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浅议幼童游戏中的美育教育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发布时间:2019-03-28 14:13:46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现今的幼童基本局限于家庭及幼儿园,游戏的场所减少,而美育似乎也仅仅是音乐、美术之类的艺术教育,而这无疑不利于幼童良好人格的养成。高质的幼童游戏必然离不开幼童美育。通过游戏,接触美,理解美,激发幼童的审美, 丰富幼童的审美,才能更好地促进幼童身心和谐发展。

关键词:幼童游戏;美育;游戏中的美育

幼童发展的整个过程离不开游戏, 而高质的幼童游戏必然与幼童美育无法分割。 通过游戏接触美,理解美,更好地激发和丰富幼童的审美,从而达到使幼童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目的。

一、幼童游戏与幼童美育的概念界定

幼童游戏与幼童美育从各自的定义上来说,似乎并不存在联系,实际却并非如此, 幼童游戏与幼童美育就像异卵双胞的一对兄弟,表面上看来似乎并不相像, 实际上却是相辅相成的。

(一)幼童游戏

不同的流派有不同的游戏观点, 但皆强调了幼童游戏对成人世界的模仿及幼童自身的生理需求,因此,游戏是幼童的生物本能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 幼童游戏是具有社会性,对幼童有约束的活动。 游戏的种类多种多样。

(二)幼童美育

美育指的是人类通过触觉、视觉等感官活动,反映到大脑中枢后产生的一种美的感觉,从而积累“美”的经验。

美育贯彻了整个幼童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是保障儿童平衡协调发展的重要机制。

因此,对幼童进行审美教育便变得迫在眉睫。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幼童的知、情、意,有助于幼童健全人格的养成。

\
 
二、幼童游戏中的美育

人本性爱美,但不代表人天生具有审美能力。审美能力不是人生而带来的,也不是突然就在头脑中出现的,而是在后期的教育及不断实践中累积而来。

(一)幼童游戏中美育的意义

1.激发审美情趣

热衷于各种游戏的幼童,是天生的艺术创作者,他们天然地懂得如何在游戏中接触美,享受美,创造美。 因对游戏的兴趣,幼童天然地对游戏中的美育活动充满了兴趣,而兴趣是幼童美育的最佳起点。

2.培养审美想象

幼童的游戏总是与想象无法割舍,只要他们愿意,万物皆可想象。游戏与想象互相依存,共同成长,游戏给予想象无限的思想空间,使游戏满足幼童身心发展,成为真正的幼童游戏,而游戏中的想象则大大有利于培养幼童高水平的审美能力。

3.丰富审美情感

幼童在游戏中与同伴交流,收获情感体验,完善对情绪的感知。 只有对各种情感细腻准确的解读才能更深一步理解并创造富含感情的艺术作品。情感不能靠语言准确的传说,唯有亲身体验才能正确解读。在游戏中,幼童的情感单刀直入地切中“美”,使幼童的审美情感得到丰富。

(二)幼童在不同游戏中的美育

1.在语言游戏中的幼童美育

幼童在语言游戏里可以学到正确发音,积累词汇,学会使用各种句式清晰连贯地进行讲述, 同时有助于幼童语言能力的发展。 (见表 1)
 
\
 
2.在运动游戏中的幼童美育

幼童的思维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 思维伴随着动作,因此,幼童美育必然伴随着运动游戏。运动游戏有利于幼童大小肌肉的发展, 同时在不断地运动中, 幼童获得了对审美的乐趣,让美育不再枯燥。 (见表 2)

\
 
(3)在音乐游戏中的幼童美育

音乐游戏是指在音乐的伴奏下开展的游戏, 游戏情境性强,氛围浓厚,幼童充分在游戏中感受到了音乐美和动作美, 身心放松情绪愉快。 (见表 3)

\
 
三、幼童游戏中美育的实施

美育的重要性在如今是毋庸置疑的, 传统重知识的教育模式也转化为了“寓教于乐”的教育模式,但如何切实有效地 使教育寓教于乐,将美育真正融入到现实教学中呢?

(一)亲近自然

广阔的天地,清新的空气,翠绿的草地……,想到这些,人们的心情都不禁变好,大自然是神奇的魔法师,同时大自然还是幼童感受美与奇妙想象的源泉。 四时风景不同,春有花,夏有雨,秋有朝露,冬有暮雪。 大自然为幼童创设了美景、美画, 在大自然中游戏,感受天地之美,美育也在不知不觉中落到了实处。

(二)培养幼童的模仿与创造能力

幼童天生是最好的模仿者,他们热衷于模仿,教师可以运用幼童的这一特性,在模仿中提升幼童的审美能力。只有模仿却又不行,模仿之后应随着创新,开拓幼童的创新思维,培养 幼童的创新意识,从中培养对“美”的感受。

(三)运用多种游戏方式

幼童对游戏的喜爱不会持续太长时间,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运用多种游戏方式,避免游戏形式的单一,同时不同游戏的美育侧重点都不同,有利于幼童接触不同的“美”,培养幼童不同的审美能力。

(四)注意游戏时间与幼童的负荷

教师应注意游戏的时间, 无限制的游戏将使幼童感到疲劳,无法达到美育的目的,从“感受美”变得“厌恶美”。 游戏中的幼童精神一般处于高度兴奋的状态, 这时不能依靠幼童身控制游戏时间。 适当的游戏时间,才能产生最好的效果。  

\
 
综上所述,随着综合素质的提出,作为综合素质重要一员的“美育”,对幼童的身心发展起着不容小视的作用。让美育滋自养幼童的心田,幼童才能如雨后春笋般茁壮成长。幼童游戏正是有效施行幼童美育的一条简便易行且易见成效的重要路径。 通过游戏,幼童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美的熏陶,在不知不觉中培养健全人格,从而促进幼童身心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屈金梅.在幼儿游戏中进行美育的几点尝试[J].才智,2012(19).
[2]郑丽.幼儿游戏中的审美体验[D].东北师范大学,2009.
[3]邓珊.幼儿游戏中的美育研究[D].湖北大学,2014.

《浅议幼童游戏中的美育教育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http://www.lunwensci.com/uploadfile/2019/0328/20190328021531641.pdf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377.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