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目的 对比分析氯米芬与他莫昔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不孕的效果。方法 以 2017 年 1 月至 12 月为病例选取时间,纳入 82 例多囊卵巢综合症不孕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 41 例,分别以氯米芬与他莫昔芬治疗,对比效果。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内膜厚度、成熟卵泡数均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P< 0.05)。研究组排卵率、妊娠率分别为 92.68%、48.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70.73%、26.83%,对比差异明显(P< 0.05)。结论 与氯米芬相比,以他莫昔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不孕,更能改善子宫内膜,促进排卵, 提升妊娠率,效果理想,推广应用价值高。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症;不孕;氯米芬;他莫昔芬
本文引用格式: 毕艳波 . 氯米芬与他莫昔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不孕患者临床对比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70):112.
0引言
多囊卵巢综合症为糖代谢紊乱与内分泌紊乱共同存在的代谢疾病,为妇科常见病,是导致不孕的主要原因,影响女性身心健康。氯米芬与他莫昔芬均是治疗该病的常用药物, 关于两种药物的临床疗效优劣一直存在争议 [1]。本次研究将两种药物对比分析,以明确每种药物的临床应用价值,为临床用药提供科学指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82 例研究对象,均为 2017 年 1 月至 12 月因多囊卵巢综合症在我院接受治疗,所有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 由本人 / 家属签署同意书。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 41 例,对照组平均(22.37±5.15)岁;研究组平均(23.01±5.28)岁。在一般资料方面,组间比较差异不大,(P> 0.05),可比。本研究符合医学伦理。
1.2方法
1.2.1对照组以枸橼酸氯米芬片治疗,于月经周期第 5 天开始用药,每次服用 50 mg,每天 1 次,21 天为 1 疗程,用药3 个疗程。
1.2.2研究组以枸橼酸他莫昔芬片治疗,于月经周期第 5 天开始用药,每次服用 50 mg,每天 1 次,21 天为 1 疗程,用药 3 个疗程。
1.3观察指标。统计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子宫内膜厚度、成熟卵泡数、排卵率及妊娠率。
1.4统计学分析。以 SPSS 21.0 软件行统计学处理,宫内膜厚度、成熟卵泡数以( ±s)形式表示,排卵率及妊娠率以(%) 表示,对比以 t 、χ 2 检验,检验结果以 P 值为准,0.05 为界值, 低于界值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组间内膜厚度、成熟卵泡数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内膜厚度、成熟卵泡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内膜厚度、成熟卵泡数均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P< 0.05),详见表 1。组间排卵及妊娠情况对比。研究组排卵率、妊娠率分别为 92.68%(38/41)、48.78%(20/4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73%(29/41)、26.83%(11/41),对比差异明显(P< 0.05)。
3讨论
多囊卵巢综合症为临床常见妇科内分泌紊乱疾病,会对女性生育能力造成严重不良影响。据统计 88%-75% 的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有不孕表现 [2]。采取有效治疗方式,改善女性激素分泌状况,增厚子宫内膜,促进排卵,为治疗的关键。
氯米芬为三苯乙烯衍生品,为临床中的一线促排卵药物, 具有强抗雌激素、稍弱雌激素活性,能够和雌激素参与竞争雌激素受体,进而消耗受体,促进雌激素分泌,进而达到促排卵作用。但是药物能直接作用于子宫内膜,不能改善子宫内膜变薄,所以会影响治疗效果。本次研究中对照组采用该方法治疗效果不理想。
他莫昔芬为雌二醇竞争性拮抗剂,与雌激素结构相似, 由两个异构体、E 型和 Z 型组成,前者具有弱雌激素活性, 后者有抗雌激素作用,药物可直接干扰雌激素活动,并与雌激素受体相结合,从而阻断雌二醇。相比于氯米芬,他莫昔芬作为子宫内膜、宫颈黏膜激动剂,用药过程中不会对子宫内膜造成影响,因此临床治疗效果更好。本次研究中研究组采用此药治疗,子宫内膜厚度、成熟卵泡数水平均较高,排卵率和妊娠率均较低,治疗效果理想。
综上所述,与氯米芬相比,以他莫昔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不孕,更能改善子宫内膜,促进排卵,提升妊娠率,效果理想,推广应用价值高。
参考文献:
[1]刘佳 , 杨春波 , 李现玲. 氯米芬、来曲唑与他莫昔芬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的疗效比较 [J].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6,37(5):85- 86.
[2]罗秋彦. 来曲唑、他莫昔芬和氯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17):39-40.
《氯米芬与他莫昔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不孕患者临床对比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http://www.lunwensci.com/uploadfile/2018/0926/20180926024358858.pdf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9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