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金属腐蚀与防护原理课程教学改革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0-01-03 14:06:06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根据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要求,针对金属腐蚀与防护课程的面临的问题,结合当代大学生对在线网络学习兴趣高的特点,通过采用案例教学,大创项目申请书撰写,网络教学,及科研促进教学的手段。结果表明,通过综合采用这些教学改革措施,丰富了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与时俱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效果,培养了学生具有适应时代的创新创业意识。

关键词:创新创业;金属腐蚀与防护;案例;网络;互动

本文引用格式:亢淑梅,等.金属腐蚀与防护原理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36):86-87.

       随着我国海洋资源开发,海上丝绸之路建设,跨海大桥等的开发,国家对金属腐蚀与防护领域更加重视,金属腐蚀与防护技术日新月异,加强腐蚀与防护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意义[1]。2017年2月以来,教育部大力推进新工科建设[2]。新工科背景下,要培养学生具有适应时代的创新创业意识,不能仅靠创新教育这样的专门课程,更应该将创新创业教育思维覆盖到专业课的日常教学中,提高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效果。

        腐蚀与防护课程的改革,班朝磊等进行了案例式教学,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3];李雪等人进行了“翻转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教学改革,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4];吴锋景等提出增强实验教学环节,开展以科研促进教学的活动,丰富了教学内容[5]。本研究针对金属腐蚀与防护原理课程的特点,结合新时期大学生对在线网络学习兴趣高,本课程以创新创业为导向,融入双创项目参与教学,案例教学与辽宁科技大学泛雅在线平台教学相结合进行了教学改革研究,探索金属腐蚀与防护原理课程教学新模式,以培养适应新时期腐蚀与防护技术发展需求相适应的本科人才。

一 以就业为导向,合理设置工程案例

        通过对学生就业情况调研,充分了解学生就业单位对大学生知识体系的要求,以金属腐蚀与防护原理课程为例,从不同企业对学生的工程能力方向着手,将章节内容合理整合,以工程案例为线索,引导学生自主完成某一腐蚀与防护原理章节的学习,修订教学大纲适应新的教学模式。

         本门课程的授课对象为材料化学专业大三本科生,就业方向主要为国内各大钢铁厂及新能源厂,具体为钢板镀锌,彩涂板,防腐,锂电池,燃料电池等技术应用及研发方向。在授课过程中,紧密联系实际,引入了桥梁用钢的防护,汽车板的防护,燃料电池双极板的表面改性等,既学习了金属腐蚀与防护基本原理内容,通过案例的分析,又让学生意识到所学内容与本专业就业前景的紧密联系,增强了课程的实用性,提高了学生的重视程度,改善了课堂教学效果,符合国家对新工科培养卓越工程科技人才的要求。

二 创新创业理念贯穿教学全过程

         课程过程考试考核方法改革,从以往的学生将标准答案和已有结论奉为圣旨,一考定高下,改革为重视本科生的学习过程考核,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语言表达能力。将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的开展与就业及专业人才培养整体目标贯穿于专业课的考核过程当中。在讲完第一章绪论后,结合教学内容,案例分析,学生分组提出大创项目思路,通过查阅资料,要求学生就腐蚀与防护领域感兴趣的内容提出一个研究方向,充分了解该领域研究进展,整理材料做ppt汇报。例如在讲绪论时讲述了西气东输管道涂层防腐的案例,有一名同学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发现现在研究比较热门的石墨烯也可以作为涂层,因此提出了采用石墨烯材料作为涂层防止海水腐蚀的想法,但该同学很担心这么先进的材料如果做实验会不会难度太大。教师通过介绍石墨烯在涂层应用中的发展现状,及时进行答疑解惑,分析该课题虽然有难度,但还是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可借鉴,共同讨论如果要进行可能遇到的问题,从而进一步形成实验方案,撰写大创项目立项申请书。随着金属腐蚀与防护原理课程的进行,在学习了腐蚀与防护基本原理后,期中进行二次汇报,修改申请书内容,深入查阅相关资料,加强学生对所选课题的理解深度。

\

 
三基于泛雅平台的分享互动式教学

         以辽宁科技大学泛雅在线课程建设平台为基础,根据本专业学生特点,与学生共同建设在线金属腐蚀与防护原理课程。教师下节课上课前将课程教案,课件,以及相关的视频,网页等资料上传平台,使学生可以提前预习,上课时做到带着问题来,教师与学生达到更好的互动。教师还通过该平台布置在线作业,进行在线考试,在线点名等,使原本枯燥的检验学习环节形式更灵活,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该平台学生还可以进行与教师的在线讨论腐蚀案例,还可以上传自己感兴趣的腐蚀案例,达到丰富平台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改善自主学习效果。同时该平台的客观题自动阅卷功能也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的批卷负担,因此该平台在使用过程中受到学生与教师的认可,一个学期内,两个班级共计60名学生,该课程的访问量达到了39627次。在线课程的开展,使我们意识到时代在进步,国家现在急需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作为高校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的提高个人专业和职业道德素质,参与网络互动教学的大潮中来。任何一种教育模式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更要深刻理解教育的本质,根据当前新工科对大学生的需求,结合新时期大学生的特点,跟上当代教学改革的步伐,培养出适合社会需求的人才。

四 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针对材料类专业课与科技发展紧密联系的特点,采取以教师的科研项目为基础,在创新创业理念下,通过教学模式改革,合理调整课程教学内容、教学环节、评价方式,使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完善材料类创新型工程人才的培养模式。通过学生撰写大创项目申请书,从中遴选与教师课题相关的项目,鼓励学生自由探索,形成由项目提出,到实验方案形成,直到数据分析,形成论文,全过程的科研训练,科研项目实践教学的研究提供充分的实践条件和保障。让优秀的大学生脱颖而出,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潜力,为学生的进一步深造奠定基础。

五 结语

       本课程教学改革以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力、就业力和适应性为目标,通过综合案例教学,在线分享互动教学,撰写大创申请书及结合教师科研,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以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指导金属腐蚀与防护原理课程全过程,全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构造更加适应市场需求、更具创新理念的课程教学模式,以多样、特色、优质的教学风格提高金属腐蚀与防护原理教学质量。

\

 
参考文献

[1]郑崇伟.经略21世纪海上丝路:海洋资源、相关国家开发状况[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6,33(3):3-8.
[2]吴爱华,侯永峰,杨秋波,等.加快发展和建设新工科主动适应和引领新经济[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1):1-9.
[3]班朝磊,倪俊杰,王长征,等.案例式教学在《材料腐蚀与防护》课程中的应用[J].教育现代化,2016,(31):134-136.
[4]李雪,张芙丽.基于“翻转课堂”的高校教学模式可行性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9,(6):144+162.
[5]吴锋景,刘小娟,肖鑫.《金属腐蚀与防护》课程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学[J].广州化工,2016,44(10):243-24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10324.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