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联合新辅助化疗对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影响论文

发布时间:2025-03-28 11:58:09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联合新辅助化疗对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莆田市第一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收治的90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观察组给予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联合新辅助化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术后并发症、健康情况及体力状况,3年随访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量表(KPS)评分高于对照组,美国东部肿瘤协会组体力状况评分量表(ZP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均低于对照组,3年内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阴性乳腺癌接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联合新辅助化疗,能够获得理想的远期疗效,提升患者生存质量水平,降低疾病复发率。
 
  【关键词】改良根治术,新辅助化疗,三阴性乳腺癌
 
  乳腺癌在我国有着较高的发生率,对人体健康造成了巨大威胁。三阴性乳腺癌是临床上发病年龄较低、容易出现复发和病灶转移现象的癌症疾病[1]。三阴性乳腺癌是一种人表皮生长因子-2(HER2)、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均表达阴性的乳腺癌亚型[2]。也正因该疾病的特征,在临床治疗过程之中,三阴性乳腺癌对于多种治疗方式的敏感度均较低,但是对于新辅助化疗的敏感度相对较高,而新辅助化疗能够为后续乳腺癌手术治疗提供有利的物质基础条件[3]。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是乳腺外科所采取的常规手术方式,有着理想的效果,但是单一的手术治疗,并不能让患者获得理想结果。临床开始探讨使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联合新辅助化疗为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提供治疗,判断最终结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莆田市第一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收治的90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纳入标准:(1)临床资料准确且完整,均为女性;(2)单发乳腺肿瘤;(3)符合三阴性乳腺癌诊断标准。排除标准:(1)常规化疗剂量无法耐受;(2)语言沟通异常;(3)肝肾功能异常;(4)配合度低;(5)存在其他恶性肿瘤:(6)存在其他妇科疾病;(7)存在远处转移。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或家属知情同意本研究。
 
 \
 
  1.2方法
 
  1.2.1对照组给予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患者全麻后采取平卧位,垫高术侧背部,按照患者肿瘤所处的具体部位及乳房的实际形态、大小等情况,设计手术切口,通常选择横月牙形或纵梭状切口,切口在肿瘤边缘3 cm左右位置,向上至胸锁关节,向下至胸大肌下缘,全乳解剖至腋侧,皮瓣分离层次、范围都应该恰当,有效保护皮瓣血供,并保护胸内、外侧神经分支与胸肩峰血管束,对胸大肌与胸小肌施以钝性分离,彻底清除胸大肌及腋淋巴结残余组织。在手术完成后对患者创面位置施以清洗,负压吸引需要放置在腋下与胸壁部位,缝合伤口并加压包扎。手术完成后3~5 d,每天都需要观察伤口情况,并重新包扎绷带,同时需要检查患者皮下及腋下是否出现积液,确保引流管的通畅性,一直到将引流管拔除。
 
  1.2.2观察组给予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联合新辅助化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同对照组一致,根据患者的病情状况,在术前开展新辅助化疗。新辅助化疗:在化疗实施之前,给予患者地塞米松片(广东华南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4024469,规格:0.75 mg)避免其过敏,在接受化疗过程之中及化疗完成之后,为患者提供盐酸昂丹司琼片(齐鲁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70062,规格:4 mg),避免患者出现胃肠道反应。治疗疗程开始的第1天,以静脉注射使用500 mg/m2注射用环磷酰胺(Baxter Oncology GmbH,进口药品注册证号H20160467,规格:0.2 g/支),为患者通过静脉滴注的方式,使用剂量为80 mg/m2、75 mg/m2的盐酸表柔比星注射液(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1211,规格:5 mL∶10 mg)、多西他赛注射液(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83209,规格:1 mL∶20 mg),之后在疗程的第8天,再次为患者静脉滴注剂量为500 mg/m2的注射用环磷酰胺。21 d为1个疗程,患者接受6个疗程的治疗。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围手术期指标:记录两组围手术期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2)术后并发症:记录两组术后并发症。包括术后感染、皮下积液、皮瓣坏死、上肢淋巴水肿。(3)健康情况及体力状况: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术后4个月(治疗后)的健康情况及体力状况。采用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量表(KPS)评估患者健康状况,总100分,高分值与健康状况成正比[4]。采用美国东部肿瘤协会组体力状况评分量表(ZPS)评估体力状况,总分5分,高分值与体力状况表现为反比状态[5]。(4)3年随访情况:记录两组3年随访期间出现局部复发、远处转移及3年内生存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比较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
 
  2.2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3两组治疗前后健康情况及体力状况比较
 
  治疗前,两组KPS评分、ZP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KPS评分高于对照组,ZP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
 
  2.4两组3年随访情况比较
 
  观察组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均低于对照组,3年内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
 
  3讨论
 
  乳腺癌是临床上女性患者之中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是女性肿瘤疾病中发生概率最高的一种。在最近几年的时间内,受到生活习惯、环境、饮食及工作等多方面的影响,临床上患有乳腺癌疾病的患者数量在不断地增加。也因此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数量也在持续增加,占乳腺癌患者的10%~20%。因为三阴性乳腺癌的独特生物特征,目前临床上所采取的大部分辅助治疗都无法呈现出理想的治疗效果,患者所拥有的生活质量水平较差,总体生存概率较低[6]。新辅助化疗是临床上针对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所采取的首要治疗方式,而在临床上,一部分患者在接受新辅助化疗之后,依旧会出现非病理完全缓解的患者,其病情出现了进一步的恶化[7]。但是对于早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而言,在其接受改良根治术治疗后,并联合采取术后辅助治疗,所呈现出的近期疗效及生存概率均相对更高[8]。三阴性乳腺癌本身所拥有的特征给临床乳腺外科医师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根据临床研究显示,仅仅为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提供改良根治术治疗,患者所呈现出的局部复发概率较高[9]。在本次研究的结果之中显示,3年随访出现局部复发、远处转移概率更多的为对照组,3年内生存患者更多的为观察组。这也说明了在使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联合新辅助化疗的作用下,能够更加有效、及时且准确地消灭癌细胞,让患者获得更理想的生存质量水平,疾病得到有效控制[10]。这是因为,在使用新辅助化疗下,患者所承受的肿瘤负担被大幅度的削减,肿瘤细胞缩小或者消失,降低局部中晚期肿瘤临床分期,在该情形下,临床所开展的肿瘤清除工作效率、手术治疗的可能性均显著提升,手术也更加简单[11]。也因此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说明联合治疗,能够降低患者出血量,提升患者的康复效果。基于此,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联合新辅助化疗作用下,联合治疗作用效果增强。同时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均低于对照组,3年内生存率高于对照组。这也说明了联合治疗,能够降低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术后出现疾病复发的概率[12]。同时新辅助化疗的使用,能够降低乳腺癌的分期,继而减少手术切除的范围,手术切口更小也有利于患者的术后功能恢复,避免并发症的出现[13]。
 
  综上所述,三阴性乳腺癌接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联合新辅助化疗,能够获得理想的远期疗效,提升患者生存质量,降低疾病复发率。
 
  参考文献
 
  [1]殷雨来,张恒乐,任悦,等.PD-1抑制剂联合新辅助化疗用于老年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效果和安全性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23,20(34):22-26.
 
  [2]林森,王强,唐瑞俊,等.复康灵治疗三阴性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患者的临床观察[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23,18(1):157-163.
 
  [3]吕玲玲,武渊,郑岚.调肝补肾消积疗法治疗三阴性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后稳定期患者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2,31(21):2997-3001.
 
  [4]韩晓军,苏梅,杨巧,等.吡柔比星、环磷酰胺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新辅助化疗对三阴性乳腺癌患者Ki-67、MMP-9、VEGF及预后的影响[J].临床误诊误治,2022,35(9):58-62.
 
  [5]于红,张龙梅.正元胶囊联合新辅助化疗治疗三阴性乳腺癌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3,21(5):129-132.
 
  [6]石少庆,宋丽丽.紫杉醇联合卡铂方案在三阴性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病理变化的影响[J].医学信息,2023,36(2):145-148.
 
  [7]张恒乐,张嘉澍,张晓宇.不同周期AT化疗方案治疗改良根治术后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22,19(20):59-63.
 
  [8]王成,王晓玲,汪旻琦,等.女贞莲桂白芍汤联合常规辅助化疗治疗三阴性乳腺癌术后疗效研究[J].陕西中医,2023,44(12):1735-1739.
 
  [9]李娜,钱雨,齐修竹,等.超声联合Ki-67早期预测三阴性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病理完全缓解的临床价值[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23,32(12):1070-1075.
 
  [10]李才茂.外周血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比值对三阴性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预测价值[J].现代肿瘤医学,2022,30(5):810-814.
 
  [11]徐燕妮,李*安,倪洁雯.乳癖散结颗粒联合术后辅助化疗对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免疫功能、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J].新中医,2022,54(14):147-150.
 
  [12]王晓娇,练孝春,韩涛,等.新辅助化疗联合保乳术对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运用分析[J].河北医学,2022,28(11):1887-1891.
 
  [13]马祥敏,张香梅,周新平,等.HP联合新辅助化疗治疗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腋窝病理完全缓解影响因素[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22,29(24):1761-1767.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81519.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