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本科工程教学质量评价系统的建立论文

发布时间:2020-01-08 11:22:08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本文对工程认证教育背景下的本科教学质量的评价系统建立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为了有效保证本科教学质量的持续改进,需要从校内和校外两个两面建立有效的评价系统。校内方面主要包括学校层次的评价、在校生的评价以及对学生掌握情况的评价,该评价周期应该为每学期1-2次,最主要的作用是检验本科教学过程中是否达到了应有的教学效果;校外评价系统主要包括用人单位评价、毕业生评价以及对毕业生所掌握工程能力的评价,评价周期至少应该为每4年1-2次,主要目的是通过评价反馈信息检验教学培养目标是否与行业需求一致。

关键词:工程教育认证;持续改进;教学评价;校内评价系统;校外评价系统

本文引用格式:王凯悌.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本科工程教学质量评价系统的建立[J].教育现代化,2019,6(42):97-
99.

Establishment of Evaluation system for the Education qualit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accreditation

wANG Kai-ti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Chongqing)

Abstract:Establishment of evaluation system for the education qualit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accreditation was discussed in this paper.In order to effectively guarantee the 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 of the education of polymer materials and engineering major,it i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an effective evaluation system from both inside and outside the school.The evaluation system inside the school was constitute of school evaluation,student evaluation and the evaluation of the students,the main purpose of which is to test whether the teaching effect of undergraduate course has been achieved.Its evaluation cycle should be 1-2 times per term.The evaluation system outside the school was constitute of graduate evaluation,employing unit’s evaluation and the evaluation of the graduates,which should be operate once or twice per four years.Its main purpose is to test whether the training objectives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needs in the industry.

Key words:Engineering education accreditation;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Education evaluation;Inside-school evaluation;Outside-school evaluation

        2016年我国正式成为华盛顿协议成员国,这意味着我国高校教育进行工程教育认证已经成为了势在必行的工作。工程教育认证的主要目的是建立起我国高校工程教育的质量监督体系,对我国工程教育进行改革,有效提高工程教育的质量和水平[1,2]。工程教育认证的核心理念是结果导向,是基于行业调研基础进行培养目标、学生毕业要求和课程体系的设置,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更有利于培养出与产业发展和用人单位要求高度契合的人才,也有利于提高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国际认可度和国际竞争能力[3-5]。

         然而,每一个工程领域的行业都是在不断发展的,对人才的需求也是在逐渐变化的,因此工程教育认证是一个长期的、需要持续改进的工作。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也提出了持续改进的理念,并且执行了对高校工程专业进行每三年一次的评估和考核。因此,为了切实提高我国高校的工程教育水平,除了基于行业背景设置培养目标、学生毕业要求和课程体系外,还需要建立良好且有效的评价系统。将对课程体系的评价意见反馈至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设置、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的确立等方面,从而实现工程教育质量的持续改进[6-8]。一个有效的评价系统主要包括在校生评价系统、毕业生评价系统和用人单位评价系统,本文将对评价系统的建立进行初步的探讨。

一 持续改进的基本涵义

         持续改进是贯穿于整个工程教育认证过程的核心理念,囊括了对培养目标、学生毕业要求、教学大纲和课程体系设置、师资队伍建立以及其他各方面的支撑条件,需要渗透到每一个教学环节。整个持续改进的过程需要学校、学院、专业系以及用人单位多方面、多层次进行协调执行。

        为了对整个本科教学质量进行有效的持续改进,就必须要建立良好的评价系统,根据工程教育认证的“结果导向”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核心理念,评价系统必须要包括校内评价系统和校外评价系统。通常校内评价系统主要包括学校层次的评价系统、校生评价系统以及对在校生所掌握知识水平的而评价;校外系统通常包括用人单位评价系统,毕业生评价系统和对毕业生解决工程问题能力的评价。

\

 
二 校内评价评价系统

       从评价对象上来说,校内的评价系统主要是对授课教师的评价和对在校生的评价,而校内评价的主要目的则是检验教学是否达到了预先设定的效果。其一,对教师的评价主要包括学校层面和学生层面两个系统。学校层面应该设定督导团对进行本科教学的任课教师授课过程进行监督,及时发现任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授课技巧、教学大纲设置以及是否支撑了毕业要求等方面的问题。而且,除了采用较为传统的监督方式,还需要更加系统地去进行监督。例如,在传统监督体制中,最常见的监督方式便是督导团对任课教师进行听课和评课,然而听课的频率通常较低,实施效果不明显。在这一方面,督导团可以建立有效的听课系统,实施点对点的跟踪听课,不仅能够及时发现任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的问题,还能够实时反馈给任课教师并通过跟踪评价了解任课教师是否对其教学过程进行持续改进。学生层面也要设置对教师授课过程的有效评价,主要需要设置教学过程中的实时评教反馈系统和期末的总评教系统。其中教学过程中的实时评教能够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及时沟通,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期末评教可以系统反应任课教师在整个授课过程中的教学效果。学校层面应该结合教学过程中的评教结果和学期末的评教结果综合考评教师,从而了解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是否根据教学效果反馈进行持续改进。另外,学校层面在分析教师的教学效果时,还需要结合学生上课的出勤情况以及考试成绩,并将综合分析结果反馈给授课教师,更有利于授课教师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更有效的授课。

         其二,对学生的评价主要是检验是否达到预期教学效果的主要手段。通常情况下,教师及学校对学生的评价仅限于学期末的考试,然而,为了有效实现持续改进,在教学过程应增加多角度的评价。例如,在学期中间增设期中考试,期中考试的结果有利于教师更及时地掌握教学效果,从而实现对教学过程的改进。再比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室还可以为学生安排分组作业,一方面能够检验学生对专业工程知识的掌握程度,另一方面还能够培养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及交流的能力。通常,为了实现有效的校内评价,其评价周期至少应为每学期1-2次。

三 校外评价系统

         校外评价系统是检验培养目标、毕业要求、教学大纲以及课程体系等各方面内容是否复合行业要求的有效途径。本科工程教学,归根究底是培养出工程领域需要的人才,因此校外评价系统的建立是必不可少。通常,校外评价系统主要包括毕业5年左右的毕业生对学校课程体系的评价以及用人单位对毕业5年左右的毕业生能力的评价。

         其一,学生在学校经过已建立的课程体系教学下,达到预先设定的培养目标后,进入到工程领域工作。并且在解决工程问题的过程中,他们会用到学校中所学的知识。毕业5年左右的毕业生已经具有较为稳定的工作岗位,而且对整个行业背景也具有比较深入的了解。而且在解决工程问题的过程中,他们会切实感受到学校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和课程体系中哪些课程在实际工程应用中较为广泛,哪些课程几乎没有应用,以及那些需要的知识在课程体系中未予体现。学校可对毕业5年左右的毕业生进行问卷调研和访谈调研,将所得调研结果反馈到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以及教学大纲方面的设置中,另外还可以根据这些调研结果调整师资队伍,进行人才引进,有效实现持续改进。

          其二,用人单位对毕业5年左右的毕业生的评价也是十分重要的。用人单位切实了解毕业生从刚进入工作岗位到工作5年左右期间内的成长与能力,学校需要对用人单位进行调研,充分了解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再培养的潜力以及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的相关评价。用人单位的相关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是否符合行业需求,学校或专业系可以通过用人单位的反馈在重新设置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和教学大纲中。而且,这一评价和反馈过程也应该是持续进行的。为了实现有效的校外评价,将培养目标紧密与行业需求相结合,建立及时地反馈制度,校外评价应至少控制在每4年1-2次。

四 结论

         本文从校内评价系统和校外评价系统两个方面探讨了评价系统建立对保证公正教育认证持续改进效果的影响。其中校内评价系统主要包括学校层次的评价、在校生的评价以及对学生掌握情况的评价,目的是对教师教学水平、教学效果以及学生掌握情况的评价。校内评价系统具有及时性,周期应为每学期1-2次,反馈结果有利于教师对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的持续改进。校外评价系统主要包括用人单位评价、毕业生评价以及对毕业生所掌握工程能力的评价,是行业对培养目标的评价,具有一定的综合性,评价周期应为每4年1-2次,学校和专业系可根据校外评价结果对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师资队伍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持续改进。持续改进是保证本科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而评价体系是保证良好持续改进的有效手段。

\

 
参考文献

[1]丁桦,赵宪明,唐正友.通过工程认证促进专业建设[J].中国冶金教育,2016(4):69-71.
[2]汪明霞,马涛,朱军文.美国工程认证委员会《工程类本科专业2005-2006年度认证标准》解读[J].化工高等教育,2006,23(1):16-20.
[3]林健.工程教育认证与工程教育改革和发展[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2):10-19.
[4]李洪.面向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档案建设的必要性及特点[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138-140.
[5]李志斌,王金凤.以工为主院校工程教育认证的思考[J].考试周刊,2016(3):140-140.
[6]李志义.解析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持续改进理念[J].中国高等教育,2015(Z3):33-35.
[7]柳勤,唐水源,冯慧华,等.工程教育认证中专业建设持续改进的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构建初探-以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专业为例[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6(3):1-4.
[8]靳遵龙,王珂,陈晓堂,等.专业认证与工程教育的持续改进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19):3-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10660.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