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目的 血液透析治疗的急性并发症及处理。方法 选取 2015 年 3 月至 2017 年 3 月收治的 110 例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急性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全部患者一共接受了 35640 次血液透析治疗,1432 次出现了急性并发症,急性并发症的发生率为 4.02%,其中包括低血压,肌肉痉挛和心律失常、高血压, 出血和凝血等并发症。结论 在血液透析治疗中患者极易出现急性并发症,所以要细致分析急性并发症的原因, 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确保临床效果。
关键词: 血液透析治疗;急性并发症;处理
本文引用格式:卞玉玲 . 血液透析治疗的急性并发症及处理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18(70):56.
0引言
血液透析可以有效清除血液中代谢废物,调节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是肾功能衰竭患者赖以生存的一种治疗方式。血液透析治疗可使患者的生命得以维持,但是这种替代治疗不同于肾脏,是部分的间断的替代。也极易出现急性并发症, 本文针对急性并发症的处理方式作了相关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 2015 年 3 月至 2017 年 3 月收治的 110 例接受过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男 55 例,女 55 例; 年龄 21-88 岁。治疗时间为 1-14 年,每周透析次数为 2-4 次,106 例每周三次,2 例每周 4 次,2 例每周 2 次。
1.2处理方法
1.2.1低血压。若患者频繁地出现低血压情况或伴有心血管系统疾病,可采用高钠透析和序贯透析以及血液透析滤过的方法,减少单位时间脱水量。在透析的间期,需对患者的体重进行控制,重新评估干体重。
1.2.2肌肉痉挛。在使用低钠透析液透析或过度超滤时,患者极易出现肌肉痉挛,在这种情况下,需提高透析频率,延长透析时间,避免患者出现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且适当地用高渗氯化钠以及 50% 葡萄糖进行输注,避免使用低钠透析液透析,需对患者的体重和脱水的速度进行控制。
1.2.3心率失常。在未有效控制心脏病史和高血钾、电解质紊乱和低血钾的情况下,患者极易出现心律失常,在遇此种情况时,需维持患者体内钾的平衡。与此同时,可适当地药物进行应用。可以采用不同 K 离子浓度的透析液。
1.2.4高血压。水钠潴留容量负荷超重以及肾素活性偏高均会致使患者出现高血压,控制透析间期液体入量,适当服用降压药物,必要时增加透析次数,下调患者干体重。
1.2.5凝血。当患者外露手臂致使血管收缩或处于高凝血状态时就会出现凝血的情况,所以在对患者实行透析治疗时, 要让患者的循环管道保持通畅,并密切监测患者血流量。若患者出现血液过度浓缩情况,需让患者适当饮水;若患者有高凝倾向,监测出血凝血时间,调整肝素用量。另外,为了防止患者出现寒颤,需采取保暖措施。
1.2.6出血。一般情况下,出血有两种,包括体内出血以及体外循环管道漏血。一旦患者有出血的情况出现,需减少肝素用量,强化透析。可采取体外肝素化透析。若患者有严重的出血倾向。可采用无肝素透析,用生理盐水对管道间歇性的冲洗。
1.3 观察指标。观察患者的急性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2结果
全部患者一共接受了 35640 次血液透析治疗,1432 次出现了急性并发症,急性并发症的发生率为 4.02%,其中包括低血压、肌肉痉挛、高血压、心律失常、出血和凝血等并发症, 见表 1。
讨论
血液透析可治疗急性肾衰和慢性肾衰竭终末期尿,在临床治疗时,患者极易出现一些急性并发症 [1]对透析治疗的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给患者带来巨还会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一定的威胁。所以,要具体情况来分析出现急性并发症的相关原因 [2],措施进行控制。此外,患者接受透析治疗时,医护化地观察其病情,这样才可在第一时间发觉并发症,并及时相应的处理,使患者的预后得以改善,使其透析治疗效果得以巩固 [3]。
本文的研究表明,血液透析治疗的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出现急性并发症,而为了保障患者的透析治疗效果,需及时对患者的急性并发症进行处理。
参考文献:
[1]荆萌萌, 徐旭东, 贺海东, 等. 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治疗对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胰岛素抵抗与营养状态的影响 [J].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4,15(3):219-222.
[2]董文霞, 彭俊琼, 俞娅芬, 等.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慢性心肾综合征维持性透析患者顽固性低血压的临床疗效 [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4,18(11):79-81.
[3]路萍, 徐芸芸, 许化溪 , 等 .nuocytes 相关因子在规律血液透析治疗 2 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免疫学意义[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8,15(1):22-26.
《血液透析治疗的急性并发症及处理》附论文PDF版下载:
http://www.lunwensci.com/uploadfile/2018/0919/20180919040210427.pdf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8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