教师在较短的时间内就能高效地达到课堂教学的目的,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使不同学生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获得了高效地、最大化地发展,课堂效率大幅提升。至此,教师教后反思及时坚持,必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之得,也有“逢课效高”之果,定有构建高效课堂之悦。
总之,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并非易事,但方法很多。诸如:课前精准细备、课中创设情境、课末整体梳理等等。只要我们全体数学教师熟悉教材、依据教材的实际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实际认知水平,积极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数学课堂氛围,进而既重学生课堂实践,又取多样的教学策略,精心讲解,细心分类,使生勤于钻研,善于提问,勇于探究。喜学兴趣倍增,求知之欲冲“天”。使教师在不断的反思、总结教学成败过程中“聚沙成塔”“游刃有余”,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灿烂“明天”就一定举手自得。
参考文献:
[1]尚军.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研究[J].学周刊,2019(13).
[2]李凯.对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几点认识[J].甘肃教育,2015(6).
[3]孙守鹏.打造高效数学课堂的几个途径[J].甘肃教育,2016(18).
[4]陈雪玲.谈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J].学周刊,2017(25).
[5]周福恩,任子文.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8(32).
[6]雷向荣.如何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教学之法[J].新课程(小学),2016(11).
[7]卢富娜.关于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思考[J].学周刊,2017(19).
[8]王艳.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J].考试周刊,2015(6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140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