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目的 对比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 2015 年 6 月至 2017 年 6 月
前来我院就诊的 64 例早期乳腺癌病患,随机分为两组,各 32 例。研究组患者行保乳手术,对照组患者行改良根治术,比较临床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和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早期乳腺癌患者选保乳手术疗效佳、安全性,可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改良根治术
本文引用格式:齐新初. 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对比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18(70):72.
0引言
随着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研究的深入及治疗观念的转变, 当下乳腺癌治疗已进入到综合治疗时代,以往早期乳腺癌病患多行根治手术以期彻底清除病变组织,但常破坏乳房外形加重患者心理压力,影响生活质量 [1]。保乳手术与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相同,因其可保留大部分乳房,改善患侧上肢功能, 减少术后并发症广受医患欢迎,本文就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现资料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从 2015 年 6 月至 2017 年 6 月我院收治的早期乳腺癌病患中选取 64 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 32 例。所有入选对象均同意参与研究,根据临床表现和乳腺 X 线摄影检查确诊,排除病灶大于 4 cm、边界不清、癌瘤位于乳头或乳晕者。研究组年龄25-67 岁,平均(45.6±2.3)岁;根据国际抗癌协会制定的肿瘤 TNM 分期法划分Ⅰ期 24 例、Ⅱ期 15 例。对照组年龄 27-71 岁,平均(45.4±2.6)岁;其中Ⅰ期 22 例、Ⅱ期 17 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对照组患者行改良根治术,术前组织患者进行全面检查与医生讨论制定手术方案,检查手术用品和医疗设备,常规消毒,取平卧位、患侧垫方垫、消毒手术区(上至颈部、上臂,下过脐部,前至对侧锁骨中线,后至腋中线)、全麻后于距肿瘤 3 cm 处做切口、电刀切除乳腺组织、游离皮瓣、清除肌间腋窝淋巴结组织和脂肪、切除乳腺组织、清扫胸肌及腋窝淋巴结,冲洗切口负压引流,缝合包扎,术后给予抗感染治疗。研究组行保乳术,取平卧位,确定病灶位置、设计切口,全麻起效后距肿瘤边缘 0.5-1.0 cm 沿乳晕做弧形切口,依次清除肿瘤组织及周边少许健康腺体,处理腋窝淋巴结和胸肌淋巴结,用生理盐水清洗切口,放置引流管缝合包扎同时调整乳房外形,确保乳房对称且外形自然,给予抗感染治疗。
1.3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量及术后并发症(患侧上肢肿胀、皮瓣缺血、皮下积液、切口感染)发生率。
1.4统计学处理。本文涉及所有数据均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20.0 进行处理,用( ±s)、(%)表示计量和计数资料,用 t 和 χ 2 对数据进行检验,分析组间差异,若P< 0.05,即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临床指标。研究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 1 所示。
2.2并发症。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2.6%,1 例皮下积液;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15.4%,患侧上肢肿胀 1 例、皮瓣缺血 2 例、皮下积液 2 例、切口感染 1 例,组间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χ 2=3.924,P =0.048)。
3讨论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临床指标优于对照组, 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此次研究结果与宋卫东 [2] 研究结论相符,该学者还指出行保乳手术可缩减创口面积,提高术后美容优良率,具有极佳推广前景。改良根治术在切除肿瘤细胞时因采用电刀操作会损伤毛细血管,引发皮瓣坏死,影响术后恢复且较大切口也会诱发皮肤坏死或皮下积液问题, 增加治疗风险,影响推广应用。保乳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且医者可于术后及时为患者调整乳房,保证其美观度,符合女性美学追求,广受病患欢迎 [3]。总之,改良根治术与保乳手术均可治疗早期乳腺癌,但保乳手术效果更佳, 可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涛, 林丹, 蔡焕武. 改良根治术与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比较[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6,16(5):32-34.
[2]宋卫东. 对比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的临床疗效 [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7,2(1):17-18.
[3]郝飞, 秦东强, 刘平. 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J].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2016,3(2):28-29.
《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对比》附论文PDF版下载:
http://www.lunwensci.com/uploadfile/2018/0920/20180920032214507.pdf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8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