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我国传统民间美术有着丰富的历史渊源与表现形式,手工匠人们运用娴熟的技巧与富有创意的设计进行艺术创造,表达着对大自然与生活的热爱,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让传统民间美术进入校园,是传承文化和 “以美育人” 的迫切需要,更是学校开展美术教育,包括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和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的好教材。
从直观入手,以感染激趣。传统民间美术和现代学生有一定的时空距离,需要给他们创设一定情境,激起学习的好奇心和欣赏的热情。如组织学生走进博物馆、美术馆,近距离接触历史遗留下来的传统民间美术作品。步入历史的长河中, 亲眼观看这些带有历史尘埃的古老艺术作品,让他们在古今相连的美术作品直观欣赏中体会岁月的痕迹与艺术的力量。还可以将以传统美术为核心或重要特色的电影作品在课堂上放映,如 《千里走单骑》 《边城》等,通过巨大的影视感召力, 引领学生关注并热爱传统民间美术。
多切身体验,勤实战演练。百闻不如一见,一见不如体验。传统民间美术具有丰富的内涵、多姿的形态和广泛的应用,应该让学生亲自进行传统民间美术的手工操作,切身体验。例如,对学生平时视而不见的很多民间美术作品,可以组织他们到民间去咨询、寻找,然后汇集起来共同分享。也可以选择一种或几种便于操作且成果易于保存的民间美术形式,在课堂上进行 “实战演练”,例如面具、扇面画、剪纸等,同时辅之以相关的历史名人典故介绍。从而,让民间美术不再遥不可及。
培育审美自觉,传承精髓文化。传统民间美术进校园、进课堂,是一个持之以恒的过程。要通过对学生需求的挖掘、美育理念的升华和教学模式的创新,将华夏民族文化艺术宝藏中的精华传承下去。可以在班级的 “图书角”中增添有关传统民间美术内容的书籍; 也可以对实操中表现优秀的学生美术作品进行展览; 还可以在一个阶段内推荐一部有关传统民间美术、传统手工匠人的纪录片,推荐人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自己。学生便可以在这样的课余生活中将兴趣转化为爱好,又将爱好逐步养成为高尚审美的生活品质与习惯。
《让传统民间美术进入学生的审美视野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http://www.lunwensci.com/uploadfile/2019/0117/20190117102704828.pdf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8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