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甲状腺炎检验中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应用效果及灵敏度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5-02-27 09:23:28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摘要]目的探讨在甲状腺炎检验中应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的价值。方法非随机选取2021年6月—2023年9月贵州盘江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医院收治的88例疑似甲状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实施化学发光免疫法、电化学法检查,对比两种方案的检出情况、诊断效能。结果以临床综合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的灵敏度为97.06%(66/68)、特异度为95.00%(19/20)、96.59%准确度为(85/88),高于电化学法的73.53%(50/68)、50.00%(10/20)、68.18%(60/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007、10.156、15.744,P均<0.05)。化学发光免疫法的阳性预测值为98.51%(61/67),阴性预测值为90.48%(19/21),高于电化学法的83.33%(50/60)、35.71%(10/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12、14.897,P均<0.05)。结论在甲状腺炎临床检验中应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电化学法均有一定价值,但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更高。
 
  [关键词]临床检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
 
  受益于医疗技术的发展,临床为确保诊断准确度采用了多种生化检查方案,生化检查项目相较于其他项目具有检查速度快、准确度高的特点,可帮助医生评估病情、辅助诊断,因此临床对生化检验质量重视程度较高[1-2]。目前临床常见的检验方案包括电化学法、化学发光分析法、荧光免疫分析法等[3]。甲状腺炎为临床常见疾病,若未及时发现可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及工作,因此需要及时进行诊疗。既往多采用电化学法进行检查,但存在假阳性及假阴性的情况。化学发光检测使用发光剂作为抗体或抗原进行鉴定,并通过发光情况来反映样本中抗原或抗体的含量,该方案操作简单且具有极高的可重复性。本文旨在探讨在甲状腺炎检验中应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非随机选取2021年6月—2023年9月贵州盘江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医院收治的88例疑似甲状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实施化学发光免疫法、电化学法检查。其中男30例,女58例;年龄24~58岁,平均(40.24±1.42)岁;体重指数18~25kg/m2,平均(22.14±1.42)kg/m2;病程1~4年,平均(2.11±0.24)年。本研究经盘江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074),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存在体质量下降、心慌、出汗、乏力等症状;②接受化学发光免疫法、电化学法检查。
 
  排除标准:①自愿退出本研究者;②存在精神及心理问题者;③合并其他综合征者;④病历资料不完善者;⑤存在传染性疾病者;⑥妊娠期及哺乳期者。
 
  1.3方法
 
  患者均接受化学发光免疫法、电化学法检查。叮嘱所有患者检查前一天晚20:00后禁食,22:00后禁水,保持空腹的状态,切勿进行剧烈运动,并在检查前10 min静坐。前观察患者肘正中是否有皮肤发生损伤;无损伤后选择肘部正中静脉,从穿刺点到外圈用消毒剂消毒,采集3 mL血液标本,并加入适量肝素轻轻混合,以防止凝血。在采集之后立即送到检验室,不得超过2 h。
 
  化学发光免疫法:在每个小试管中加入聚苯乙烯珠各一枚,再加入300μl用0.05 M,pH 9.6的碳酸盐缓冲液稀释的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同时设空白对照,置4℃过夜;随后进行洗涤、加酶标抗体等操作,使用记录仪记录化学发光强度。
 
  电化学法检查方法:准备好样品后选择特定试剂、仪器(ECL20电化学发光仪,ECL-20),并根据测试要求选择合适的电极,与此同时设置合理的参数,并解读结果。
 
  1.4观察指标
 
  分析化学发光免疫法、电化学法检查的检出结果、诊断效能。
 
  临床综合诊断标准:参考《甲状腺疾病诊疗学》[4]中相关标准,结合临床症状、血生化等检查结果确诊。
 
  1.5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检出结果、诊断效能为计数资料,以例数(n)和率(%)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化学发光免疫法的灵敏度、准确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电化学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表2。
 
 \ 
 
  3讨论
 
  现阶段临床诊断及治疗中生化检验应用较多,其中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作为一种新型的免疫分析技术具有操作简单、方便等优势[5]。有研究指出,在艾滋病诊断中,电化学发光法与金标准的符合率高于酶联免疫吸附法;在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中,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法可观察甲状腺功能,有助于疾病的诊断及治疗[6-8]。本文通过分析不同检测方法对甲状腺炎的诊断效能,旨在减轻疾病对生理、心理的影响,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在甲状腺炎临床研究中的可行性较,究其原因: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是一种将化学发光剂作为信号放大系统的免疫分析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反应,通过连续酶标记技术和发光剂的化学发光效应,实现对抗原或抗体的定量测定,相较于传统的放射免疫法、酶联免疫法、电化学法,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在临床应用中具有高灵敏度、强特异性、操作相对简便等优势,且结果准确度较高[9]。其次甲状腺炎的发生与甲状腺功能密切相关,通过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可以准确地测定甲状腺激素水平[10]。甲状腺疾病的类型和程度不同,其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指标也有所差异,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可以用于鉴别不同类型的甲状腺疾病,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全面的诊断信息。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可以实时监测甲状腺炎患者的治疗效果,为医师制订合理干预方案提供高质量的数据参考。通过对治疗前后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对比,可以评估治疗效果,指导患者进一步治疗[11]。
 
  本研究结果显示,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高于电化学法(P均<0.05)。分析原因: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可以实现低浓度激素的准确测定,对于早期诊断和治疗甲状腺炎具有重要意义;其次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采用抗体的标记技术和特异性识别反应,能够准确区分正常甲状腺激素和异常甲状腺激素,减少干扰因素的影响;相对于传统的电化学法和酶联免疫法,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的优势,可提高临床诊疗的效率,减少患者的等待时间。随着仪器设备的不断更新、自动化技术的进步,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在临床试验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不仅减少人为误差,还可提高检验的准确度和可靠性[12-15]。
 
  综上所述,临床检验中应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可提高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
 
  [参考文献]
 
  [1]安倩,余枝广,柴凡,等.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检测方法的建立[J].集成技术,2023,12(6):72-82.
 
  [2]王陆军.不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对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学标志物检测结果的影响[J].实用检验医师杂志,2023,15(3):284-286.
 
  [3]贾永娟,刘杏立,刘春冉,等.化学发光免疫法与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人血清维生素B12的一致性评价[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23,33(17):2069-2071,2086.
 
  [4]张木勋.甲状腺疾病诊疗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6.
 
  [5]吴重阳,王远芳,王中浩,等.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外周血γ-干扰素诊断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结果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23,44(14):1713-1717.
 
  [6]丁兴龙,李洪春.平足蛋白吖啶酯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的建立及在乳腺癌检测中的临床应用[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23,30(6):1047-1051.
 
  [7]陈翠翠,梁焕坤,钟树海,等.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快速检测血清登革热病毒NS1抗原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评价[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23,38(3):176-179,194.
 
  [8]雪洲.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在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中的应用探究[J].甘肃科技,2023,39(1):91-93.
 
  [9]江洋.临床检验中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22,17(21):87-89.
 
  [10]陈健雄,邓钊坤,刘仕峰,等.MAGLUMI2000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故障维修两例[J].医疗装备,2024,37(6):103,106.
 
  [11]秦惠萍,杜国梅,王芳,等.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浆醛固酮与肾素浓度比值在高原地区高血压人群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筛查中的应用[J].高原医学杂志,2022,32(4):25-28.
 
  [12]王丛,王艳,向丹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与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学标志物应用研究[J].实用医技杂志,2022,29(11):1213-1215.
 
  [13]游小兰.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应用于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检验中的有效性评价[J].山西医药杂志,2022,51(20):2368-2371.
 
  [14]杨洁,孔远,刘晓妹.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抗磷脂抗体的价值对比[J].山西医药杂志,2022,51(20):2371-2374.
 
  [15]谭延国,王纪越,张然星,等.两种国产化学发光系统检测HBsAg和HBeAg的效果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22,43(24):3006-3011.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81281.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