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试论美术教学与美育的关系论文

发布时间:2020-03-26 14:12:08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在当前教育背景下,作为中小学基础教育的美术教学与美育之间究竟存在着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美术课是否就是美育课呢?带着这些疑问,本文试从美术教学的归宿、美术教学的载体、美术教学与美育之间的诸多关系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美术;美育;载体;同步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美术与美育之间的关系,是每一位美术教育工作积极探索的一个课题,本人现结合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一些实践与体会,就美术与美育之间的关系谈一些具体的看法。

一、美术教学以美育为主要归宿

生物学家达尔文认为:“欲使自己的智力和道德心理得到健康和保持,必须从儿童时代起就重视美育的训练,美育是完美人格得以成立的基础。”美术教学主要是教师向学生传授一些基本的美术基础知识和造型技能,并以此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以及爱国主义的情感和良好的思想、道德、意志和品质。客观地说,我们不可能通过美术课堂教学把所有的中小学生都培养成一些画家或专业的美术工作者,但是,通过美术教学可以使一些受教育者在学习美术的同时接受美育的熏陶,即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美术教育教学的各种内容和形式,使学生的情感进一步受到陶冶,使学生的思想进一步得到升华。同时,也可以使一些高尚的行为成为学生自觉的和受内在感情支配的积极行为,当然,这也正是中小学美术教学最主要的受益之处。所以,美术课堂教学是以培养小学生的美育为主要出发点和归宿的一种形式。

\

 
二、美术教学是美育的有效载体

不可否认,在中小学开设的诸多课程中,无论是语文、数学,还是体育课,都或多或少都渗透着一些美育的内容。但是,以绘画、工艺、欣赏等为主要课程内容的美术教学,则是对于提高学生美育度的最直接、最有效的传递载体。

在当前,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分辨是非、美丑、善恶的能力也比较弱,对于事物如何评价完全没有一个心理参照物,对事物的鉴赏更是无从谈起,如果我们从理论到理论地对学生进行传统的美育教育,并枯燥地对他们讲述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其结果必然是“事倍而功半”。因此,教师只有根据每一位青少年学生的心理、性格特征,同时借助于课堂上生动形象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进一步去吸引、感染和熏陶每一位学生,让他们在这些潜移默化中积极接受美的熏陶、感染,这样,才能进一步培养起学生向往美的感情和高尚的道德 情操。

在这一方面来讲,美术教学无疑具有一种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优势。绚丽声彩的画面,小巧玲珑的手工作品,晶莹别透的雕塑,美轮美奂的作品,无一不强烈地吸引着每一位学生的心理感官;教师可让学生在临摹、写生、折叠等具体的实践操作中,充分领略美术是色彩和谐与对比的美、图形与物体的映衬美,进一步提高对图画中线条的生命力与节奏感的鉴赏力。可以说,美术教学中的美是实实在在的。这样一来,在美术课上对学生进行美育也就不再是“空洞”和“抽象”的了。

三、美术教学与美育同步发展

美术教学与美育的同步发展,这是新形势下美术教学的必然趋势,改革开放几十年,我国的经济建设有了飞速的发展,可是,当前产生了新的忧虑:我们似乎又面临当前教育的挑战,经济的发展不可能“自然地”促进国民美育的发展。

在当前更是如此,虽然美术教学作为对学生最直观、最直接的美育,但是在整个学校教育中,也仍然是一个十分薄弱的环节。随着文化知识教育的不断升温,智育第一,导致一些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也使得一些中小学的美术师资力量严重缺乏,美术教具比较短缺,或者残缺不全,甚至美术课被其他的科目“强占”“挤压”的现象也缕缕出现,这些情况都已直接影响到了学生美术素质的提高与美育的发展以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

目前情况来看,提高小学美术的教学水平,振兴美育,已成为时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成为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具体来说,在学校教育中,教师要积极提高学生对美育重要意义的认识,进一步提高美术教学在教育中的位置。

另外,在美术教学上,广大教师要改变传统的“照葫芦画瓢”的简单教学方法,进一步强调立意、主题、构思、创作、结构、形式等方面的表现,教学内容、表现形式、标准要求等方面的安排要做到“由粗而细而精”“由拼构到组构到结构”“由联想到设想到构想”。

\

 
同时,在课堂上,教师要积极开发一切美育的途径,同时用丰富的知识,科学的头脑,充沛的热情,高尚的情操,来“武装”每一位学生的头脑,进一步打造青少年完美的道德理想和坚韧刚毅的意志,为造就跨世纪的一代新人,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参考文献

[1]钱初熹.美术教学理论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林琛琛.游戏精神与美术教学理论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
[3]杨桦.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美育的渗透[J].美术教育研究,2018(2).
[4]曾慧.浅析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美育[J].美术教育研究,2016(1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12532.html
本文标签: 美术 ,美育 ,载体 ,同步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