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前肺癌的西医治疗有放化疗、手术、靶向等治疗,在肺癌方面西医也趋于癌症精准治疗。中医药治疗肺癌有多年历史,辨证、辨病及体质辨识三者相结合,在肺癌个体化治疗方面累了丰富的经验。现就肺癌中医体质辨识及与TNM分期之间的关系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肺癌;中医体质辨识;肺癌TNM分期
本文引用格式:蒋红梅,陈云凤,范鹏,等.肺癌中医体质辨识及与TNM分期之间的关系研究进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42):112-113.
Advances in TCM Constitution Identification of Lung Cancer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TNM Staging
JIANG Hong-mei1,CHEN Yun-feng2*,FAN Peng1,ZHANG Kai1
(1.Chengd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hengdu Sichuan;2.Chengdu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Hospital,Chengdu Sichuan)
ABSTRACT:At present,the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of lung cancerincludes radiotherapy,chemotherapy,surgery,targrted treatment,and so on.In the aspect of lung cancer,western medicine also tends to precise treatment.Chinese medicine has a long history in the treatment of lung cancer.The combination of dialectics,disease differentiation and physique identification has accumulated rich experience in the area of individualized treatment of lung cancer.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TCM physique identification of lung cancer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TNMstaging.
KEY WORDS:Lung Cancer;TCM Constitution Identification;TNM Staging
0引言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primary bronchegenic carcinoma)简称为肺癌(lung cancer)是起源于支气管黏膜或腺体的恶性肿瘤,发病率高,死亡率高,预后差。按组织病理学分类,肺癌分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和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据统计肺癌仍是我国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且死因构成比持续增加[1],成增长趋势[2]。
1肺癌的中医认识
古代中医并无“癌”这一专属病名,归属于“徵”、“瘕”、“积”、“聚”、“岩”等病名。根据肺癌的症状及其病因病机,将现代医学中的肺癌归属于“肺积”、“肺岩”等疾病中。《济生方》曰“息贲之状,在右胁下,覆大如杯,喘息奔溢,是为肺积,诊其脉浮而毛,其色白,其病气逆,背痛少气,喜忘目瞑,肤寒,皮中时痛,或如虱缘,或如针刺。”《难经》曰“肺之积,名曰息贲,在右胁下,复大如杯,久不已,令人洒浙寒热,喘咳,发肺壅”,已明确肺癌之名为肺积,提出舌脉之象及症状,现代医学中肺癌的主要症状是咳嗽、咳痰、痰中带血、胸痛、消瘦等症状。因此,古代所记录肺癌的症状及体征与现代医学描述相符。
《内经》中所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所有疾病发生不外乎正虚与邪实,肺位居华盖,主宣发肃降、主一身之气、通调水道,肺为骄脏,易受邪毒侵袭。肺癌发病主要有气虚、阴虚、痰淤、癌毒,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脾失运化,水谷精微输布失常,聚湿生痰,留于肺脏;或饮食不节,水湿痰浊内聚,痰贮肺络;肺失宣降,气滞则导致痰凝、血瘀,郁结胸中,渐成肿块。周岱翰等认为肺癌病机在于先有正虚,再有邪实,虚、瘀、痰、毒互结而致[3]。肺癌在中医病理描述中已属有形之邪,不外乎气滞、痰凝、血瘀。有形之邪形成初期必定有正气内虚。正气亏虚不外乎气、血、阴、阳的亏虚,根据肺的生理、病理特性,肺脏多表现为气虚、阴虚两方面。总得来说肺癌的中医病理不外乎气虚、阴虚、痰凝、血瘀等方面。
2中医体质辨识
在中医理论中,人是形与神的统一体。人类有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精血津液等相同的形质和功能活动,有神、魂、魄、意、志以及喜、怒、悲、思、恐等相同心理活动,但每个正常人体有差异的即体质。分类可追溯到《黄帝内经》,《灵枢·通天》中,体质按阴阳学说分少阴、太阴、少阳、太阳、阴阳平和五种体质类型;在《灵枢·阴阳二十五人》中说:“先立五形金木水火土,别其五色,异其五形之人,而二十五人具矣。”,其根据五行划分出不同体质类型;又如《灵枢·逆顺肥瘦》则以身体形态区分;《素问·血气形志》则按情志因素等来划分体质。
但目前体质辨识分类尚无统一标准,目前较为被普遍认可被接受的体质分类标准是由王琦教授提出并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主要有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9种体质类型。
3肺癌的中医体质辨识
不同体质对疾病的发生及易感性不同。体质影响着人对自然、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力,以及发病过程中对某些致病因素的易感性和病理过程中疾病发展的倾向性等,进而还影响着某些疾病的症候类型和个体对治疗措施的反应性。不同的体质对肿瘤的易感性与发病起重要作用[4-7],不同体质的肺癌患者的各种基因的表达也是有差异的[8-9]。向农等对355例肿瘤患者中医体质类型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其中肺癌患者以气虚质为主[10].在相关临床研究中显示,肺癌患者气虚质所占比例较高[11]。也有研究显示,在所有纳入病例中,气虚质、阴虚质、气郁质占所有研究肺癌患者的67%[12]。郭倩倩等对254例临床肺癌患者采用9种中医体质分类量表对其进行肺癌中医体质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肺癌患者的临床体质类型主要以平和质、气虚质、阴虚质和阳虚质为主,其中又以气虚质频率较高[13]。体质是由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共同决定的。宋欢等认为,精神因素也是肺癌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14],这就符合中医情志致病的病机,就如《黄帝内经》中所说“过忧伤肺,过喜伤心,过思伤脾,怒伤感,悲伤肾”。因此,情志因素、生活环境以及饮食习惯等对肺癌的发病的影响不可忽略。体质对肺癌的发病率及易感性有重要影响,相关研究借助于现代手段证实该观点,与平和体质比较,阳虚体质及阴虚体质组Thl/Th2比值、干扰素-y、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2、4、6、10及白介素-17A的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表现出抑制状态,而对阴虚、阳虚受试者分别进行桂附地黄丸、六味地黄丸干预之后,血清相关细胞因子则出现不同程度提高,提示体质与疾病内在差异具有一定相关性,且通过药物对体质进行调整具有可行性[15]。
4中医体质辨证与肺癌TNM分期之间的关系探讨
从肺癌TNM分期中,不同分期中肺癌患者不同体质所占构成比不相同。部分中医学者对肺癌中医体质辨证与其TNM分期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探讨其关系。例如董静波等人对120例确诊肺癌患者进行中医体质与临床TNM分期研究中发现了肺癌患者中医体质与临床TNM分期的相关性,Ⅰ期和平质、气虚质、痰湿质各占1例,Ⅱ期痰湿质占37.5%,湿热质占25%,Ⅲ期阳虚质占35.3%,阴虚质占22.4%[16]。也有相关文献有相似结果,Ⅰ期、Ⅱ期肺癌患者体质以痰湿质、湿热质多见,证型以气虚痰湿多见,Ⅲ期、Ⅳ期肺癌患者体质以阴虚质、阳虚质、气虚质及气郁质为主,证型以气阴两虚多见[17-18]。多数医家通过不同的研究对多数病例分析得出中医体质辨识与TNM分期之间有一定相关性[19-22]。可见,体质对疾病的易感及变化都起着重要作用。
5总结
中医的核心在于辨证论治,治病需辨证、辨病、辨体质三者相结合。肺癌体质辨识及其不同分期的体质辨识可为个体化治疗提供理论依据。中医的整体观最高境界是天人合一,体质的形成由先天及后天共同作用的结果,后天的生活环境、饮食环境及生活情志在疾病中的影响需要考虑。调整体质偏颇,从整体改善肺癌患者生理及病理状态,提高抗病能力,有研究显示阳虚体质与阴虚体质在能量代谢、脂代谢、免疫功能、神经系统及肿瘤发病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并且两种体质都存在免疫缺陷[23-24]。结合体质辨识对肺癌患者进行辨证施治,最大可能去延长患者生存期限,提高生存质量,从身体、心理、环境等多方面进行干预,以达到治疗目的。
参考文献
[1]屈若祎,周宝森.2004-2010年中国肺癌死亡分布及趋势分析[A].全国肿瘤流行病学和肿瘤病因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
[2]王丽君,宇传华,张志将,等.中国居民1987—2014年肺癌死亡趋势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7,33(01):42-46.
[3]张恩欣.周岱翰教授运用”培土生金法”论治肺癌学术特色初探[C].//第13届全国肿瘤综合治疗新进展学术大会、第二届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肿瘤分会学术年会、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癌症姑息治疗研究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集.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6:168-172.
[4]崔庆丽,胡彦辉,马东阳,等.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医体质证型与EGFR基因的相关性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7,28(06):1516-1518.
[5]宋爱玲.68例肺癌中医体质调查及其相关分析[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4.
[6]陈世贤,袁立霞,邱钰芹,等.肺癌与中医体质的关系[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0(01):62-63.
[7]黄国品.台湾地区肺癌中医体质类型和证候证型分布规律及与临床分期相关性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3.
[8]郑璐玉.痰湿体质人群炎症相关机制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
[9]郑里翔,王萍,邓佳卉,等.阴虚、阳虚体质血清对肺癌细胞NF-κB、P16基因表达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3,28(09):2563-2566.
[10]张向农,王欣,王梅,等.355例肿瘤患者中医体质类型流行病学调查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0,17(5):13-16.
[11]郑同宝.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体质因素调查[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
[12]傅晓青,杨勇,谢柏胜,等.肺癌患者中医体质研究[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7(3):209-210.
[13]郭倩倩,赵帅,苏懿,等.中医体质分类与肺癌预后因素相关性分析[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24(3):112-115.
[14]宋欢,蒋婷婷,严丽波,等.精神心理因素对肺癌发病影响的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1,38(2):294-297.
[15]董伟.基于方体相应的阴虚阳虚体质方剂干预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
[16]董静波,卢晓峰,翁国爱,等.肺癌患者中医体质及辨证分型与临床TNM分期及病理类型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
[17]杨琪,陈文宇,徐玉芬,等.肺癌患者中医体质及中医辨证分型与临床TNM分期及病理类型之间的关系分析[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7,35(11):2927-2929.
[18]黄国品.台湾地区肺癌中医体质类型和证候证型分布规律及与临床分期相关性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3.
[19]董静波,卢晓峰,翁国爱,等.肺癌患者中医体质及辨证分型与临床TNM分期及病理类型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6,23(5):506-509.
[20]杨琪,陈文宇,徐玉芬,等.肺癌患者中医体质及中医辨证分型与临床TNM分期及病理类型之间的关系分析[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7,35(11):2927-2929.
[21]傅晓青,杨勇,谢柏胜,等.肺癌患者中医体质研究[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7(03):209-210.
[22]王帅,杨雪春,钱彦方.中医体质学说在肺癌临床论治中的研究进展[J].环球中医药,2016,9(12):1560-1564.
[23]俞若熙.基于阴虚、阳虚体质基因表达的健康状态微观辨识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
[24]郑里翔,刘红宁,舒洋,等.不同体质血清对A549肺癌细胞周期蛋白表达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27(02):324-32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95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