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对高校音乐类师范生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论文

发布时间:2020-01-15 14:03:5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新时期以来,师范类音乐人才的培养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重视。音乐师范生作为现阶段的师范类音乐教育培养的主要群体,其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不仅限制了自身的长远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音乐教育的未来,必须得到更加科学合理的方法指导和能力的提升,成为真正的音乐人才。本文从高校音乐类师范生教学实际着手,就其中存在的问题与具体的教学改革策略进行了综合性探究。

关键词:音乐类师范生;教学改革;音乐教育

本文引用格式:邵冬梅.对高校音乐类师范生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教育现代化,2019,6(52):54-55.

         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对教育事业提出了新的要求,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了各种教育革新,以便应对教育发展的需求。具体到音乐教育中,音乐师范生有着重要的承上启下作用,他们不仅要积极吸收前辈们的经验和研究成果,还要将知识、文化和音乐素养等进行传递。但是,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中小学师资缺乏、部分教师待遇地位低下等问题逐渐突出,这些都给当前的师范生的培养造成了一定的阻碍,甚至成为了国家大力发展国民教育道路上的绊脚石。想要改变这些弊端,从源头上加强音乐类师范生的教育工作,必须结合教育过程中的各种弊端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将他们培养成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全能型音乐师资人才。

一 高校音乐类师范生教育目标的界定

        高校音乐类师范生的教育目标是培养高素质全能型音乐师资人才,既要具备一流的专业知识,还要熟练掌握一至两门乐器,可以进行独立演奏和即兴伴奏,同时能歌善舞、思想进步、兴趣广泛,具备超前的审美意识和表现美、传播美的理念,对音乐艺术有独辟蹊径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 当前师范类音乐教育的现状

(一)生源质量降低


        生源质量直接影响着音乐教育的成果和师范类音乐学院的教学质量。近年来,扩招的普遍化使得高校有了更多的名额给前来求学的学生,这就造成了学生整体素质的参差不齐,总体质量较以往呈下降趋势。另外,学生在选择学校的时候,常会选择硬件设施强、就业前景好、大学数量较多的省会城市,相对弱势的学校生源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二)教学质量下滑

        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上并没有完全的独立能力,他们时常会感到迷茫,需要教师和同学的帮助。但是,从实际的教学质量看,部分高校存在教师的工作重心偏向于科研等学术成果研究的情况,他们在教学中投入的精力相对偏少,更多的时候是生硬地进行教授。另外,部分高校在音乐器材和场所上存在不足,给教师的教学演示带来了现实阻碍。凡此种种,都对整体的教学效果造成了消极影响。

(三)社会认知偏差

       即便在当前的社会现实中,仍有相当一部分家长认为专心学习基础知识,走进各种名校学府才能成才的正确路径。这就导致很多学生自身的兴趣被扼杀,为了父母的心愿达成而不得不放弃自己的兴趣爱好。另外,即便进入音乐系的学生也有很多并不是真正喜爱音乐,存在被迫学习现象,严重影响了音乐教育与音乐人才的完美对接。

\

 
三 高校音乐类师范生教学改革路径

(一)从兴趣入手,以目标为基准


         鉴于部分音乐师范生对音乐的学习并不是出于自身的兴趣和未来发展,而是将其作为一种通往高等教育的捷径所造成的教学困难和教育资源的浪费,教师应该从兴趣的激发着手,结合实际的培养目标对音乐类师范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引导,尝试变化一些教学场景或教学模式,如音乐会、演唱会、音乐沙龙、音乐剧、音乐电影等,让他们真正感受到音乐的魅力,进入音乐的世界,自然地产生学习音乐的热情。与此同时,教师还要进一步明确对音乐师范生的培养目标,在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基础上,促使其掌握音乐学科基础理论、基础知识技能,具备在基础教育音乐教学和从事教学研究及其他相关领域的音乐教育师资,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全能型音乐师资人才。

(二)从基础入手,强化专业教学

       受专业特殊性的影响,现今的音乐师范生普遍存在着整体素质不高、文化基础较差等现实问题,加之连年的扩招,音乐类师范生的整体水平明显下降,他们之中很多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极易陷入急功近利、心情浮躁的境地。这使得音乐类师范生难以静下心来学习音乐知识,对教师的教学造成了很大的不利影响。因此,在专业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这一现实出发,对音乐类师范生进行耐心的讲解,引发音乐类师范生的共鸣,让整个专业学习更加顺畅高效。比如,教师可以在教学中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培养音乐类师范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感受、体验、鉴赏音乐美的能力,或者适当开展范讲与试讲的活动,培养音乐类师范生的知识应用能力,还可以结合生活实际对音乐知识进行实际应用,让他们消除畏难情绪,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从实践入手,给予锻炼机会

       单纯讲解书面的理论是无法切实培养音乐类师范生的教学能力和音乐素养的,所以必要的实践活动显得十分关键。第一,教师可以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让音乐类师范生能够自主选择活动,在新鲜的资讯和良好的锻炼平台中获得能力的提升。比如,组织说课竞赛、教学设计、音乐技能比赛、板书竞赛等活动,让音乐类师范生充分展现自己的实力,也可以邀请经验丰富的名师进校园,向音乐类师范生传授学习经验,还可以鼓励音乐类师范生利用暑期支教、帮扶活动将音乐知识与技能放到实践中,提升能力。

(四)从能力入手,开展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课程是音乐类师范生了解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艺术等方面的基本思想,形成学科知识的整体观念,获得不同学科知识互动与迁移的重要途径,有利于音乐类师范生的终身学习与全面发展。从目前来看,通识教育主要包含思想政治、外语、体育、信息技术、国防教育等方面,大多是从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和艺术领域中精选的课程内容,有利于音乐类师范生获得学习的方法和能力,养成基本的人文、科学和艺术素养,并进一步提升伦理道德和价值判断能力、人际沟通与表达能力。将这些通识教育课程与音乐专业教育相结合,科学引导音乐类师范生正确处理好专业课与文化课之间的关系,帮助他们在掌握好专业课的同时,进一步强化文化课的学习,努力将他们发展成具有优秀文化素养的音乐人才。

(五)从师资入手,提升教学水平

          教师是影响音乐类师范生学习主动性与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这一点在音乐教学中也不例外。作为音乐教师必须从自身的实际出发,努力提高个人的音乐素质和个人修养,多阅读与音乐教育有关的书籍,多强化与音乐类师范生的沟通技巧,最大限度地提升自己的能力。第一,热爱自己的职业。教师先要热爱自己的专业,乐于领悟音乐,如此才能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第二,学做研究型的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发现与总结不断出现的问题和内容,并对重要内容进行深入的实践研究,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第三,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教师在日常工作和学习中应积极参加相关的培训,提升专业能力,有机会还可以积极参与相关的讲座学习、实践活动,让自己的综合能力在不断的锻炼与强化中大大提升。

\

 
四结语

       对音乐师范生的音乐教育研究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这是一件有利于国家教育发展、有利于音乐教育发展的重要事件,是每一个音乐教育人必须考虑的重要内容,尤其在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音乐专业师范生的职业生涯策划已经十分必要且迫切。作为相关教师,必须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对整体的培养目标有一个清楚的认识,针对其中的问题不断探索有效的改革路径,帮助音乐专业师范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获得更加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晓翔.高校音乐教育改革如何走向纵深[J].教育现代化,2016,3(35):156-158+160.
[2]何洋.关于高等音乐师范教育改革的思考[J].教育现代化,2018,5(07):96-97.
[3]兆冠宇.探讨高校音乐教育改革的相关问题和对策[J].艺术科技,2018,31(06):211.
[4]杨凯,徐宁.当代音乐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特征[J].音乐时空,2014(02):180.
[5]钱静.教育实习中音乐师范生教学能力提高的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8.
[6]侯柯.新课程背景下音乐师范生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研究[J].大众文艺,2013(04):242-24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11134.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