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以学生为中心”,采用重点讲解、课堂提问、课堂讨论、情景模拟、自主学习、知识竞赛等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对现行的方剂学教学方法做进一步改进,设计调查问卷,统计该教学模式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关键词:方剂学;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改革
本文引用格式:刘岩,等.“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在《方剂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现代化,2019,6(41):165-166.
The Application of"Student-centered"Teaching Method in the Teaching of"Science of Prescriptions"
LIU Yan,JI Xiao-qing,LIANG Guang-he,XIN Si-yuan,XIONG Xin,DU Ying-jie,GAO Zhan-hua
(Chengde Medical College,Chengde Hebei)
Abstract:“Student-centered”,the use of a combination of key explanation,classroom questions,classroom discussion,scenario simulation,independent learning,knowledge competition and other methods of mixed teaching mode,the current teaching method of formulary to make further improvements,the design of a questionnaire,statistics of the impact of the teaching mode on student learning.
Key words:Prescription;Student centered;The teaching reform
方剂学是研究方剂组方原理、配伍规律及其临证运用的一门学科,既是中医基础学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亦是联系中医基础与临床各科之间的桥梁。随着国家不断深入的教学改革,方剂学也在进行积极的探索,怎样才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这门课程,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改革方剂学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临证时熟练运用方剂的能力,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合格的中医药人才至关重要。我们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采用重点讲解、课堂提问、课堂讨论、情景模拟、自主学习、知识竞赛等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对现行的方剂学教学方法做进一步改进。
一 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对照组:2017-2018年第一学期有“方剂学”教学任务的中医、针灸推拿、中西医临床专业本科生196人。实验组:2018-2019年第一学期有“方剂学”教学任务的中医、针灸推拿、中西医临床专业本科生198人。
(二)方法
对照组实施传统教学法。教师课前备课,上课主要以老师讲授为主,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按照方剂的组成、功用、主治、方解的顺序讲解。然后总结重点内容,布置作业。实验组实施混合教学法。在方剂学的授课过程中,着重讲解病机、治法和方药配伍三个方面;每次讲授新课前随机提问上节课的方歌;课后布置课后作业;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在课堂教学后期进行病案的情景模拟教学;在学期末举行知识竞赛。
评价方法。采用无记名问卷调查和期末笔试考核相结合的方式。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提高学习兴趣,提高沟通能力,提高解决问题能力,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增强临床能力,选项有好、一般、差三个选项。考试内容包括方剂基本理论知识、病案分析和创新题。
统计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期末成绩用(x±s)表示,使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P<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 结果分析
(一)期末成绩比较
2018-2019年第一学期与2017-2018年第一学期方剂学期末平均分比较具有显著差异,t=7.37,P<0.01,具体结果见表1。其中2017-2018年第一学期参加考试学生共196人,90分以上6人,80—89分39人,70—79分58人,60—69分72人,不及格21人。2018-2019年第一学期参加考试学生共198人,90分以上21人,80—89分84人,70—79
分55人,60—69分32人,不及格6人。
(二)实验组问卷调查统计
给2018-2019年第一学期参加考试的学生发放问卷调查198份,收回198份,回收率100%。问卷调查结果,见表2。
三 讨论
方剂学的教学目的是通过《方剂学》的讲授,让学生掌握组方原则和方剂的运用变化及其对方剂功能主治的影响。了解方剂与治法的关系,以及剂型、用法等基本知识[1-4]。引导学生掌握组方原理与配伍法则,培养学生分析、运用方剂,以及据证求“变”组方的能力。传统教学一般都是以教师教学为主,由教师主导,虽然能更好地讲授基础理论知识,但却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我们要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才能更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因此,我们将多种教学方法整合实行混合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更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运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教师首先应明确教学大纲中所要求掌握、熟悉、了解的内容,把握重点、难点,然后再向学生进行讲解,并以此设问,这样学生就能更好地把握知识要点,并能进一步围绕该问题进行自主思考。
要培养学生分析、运用方剂以及临证组方的能力,就必须强调方剂配伍理论的讲授,把配伍作为方剂教学的重点,特别是药与药之间的配伍关系,一定要重点讲解,让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课前布置预习任务,课后布置相应的作业,作业成绩记入平时成绩。方歌背诵是《方剂学》学习的重点,以往都是由学生课下自主背诵,记忆效果不理想。因此,在每一次新的课程开始前,都会随机抽取学生背诵所学章节的方歌,进行随堂考核并计入平时成绩,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
通过学生对《方剂学》在临床应用的情况看,学生一般不能很好地运用方剂知识进行辨证论治,死记硬背的现象比较严重。虽然学习《方剂学》的基本要求是熟记方药的组成,但不仅仅是方歌的背诵,更应该让学生通过《方剂学》的学习,把所学的知识灵活的应用于临床。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将病案教学引入方剂学课堂,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而且使教学更加贴近临床,更好地把理论联系到实际。并且,在方剂学授课的后期,引入病案实施情景模拟教学法,为学生假设诊室或病房的工作情景,让学生选取病案,进行角色扮演。启发学生从多方面考虑问题,要求学生辨清证候,作出明确诊断,并拟定治法,确定方剂,并作出适当的配伍加减。通过模拟各种现实场景,达到对基本理论、实践能力、沟通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其具有的优越性和实践性是传统课堂教学无法比拟的。当方剂学知识累积到一定程度后,组织竞赛活动进行知识点的全面复习,首先把学生进行分组,选手抽签,并回答抽中方剂的组成、功效、主治以及配伍特点、加减变化等主要内容,活动形式强调全员参与,集知识性、趣味性、挑战性于一体。
教学内容完成后,采用闭卷考试形式考察学生对方剂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试卷组成有多种题型,包括选择题、组成题、简答题、论述题、病案分析题和创新题等。在学期末,根据期末考试及平时成绩,按比例,核算出总成绩。结果显示,2018-2019年第一学期实施混合教学模式的学生,总成绩明显高于2017-2018年第一学期实施传统教学模式的学生。实践证明,混合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带着兴趣学习,提高了学生的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增强了临床能力。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应努力提高教学水平,使教师和学生都能积极的参与互动,全面实施方剂学“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始终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及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李骥.《方剂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1.
[2]寇宁.中药学专业《方剂学》课程教学设计[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8,38(08):164-165.
[3]任小宁,郭晓黎.《方剂学》教学要求和教学方法研究[J].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40(06):138-141.
[4]龚轩.《方剂学》本科教学中“君臣佐使”的处理[J].教育现代化,2018,5(35):205-20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103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