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方剂学是高职中医课程中的必修课程也是基础课程之一,随着“人文教育”的开展实施,高职院校对方剂学的教学也逐渐从“灌输式”的教学方式逐渐向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转变。而单一的教学评价考核也远远不能满足教学的发展,需要采用多元化的评价考核模式,加深学生对方剂学的学习和掌握。文章以高职方剂学教学为例,阐述方剂学的相关理论,以及方剂学多元化评价考核的意义和必要性,并进一步探究方剂学多元化评价考核模式的构建和实施,旨在通过本文的论述,可以提高方剂学教学的有效性,促进方剂学的“教学相长”。
关键词:多元化评价考核;高职基础课程;方剂学教学
本文引用格式:冀艳等.多元化评价考核对高职基础课程方剂学教学的影响[J].教育现代化,2019,6(31):240-241+245.
我国高职院校主要是为社会培养专科基础人才的院校,在高职院校的专业学习中,除了学习专业相关的理论知识,更加注重的是学生的实践能力。中医专业是一门实用型专业,其中方剂学是中医专业中一门基础课程,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性质。在方剂学的教学中,我们除了要求学生掌握方剂学的基本理论知识,还需要加强方剂学的临床实践。但是就目前的方剂学评价考核来说,只是单纯的笔试,严重遏制了方剂学的教学发展。
一 方剂学概述
方剂学是中医教学中一门集基础和临床为一体的学科,主要研究中草药药物配比与临床效果的学科。方剂学是衔接传统中医和现代医学的重要纽带,同时也是中医相关专业中的基础课程。在各高职院校的方剂学课程教学中一般会涵盖230首常用方、150首正方和89首附方。学生在学习中,方剂数量大,学生在学习、掌握过程中有一定的困难。尽管目前的方剂学教学也正在尝试利用新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提高方剂学的教学效率,但是也仅限于方剂学的教学,方剂学的教学评价考核方面还有待提升,因此方剂学单一的评价考核方式成为了方剂学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 方剂学多元化评价考核的必要性和意义
传统的方剂学教学评价仅仅是限于课程的卷面考核,而在高职院校中一般每学期只有期中和期末两次考试,也就导致了学生在平时学习不用心,到考试的时候“临时抱佛脚”的现象。这种考核模式,往往会导致学生在方剂学的学习中记得快、忘得也快,并没有达到一个理想的效果;其次传统的考核只是限于一张卷面,仅仅是限于方剂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对方剂学临床知识往往考察的不够全面。学生也只是按照书本知识按部就班,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违背了中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再有传统的考核方式限制了方剂学的临床应用,一味的将考核集中到理论知识上,缺乏一定的临床基础,单纯的靠死记硬背并不能真正发挥方剂学的优势,同时也违背了实用型人才的教学理念。
多元化评价考核的开展可以将评价考核随时开展,让学生在学新知识的同时强化巩固所学旧知识,从而促进学生对方歌、方剂学理论知识更好的理解和记忆;其次,多元化的评价考核,可以改变原有的考核局限性,多方面、多层次、多样化的进行考核,以此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动性,为方剂学的学习增添趣味性;最后,多元化的评价考核模式可以为学生设置一些真实的临床问题,让学生进行病案分析,以此锻炼学生对方剂学的掌握和灵活运用,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 方剂学多元化评价考核模式的构建
(一)方剂学课堂教学考核
在高职院校的方剂学教学中,课堂是教学的主体。而传统的方剂学课堂中,教师往往是按照教材内容为学生一一解释,并没有相应的考核规定和流程。学生对于方剂学的学习通常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因此在多元化评价考核模式的构建中,教师要在课堂的开始或者课中、课堂结束前对学生的知识掌握进行教学评价,让学生能够巩固旧知识的同时,掌握新知识。并在新旧知识的交替中,锻炼学生对新旧知识的灵活运用,从而提高方剂学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在课堂开始前,教师可以针对上节课的知识对学生提问,巩固学生上节课的知识掌握;在课堂进行中,教师还可以随时向学生提问相关的方剂学知识,以此加强知识中的联系,帮助学生更好的运用;在课堂结束前,教师可以对同学考核课堂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以此强化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和消化。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将课堂中学生的回答认真做好记录,并计入到学生的学习分数,参与到学生的毕业考核。以此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提高方剂学的教学效率。
(二)方剂学方歌考核
方剂学教学中,方歌是学习方剂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同时也是方剂学中的重点难点。通常方歌中会涵盖方剂的组成、主治、以及方剂特点和加减变化等,而且方歌本身语言简练、读起来朗朗上口,学生也方便记忆。方歌在方剂学教学目标中,通常是要求学生背诵,但是在实际的考核过程中,方歌背诵没有列入考核项目,使好多学生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多元化评价考核模式的构建过程中,教师要将方歌的背诵列入考试内容,将教学目标中需要背诵的方歌以月或者学期为单位组织学生背诵考核,并将成绩按照一定的比例计入总评。
例如,在每学期的期末,组织学生进行方剂学方歌背诵的考核,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随机方歌的背诵,以此提高学生对方歌的重视程度。并通过这种方式加强学生对方歌的记忆,提高学生的基础水平。或者教师可以以小组或者宿舍为单位,进行方歌背诵的约束和考核,小组中一人的考核成绩将影响整组学生的成绩,以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引起学生对方歌的足够重视。由于方歌的连续性和反复记忆性,所以教师要不定时、不定期的进行抽查、考核,在不定期的考核过程中增强学生的紧迫感,从而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方歌的学习和背诵中。
(三)方剂学临床实践考核
方剂学是一门集理论基础与临床实践于一身的应用型课程,那么临床实践是方剂学必备的素质之一。限于高职院校的条件,学生进行临床实践是不切实际的,为此教师可以在多元化评价考核模式的构建中增加方剂学的病案分析。由教师设置相应的病例,让学生利用所学方剂学知识给出病例分析、辨证立法以及处方用药等等,锻炼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灵活运用。在自主探究结束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探讨、分析,并确定最终的治疗方案,以病案分析报告的方式提交给教师,由教师为学生的表现以及报告内容确定学生的分数,并计入总评。
例如,教师可以给学生设置病例“病人临床症状为恶寒、发热、头身疼痛”,那么学生因此可以初步判断为病人“感冒”,但是在临床上感冒又分为“风寒感冒、暑湿感冒和风热感冒”三种类型,不同类型的感冒有不同的治疗原则和不同的方剂类型。因此需要学生充分掌握不同感冒类型的不同症状以及相应的治疗方式,才能给予正确的治疗方案。
又如,教师设置病例“就医儿童前几天有咳嗽、发热、眼泪增多、精神不振症状,那么如何进行病例分析和用药”?学生首先要考虑是不是儿童麻疹,麻疹病人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症状,如果就医儿童的症状属于出疹前,那么此时期就要以“透疹”为主,为儿童开具一些发表透疹的药物,辅助疹子发出。同时还要注意麻疹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将儿童进行隔离,保证充足水分;麻疹中期一般伴有肺热,因此中期的治疗以清解肺热为主;到麻疹后期,恐伤及肺阴胃阴,要以养阴清热为主。
(四)方剂学网络考核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教学已经全面应用于各高职院校,在多元化方剂学评价考核中,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进行方剂学的评价和考核。让学生能够摒弃传统的卷面考试,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和考核,及时发现自己学习中的不足,并在相应的板块学习和强化,以此提高方剂学的教学效率,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动性。
例如,现在有好多学校已经开展了“蓝墨云班课”的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在教学APP中为学生设置一定的教学内容和考核内容,让学生将课堂教学与评价考核完美结合。教师还可以在客户端中,上传一些方剂学的课外知识以及组织学生在平台中的互动等等。教师将学生在APP客户端中的活跃值作为考核的一部分,以此提升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将传统的纸质试卷转化为电子试卷,给学生推送一定的考试内容,让学生能够随时随地检测。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在某段时间内完成,对于做错的题型可以反复练习,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改的改革和深入,传统的方剂学教学评价和考核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教学的发展和学生的学习需求。需要教师在“人文教育”理念下,以学生的需求和思想特点为主体,全方位评价考核,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在方剂学多元化评价考核的构建中,教师要将方剂学中课堂教学、方歌背诵、临床实践、网络教学等全面结合,计入总成绩,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促进方剂学的“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张军会,李铭,秦竹,王刚.方剂学模块化教学与考核模式初探[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1,32(7):87-88.
[2]于鹰,平静.论中医学专业方剂学多元考核模式的构建[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6):72-73.
[3]张永鹏,李永民,李刚,冯亭亭,贺伟,吴越,王莹.慕课背景下方剂学教学改革的思考和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8(37):245-24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96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