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网络新媒体在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0-01-06 14:01:29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新媒体正在悄无声息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网络新媒体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日趋广泛。本文通过对网络新媒体在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应用的研究,为高职学校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提供了有效的途径,丰富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资源,改变了高职学校传统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完善了高职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长效机制。以期为高职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有效的借鉴和参考作用。

关键词:网络新媒体;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本文引用格式:韦素贞,等.网络新媒体在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36):230-232.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各种网络新媒体也如雨后春笋般踊跃而出。新媒体主要是指借助于数字技术、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和移动传播技术,向人们提供各种资讯、内容和服务的新兴媒体[1]。能够使人们足不出户即可获得所需要的信息资讯。随着其在教育方面的广泛应用,它不仅为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丰富资源,同时也拓宽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2-3]。本研究通过将新媒体应用到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能够为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拓宽途径,提高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一 网络新媒体的内涵和特征

       网络新媒体相较于传统的媒体传播形式,具有即时性、交互性和广域性的特点。在新媒体中,人们可以利用微信、微博等媒体形式实现彼此之间的语言、文字和图片等信息传播与即时交流。

(一)网络新媒体的即时性

         在新媒体时代,人们可以借助网络将自己在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即时的发布到网上、微信朋友圈、微博等自媒体平台[4]。人们也可以不受其他条件限制即时的更新自己发布的内容。

(二)网络新媒体的交互性

       在新媒体中,人们可以实现自由的交流与沟通,既有文字图片式的也有语音视频式的交流方式。每个人既是资讯的传播者也是资讯的创造者,人们可以采用自己的方式去传播资讯,也可自己创制资讯发布出去,利用网络新媒体实现不同环境下的交流。

(三)网络新媒体的广域性

        在网络新媒体中,信息的传播是无障碍的,比传统媒体的传播区域更广。根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18年我国网民已突破8亿,其中手机网民超过96%,这其中学生的使用数量最多[5]。

\

 
(四)网络新媒体的共享性

        在开放的网络新媒体的环境中,人们所发布的资讯信息都是可以实现共享的。只要是存在于网络新媒体中的信息,人们便可以通过APP、网页浏览、公众号阅读等方式去获得相关的信息资讯。并且人们可以通过转载的方式实现信息的传播、交流与共享。例如:人们可以设置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在上面发布自己的资讯信息,通过微信平台,便可以实现不同区域的人的交流与共享。

二 现阶段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一)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不适宜


        在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我国高职院校一直在不断的探索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方法,在各方面也取得了不少的成果。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新一代的青年进入校园,他们心理问题的主要方面也在发生着改变,在面对学业压力和就业压力导致的心理问题时,一些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已经不合时宜。主要表现在:一是,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专职教师较少,多数的心理健康教育以思政教师和辅导员为主。这些人员缺乏专门的心理教育知识和实践技巧,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难免会出现纰漏,不能够有效的解决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二是,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单一,传统的“说教式”使学生感到厌倦,不能够很好的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三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单调,不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四是,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和教育平台建设不完善。没有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的长效机制,教育平台滞后,导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完成困难。

(二)高职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需求更高、更迫切

         近年来随着大学教育招生政策的放宽,和社会发展对于职业教育学生的需要增多,更多的高职院校开始扩招学生。由于高职学校生源素质的下降,高职学校中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比例也是逐渐增加。学生在面对学习、生活和社会、家庭、学校带来的压力时,需要更加完善有效的心理教育知识来进行疏导和发泄。这些都对高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高职学校需要借助于现代网络新媒体的形式丰富和普及更多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建设网络新媒体平台实现学生和教师、学生和学生、学生和心理医生(校内外)之间的有效沟通联系,让学生自由开放的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习得解决心理问题的能力,改善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

三网络新媒体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一)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的改变


        为实现我国2030年全民心理健康素质的全面提升,在新媒体不断发展的时代,我们需要与时俱进的改变现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下,结合网络新媒体构建“人教+网教”教育理念[6,7]。该理念主要是利用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和移动传播技术,搜集、开发和创制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结合线下教师的指导讲解,使线上和线下的教育相互补充、密切联系,从而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方式的改变

         新媒体的应用使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式更加信息化。高职学校可以通过开发手机APP或者微信公众号的和心理健康教育微博等方式,给学生定期的发布一些相关心理问题的教育内容,让学生通过自学的方式获得心理素质的提升。利用网络新媒体的交互性,给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创造了广阔的空间和平台,有效解决了面对面交流的尴尬。除了教师和学生以外,学生之间也可以通过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的互助群,在群内彼此之间进行交流、探讨和学习;还可以定期召开群内不同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育内容不局限于书本教学内容,可以在网络上转载不同的教育视频、音频图片或辅导教师自制网络小视频、学习生活中的小案例分析等内容推送到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平台供学生学习。通过网络新媒体的应用可以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不再是孤单面对问题,可以在新媒体中自学、互帮的方式解决心理问题。

(三)建立有效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络数据库

         数据库的建立可以很好地帮助教师和学生实现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帮助学生及时有效地找到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通过APP或者网络调查问卷及时的收集在校学生的心理问题的数据,经过处理分析后将数据上传至数据库,为每一个学生建立心理健康电子档案卡,定期的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调查研究并将个人数据传至数据库中,更新学生个人的心理健康电子档案,这样学生可以随时的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辅导教师可以通过数据库及时掌握学生的阶段性心理健康状况,并给予及时的心理辅导,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问题。

(四)加强心理教师的队伍建设

        心理教师队伍的建设对于高职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网络新媒体的应用可以进一步帮助心理教师掌握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更新教育理念。心理教师利用新媒体进行学习和培训,不断提高自己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化水平,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和教师队伍的整体专业化水准,针对不同学生的心理问题可以游刃有余的帮助、辅导和解决。

(五)实现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长效机制

         高职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长期缺乏有效的机制,心理咨询服务体系不健全、不完善,不能够保障教师、学生能够更好地参与到心理健康教育当中。通过网络新媒体我们可以实现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长效机制,建立网上新媒体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中心,通过数据库和心理健康电子档案卡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将信息传到服务中心,传给教师,这样一个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建立就可以保障学生能够长期的获得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辅导。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育机制,既能够保证教师有效的实施心理健康的教育辅导,又能够使学生获得有效的教育知识和教育能力。另外,网络新媒体的资源共享性,还可以使学生提高自己的同时帮助他人。

四 网络新媒体在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意义

(一)提高了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效率


         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不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效率,有时可能因为方式和内容的单调枯燥,产生不理想的效果。通过网络新媒体的应用学生可以更加快捷方便接收到相关心理问题的解决方法,在网络新媒体中可以实现多人参与,相互之间进行帮助指导,这样就会进一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率。

(二)提高了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网络新媒体不但可以实现语言文字的传播而且还可以传播视屏、图片等信息,这样学生在学习时便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不同的教育形式。此外,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可以利用网络新媒体进行实时交流,自学与他教的结合使得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进一步提高。

(三)有助于心理健康教育长效机制的实施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在生活中对于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的应用已经非常熟练,学生可以借助这些平台长期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学习。在网络媒体中,学校开发的APP,建立的网络服务中心、数据库和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都可以随时随地长期有效的满足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习的需要。从这些方面来看,网络新媒体能够促进心理健康教育长效机制的实施。

\

 
五 结语

        网络新媒体的发展以及在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给高职学校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提供了有效的途径,丰富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资源,改变了高职学校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完善了高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长效机制,使得高职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加系统化、长效化、科学化。

参考文献

[1]陈迎雪,陈小华.浅谈新媒体介入小微企业营销[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27(03):80-83.
[2]邢玥.新媒体视域下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初探[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7):147-148.
[3]张玲,柯晓扬.新媒体视域下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践创新[J].教育观察,2018(04):88-89.
[4]李晓侠,新媒体时代微信公众平台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8(10):140-141.
[5]何春耕,夏中.新媒体时代报纸副刊改革探析[J].新闻世界,2017(02):19-22.
[6]吴煜辉.“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心理,2018(33):156-158.
[7]李艳.“互联网+”与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J].文教资料,2018(20):114-11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10497.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