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研究在社区高血压治疗中引入沙库巴曲缬沙坦的疗效。方法非随机选取2022年9月—2023年9月南京市鼓楼区挹江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社区高血压患者110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施以缬沙坦胶囊治疗,研究组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4、8、12、24周时的舒张压、收缩压、脉压差、24 h动态舒张压和24 h动态收缩压,及治疗后患者的肾功能指标和血脂指标。结果治疗4、8、12、24周后,研究组的舒张压、收缩压、脉压差水平均比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的24 h动态舒张压平均值、24 h动态收缩压平均值均比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的血肌酐水平均比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于对照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在社区高血压治疗中引入沙库巴曲缬沙坦具有良好的效果,对患者的血压有明显的改善,同时有助于降低血脂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高血压治疗,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效果
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中较为常见的病症,中老年人为主要病发群体,该疾病治疗周期较长,属于一种慢性病,若患者血压水平控制不佳,将易受到心脑血管疾病的侵袭[1-2]。药物治疗是控制血压水平的常见方法,但单一药物作用有限,并且高血压患者大多存在脂质代谢异常、血小板功能异常以及炎症反应,使得患者机体处于高凝状态,容易对血管内皮细胞构成严重损伤,导致病情持续加重[3-4]。因此,临床上多选择药物联合治疗,但不同药物的作用机理和不良反应有所差异,使得其联合使用的效果存在差异。沙库巴曲缬沙坦是一种复合制剂,有研究显示,其有助于提升高血压的疗效[5-7]。因此,本研究观察并分析了在社区高血压患者治疗当中引入沙库巴曲缬沙坦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非随机选取2022年9月—2023年9月南京市鼓楼区挹江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社区高血压患者110例,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研究组男33例、女22例;年龄60~72岁,平均(65.02±3.25)岁;体重指数19.68~27.43 kg/m2,平均(23.25±3.02)kg/m2。对照组男34例、女21例;年龄60~70岁,平均(64.85±3.13)岁;体重指数19.16~27.12 kg/m2,平均(23.12±3.45)kg/m2。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得到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医学伦审(2023)第106号]。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确诊为高血压;②临床资料提供完整;③知晓研究信息,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合并肾、肝疾病者;②合并严重肾动脉狭窄者;③精神、听力状态异常者;④对研究中所用药物存在过敏反应者。
1.3方法
对照组给予缬沙坦片(国药准字H20213635;规格:80 mg/片)治疗,口服80 mg,1次/d。研究组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国药准字H20234256;规格:100 mg/片)治疗,口服100 mg,1次/d。记录对比两组患者连续服用药物4、8、12、24周时的研究指标。
1.4观察指标
分别在治疗4、8、12、24周后观察两组的血压(blood pressure,BP)、脉压差(pulse pressure gap,PP)、24 h动态血压(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ABPM)、血脂等相关临床数据,其中血压包括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血压水平越低则治疗效果越好。肾功能指标主要为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血脂包括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1.5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舒张压、收缩压、脉压差、24 h动态血压、血脂、血肌酐为计量资料,经Shapiro-Wilk检验满足正态分布,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血压指标比较
治疗4、8、12、24周后,研究组的舒张压、收缩压、脉压差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表2、表3。
2.2两组患者24 h动态血压水平比较
治疗4、8、12、24周后,研究组的24 h动态舒张压平均值、24 h动态收缩压平均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4、表5。
2.3两组患者血肌酐水平对比
治疗4、8、12、24周后,研究组的血肌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6。
2.4两组患者血脂指标比较
治疗4、8、12、24周后,研究组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相比对照组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要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7、表8。
3讨论
目前,高血压的病因尚不明确,但与年龄因素、不良生活习惯、高血脂、遗传因素以及高血糖等有较高相关性[8-9]。该疾病发病初期无明显症状,多数患者临床没有特殊症状,仅表现为头痛、耳鸣、记忆力下降、心律失常等常见症状,若血压水平控制不稳定,随着病情的发展会导致靶器官受损伤,包括肾脏、心脏等,进而引发脑卒中、心力衰竭、高血压性肾损伤等相应症状[10-11]。药物治疗可改善病症,将血压控制在适宜水平,预防心血管并发症,常用药物包括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剂、噻嗪类利尿剂、钙通道阻断剂等。缬沙坦是一种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它能够阻止肾素和血管紧张素Ⅱ与相应的受体结合,因此具有降低血压的效果[12-13]。同时,该药物能够特异性作用于患者的心肌细胞、外周阻力血管、冠状动脉的平滑肌,对冠状动脉可起到扩张作用,尤其对大血管的作用明显,甚至能够扩张部分阻塞的健康血管[14-15]。且缬沙坦缬沙坦能扩张肾小球小动脉,降低肾小球内高血压,也可改善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16-17]。但该药物单一使用的作用存在局限性,因此选择联合药物方案或复合型药物治疗有重要意义。
熊杰等[18]的研究结果显示,相比对照组血压水平,观察组治疗后的舒张压(74.35±7.42)mmHg、收缩压水平(122.59±10.51)mmHg均较低(P均<0.05)。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治疗后血压水平对比,研究组均更优(P均<0.05)。两项研究结果相近,由此说明,沙库巴曲缬沙坦的应用在血压控制中的效果更为突出。相比对照组治疗后各阶段24 h动态血压,研究组水平更低(P均<0.05)。进一步比对肾功能,研究组的血肌酐水平均较对照组低(P均<0.05)。与对照组血脂水平比较,研究组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更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更低(P均<0.05)。由此显示,沙库巴曲缬沙坦的应用可促使血管内皮功能获得较好改善,分析原因:沙库巴曲缬沙坦的主要成分为缬沙坦、沙库巴曲,前者按照功效划分属于一种脑啡肽酶抑制剂,后者按照功效划分则为一类血管紧张素受体,使得该药物不仅可对合理用药检测系统的过度活性进行抑制,促使血管扩张,发挥心肌重塑作用,其还能够对脑啡肽酶对B型尿钠肽的持续降解行径进行抑制,从而使内源性的B型尿钠肽水平提升,起到扩张血管、利尿、减少心肌纤维化等作用。使得沙库巴曲缬沙坦所产生的效果相比单一药物的应用效果更好。此外,相较于传统的复方制剂,沙库巴曲缬沙坦的药物成分构成比有较好的稳定性、恒定性,且生物利用度高,不良反应较少,患者耐受性较高。
综上所述,在社区高血压治疗中引入沙库巴曲缬沙坦对提升血压水平控制有效性有积极作用,可改善肾功能,降低血脂水平。
[参考文献]
[1]张志敏,买尔哈巴,李梦琦,等.沙库巴曲缬沙坦钠对高原高血压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疗效及对心肌重构的影响[J].海军医学杂志,2023,44(10):1033-1037.
[2]马红红,张启龙,刘娜娜,等.沙库巴曲缬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效果及机制研究[J].陕西医学杂志,2023,52(10):1384-1387.
[3]何阿民.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持续性心房颤动合并高血压及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观察[J].北方药学,2023,20(10):26-28.
[4]尚华,刘艳梅,金翼.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高血压合并HFpEF患者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AngⅡ、NT-ProBNP、CRP水平的影响[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23,22(17):1825-1828.
[5]邓先柱,冯文化,李强,等.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在高血压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医学,2023,43(9):94-96.
[6]钱倩倩,程自平,吴敏,等.冠心病伴高血压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服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的临床疗效[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23,26(4):550-555.
[7]王丛英.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并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23,34(15):2244-2246.
[8]严聪玲,杨吉操,胡东旭.沙库巴曲缬沙坦辅助托伐普坦治疗老年高血压伴射血分数保留心衰的疗效[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3,36(15):2558-2560.
[9]张婷婷,葛慧娟,庄晓赛,等.沙库巴曲缬沙坦对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临床疗效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23,21(7):1138-1142.
[10]管滢芸,李晓烨,张弛,等.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综合评价[J].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23,32(5):345-354.
[11]杨莉军,梁万添,周婉明,等.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高血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J].吉林医学,2022,43(11):2996-2999.
[12]李萌玫,邱铭月,甄效文,等.沙库巴曲/缬沙坦对高血压心脏病患者血压、心脏结构和不良反应等的影响[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22,31(5):576-580.
[13]余传银,周碧霞.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高血压性心脏病伴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J].心脑血管病防治,2021,21(6):616-617.
[14]陈灿,李晓烨,田丹,等.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高血压有效性及安全性的系统评价[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22,22(9):1127-1133.
[15]托合提古丽·亚森,李红建.沙库巴曲缬沙坦降压疗效及其对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害的影响[J].中国医药,2022,17(5):768-771.
[16]周娇鸣,王永红.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22,24(2):99-101.
[17]黄建楷,玛丽亚穆姑丽·阿布都克热穆,吴笑笑,等.动态血压评价沙库巴曲缬沙坦在西北地区基层单位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短期疗效[J].北方药学,2022,19(4):64-68.
[18]熊杰,周启保,杜开慧.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2,15(28):38-40.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817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