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阅读是语文学习的主要方式,结合学生的兴趣特点及语文学习的多元化需求,当前单篇阅读和群文阅读在语文课堂共存,为学生的语文学习营造了良好的新局面。与单篇阅读相比,群文阅读的开展可以帮助学生从更高的层面聚焦阅读目标,指导学生对阅读内容进行有选择的取舍,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阅读视野,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进学生“语言的建构和运用”“思维的发展和提升”“审美的鉴赏和创造”以及“文化的理解和传承”的同步发展。
关键词: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阅读是学习的主要手段,但由于教学方式、学习习惯、时间限制等多种原因,很多高中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已大打折扣。这样说不是指学生阅读成绩不高,而是指很多学生对阅读失去了最初的热情,很多时候是为了做题而阅读,但对于阅读本身的乐趣,及语言建构、思维发展、审美鉴赏等方面失去了兴趣。核心素养视野下高中语文亟须注入一股清流,濯清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群文阅读的有效开展为阅读教学改革提供了有效思路。
一、单篇阅读与群文阅读的特征分析
“群文阅读”是与“单篇阅读”相对而言的,主要凸显阅读的篇章数量变化。二者在本质上是相通的,只是两者在阅读方法、发展目标等层面各有侧重。
(一)相同点
从文本层面来分析,单篇阅读与群文阅读都需要学生在篇章基础上开展有效阅读,只是单篇阅读学生所面对的阅读资源相对集中,而群文阅读则要求学生逐篇阅读,并在阅读基础上注重文本之间的相互关联。从教学层面来讲,单篇阅读和群文阅读的目的都是让学生们培养语感,促进语言积累,提高对语言文字的审美。
(二)不同点
虽然所采取的阅读方法基本一致,教学的出发点也都相通,但是单篇阅读和群文阅读对学生的能力要求则表现出来几点不同。
1.从阅读速度看,群文阅读对学生的效率要求更高。在单篇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就其中某个知识点深入探究,在一篇文本上耗费较长时间,有时对其理解也不透彻,这是由学生自身认知的局限性及文本内容对学生的思维限制决定的;而群文阅读的开展,要求学生的阅读速度更快,对于重点信息的提取也要更有针对性。在群文阅读过程中,学生需要从更高的层面把握多篇文章的大致内容,并对其开展比较、分析,这就要求学生从宏观上把握阅读的方法和技巧,体现出阅读的层次性、顺序性和整体性。
2.从思维层面看,群文阅读体现出学习的思辨性。很长一段时间,语文的单篇阅读教学体现出一定的局限性,教学局限于课本,阅读局限于文本,思辨也仅局限于某一个观点或者某句话,这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语文思维发展。群文阅读的开展,让学生的阅读资源更加丰富,观点和思维的整合也更为立体和全面,尤其是群文阅读可以从古诗词、现代文、外国文学等多种文本中组合资源,有效地打破了学生的思维局限性,凸显学习思辨性,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地博采众长,实现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3.从学生层面看,群文阅读更能凸显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强调教学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学生个体的全面成长和发展,而这个过程必须要由学生来主导才可以实现。群文阅读可以有效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自主根据主题选择文章阅读,在不同文章阅读的过程中,发挥阅读的主体性价值,改变对阅读内容被动接受的弊端。阅读的过程中,学生不仅是在对文章进行文字层面的解读,还能结合多篇文章,对其中的情感、意境、文化、观点、思维、矛盾、思想等多方面进行自主、合作、探讨性的学习,为每个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了条件和机会。
二、基于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语文教学注重丰富学生语言素材的积累,尤其强调经典篇目的朗读和背诵。只有积累丰富,才可以帮助学生融会贯通,结合已有的知识能力和生活经验,诵读并感悟其中的道理,进而生发思考和感悟。语文积累是个长期的任务,欲速则不达。群文阅读的开展,摒弃了单纯的阅读和背诵,主张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加强自我思想的觉悟,这与死记硬背的高耗低效不同。有效的群文阅读引导可以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形成更加完善的认知体系。
(一)连点成线促进语言的建构和运用
群文阅读进行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群文阅读过程中文本的多样性、主题的多元性、情感的集中性,对学生而言都是一种新鲜的刺激,这既是对学生阅读习惯的一种挑战,更是其能力层面的一种全新体验。
很多学生阅读的习惯并不好,喜欢走马观花,读的虽然快,但不能提取有效信息;还有部分学生习惯于慢读、细读,阅读中的语言积累效率非常低。群文阅读训练能循序渐进地改变学生不良的阅读习惯,使其从海量阅读和专题式阅读中学会快速提取有效信息,实现语言建构。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策略指导,如圈画法。在阅读过程中圈画一些好的句子,或者有针对性地对文章进行注解。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在速读的同时提升对材料的理解。语言建构的过程除了积累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应用,教师可以帮学生布置一些开放性的练笔任务,结合群文阅读中的材料进行有效的改编,或者抒发自己在阅读中的一些感悟。
(二)多元聚焦推动思维的发展与提升
阅读本身是一种主观性的学习活动,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不仅会透过文字与作者对话,更会在文章的基础上与自我开展思想对话,这是一种比较朦胧的阅读体验。很多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都会有认同点和反对点,但常常因为文章的结构相对完整,而在通篇读完之后忽略这种疑虑。在群文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聚焦学生思维层面的动态,让学生在对文本对比辨识的基础上,提炼并形成具有个性特征的阅读体验。
群文阅读是开放性的,这种环境更容易激发学生的求异心理,鼓励学生说出自己心底的声音。以“历史与六国论”的群文阅读为例,我们选取了苏洵的《六国论》、苏辙的《六国论》、李祯的《六国论》和阎文峰的《六国灭亡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四篇文章。题目上它们多有相似,但细读内容后可以发现观点各不相同,对六国灭亡的原因,苏洵认为“弊在赂秦”;苏辙认为“不知天下之势,不用韩魏之利”;李祯认为“六国皆欲为秦所为而不施仁义”;阎文峰则指出:六国不务实,从秦统一天下反观六国之用人、法治、利民。群文阅读的推进可以教会学生整合、联结、对照、比较、建构,在议论表达方面再上一个新层次,同时学生的思维缜密性会显著增强,体现出阅读和思辨的辩证统一。
(三)群文阅读的审美与创造贯串始终
审美与创造是贯串群文阅读始终的一个浅显且深远的教学目标,说它浅显是因为语文的审美随时可以进行,语言之美、结构之美、形象之美、意境之美,在群文阅读中大量存在,这些“美”无不给予学生熏陶。还有一些美的表达比较含蓄,可能从语言层面分析美的表现不够直接,但在意韵层面、表达技巧层面,可能直接就达到了仰之弥高的境界,读后能引发学生对自然、人生、社会的多方面、多角度思考,将语言美发挥到更高的层面。
学生对语言的再加工,可以推动群文阅读教学的美在实践层面实现创造性应用。如在“波澜”这个专题的阅读中,可以给学生推荐《项链》《麦琪的礼物》《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等文章,学生阅读后写了如下的文字:“经过一夜的思考,我最终鼓起勇气决定找老师谈一谈。我慢慢地走到老师的办公室,看到她正在批改作业,神情严肃,我心跳得更加快了。大约过了一分钟,我深呼了一口气,敲了敲门。”后面的故事情节其实也比较平淡,但是这引人入胜的开头就抓住了人心,让平实的语言层次尽显,感情表达非常到位。
(四)腹有诗书气自华,阅读的文化传承
在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方面,语文课程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群文阅读开展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进行语言、技巧、思维、审美层面的学习,更需要引导学生学习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文化,尊重并理解多元文化,兼具传统人文情怀与现代国际视野。在群文阅读过程中,情感熏陶和文化内涵传承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如所阅读的文本中崇高的爱国情操、无私的父爱母爱、远大的理想等都深蕴于人物形象、语言和动作的描写刻画中。学生在阅读文本语言的过程中不自觉地就会形成深刻感悟。
文化的传承可以从师生共读经典美文入手,在共读的过程中理解,在分享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联系生活深刻体会语文的丰厚与文化魅力;也可以开展一些知识讲堂类活动,如仿照《中国诗词大会》的模式,开展诗词学习比拼,尤其是里面的“飞花令”环节,可以让学生在诗词记诵的同时,感受中华文化之美;此外,书法、对联、戏曲、国画、音乐等也包含丰富的文化因子,学生多接触可以起到很好的熏陶作用,从而主动学习并掌握中华经典之美。
阅读不仅是对语言文字的积累,还包括语言形式和思想内容。语言形式蕴含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语言文字的构造方式和组合规则不同产生不同的思想内容。通过群文阅读的学习方式,学生可以更好地感受和领悟文本的思想内容,摆脱思想框架的束缚,理解语言文字的构组规律,最终能恰当运用语言文字进行口头和书面表达。这种“语言形式—思想内容—语言形式”的学习模式是促进语文积累的最佳方式。
综上所述,群文阅读是一种阅读方法,要想有效地落实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群文阅读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发挥有效的组织、引导、点拨、评价作用,让群文阅读可以从数量到质量体现出层次性和发展性。让学生们爱上阅读、参与阅读,通过阅读遇见更好的自己。
参考文献:
[1]何欣,王天平.群文阅读教学:培养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8(1).
[2]郑军亮,汪秀勤.语文核心素养融入高中群文阅读的策略[J].中学语文(下旬·大语文论坛),2017(10).
[3]林承雄,李晖.基于核心素养与读写共生视野的群文阅读教学[J].中学语文,2017(21).
[4]李艳.群文阅读何以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群文阅读[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7(2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139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