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肾性贫血患者血液红细胞及网织红细胞参数临床检验探析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发布时间:2018-11-15 17:34:42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目的 探讨肾性贫血患者血液红细胞及网织红细胞参数临床检验价值。方法 选取 2014 年 6 月至 2016年 2 月我院收治的 40 例肾性贫血患者作为观察组,再选取同期收治的 30 例非肾性贫血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的血液红细胞(RWC)、网织红细胞 (RET) 参数变化。结果 观察组低散射网织红细胞百分比(LFR)、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平均红细胞体积(MCV)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网织红细胞绝对值(RET#)、网织红细胞百分比(RET%)、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指数(IRF)、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变异系数(RDW-CV)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 0.05)。结论 肾性贫血和非肾性贫血的网织红细胞参数差别较大,采取血液红细胞及网织红细胞参数检验准确度、灵敏度较高,且不会受到机体某些状态的影响,为肾性贫血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合理的临床依据。

关键词: 慢性肾病;肾性贫血;非肾性贫血;红细胞参数;网织红细胞;检验价值

本文引用格式:刘万元, 贾春艳. 肾性贫血患者血液红细胞及网织红细胞参数临床检验探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73):149-150.

\

0引言

肾性贫血多由肾脏功能损害导致促红细胞生成素生成减少引起,发病率高,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较大影响 [1]。随着临床医学检验技术的发展,采取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观察血细胞参数,有助于为贫血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详细的指标和参考依据 [2]。为了探讨肾性贫血患者血液红细胞及网织红细胞参数临床检验价值,笔者特进行此次研究,分析报道见下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 2014 年 6 月至 2016 年 2 月我院收治的 40 例肾性贫血患者作为观察组,再选取同期收治的 30 例非肾性贫血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男 22 例,女 18 例; 年龄在 23-70 岁,平均(57.33±2.14)岁。纳入标准 [3]:患者血肌酐值(Cr)>308 umol/L,尿素氮值(BUN)>7.9 umol/L,女性患者血红蛋白值(Hb)<110 g/L,男性 Hb 值 <120 g/L。排除标准:存在叶酸、铁元素、维生素 B12 缺乏的患者;恶性肿瘤的患者;顽固性高血压的患者;出血的患者;感染的患者;3 个月内透析治疗的患者;近期采取 EPO 治疗的患者。对照组:男 18 例, 女 12 例;年龄在23-72  岁, 平均(57.44±2.00)岁。纳入标准:缺铁性贫血的患者。排除标准:近期口服铁剂治疗的患者;3 个月内输血治疗的患者。两组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 本研究经我院伦理会批准实施。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集 2 mL 静脉血液,并来回颠倒 6-8 次,将血液和抗凝剂充分混匀,并于 2 h 内送往检验科检验, 在4 h 内应该全部完成检测。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记录低散射网织红细胞百分比(LFR)、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网织红细胞绝对值(RET#)、网织红细胞百分比(RET%)、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指数(IRF)、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变异系数(RDW-CV)、血液红细胞(RWC)。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 SPSS 21.0 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 ±s 表示,作 t 检验,P < 0.05 指具有显著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LFR、MCH、MCV 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

观察组 RET、RET%、IRF、RDW-CV 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

观 察 组 RBC、MCH、MCV、LFR、RET、RET%、IRF、RDW-CV 分别为(2.40±0.20)×1012/L、(32.03±1.47)pg、(99.11±2.00)fl、(92.70±1.33)%、(0.05±0.01)×1012/L、(1.93±0.25)%、(7.63±0.70)%、(14.33±1.17)%。

对照组的 RBC、MCH、MCV、LFR、RET、RET%、IRF、RDW-CV   分别 为(2.89±0.30)×1012/L、(26.35±1.33)pg、(85.79±2.11)fl、(88.33±1.06)%、(0.09±0.02)×1012/L、(2.97±0.10)%、(10.44±1.17)%、(16.00±1.94)%。

\

3讨论

肾脏是人体的重要排泄器官和内分泌器官,对于保持机体内环境稳定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经济的发展进步,人们的生活习惯、饮食结构逐渐在发生着变化,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的发病机率有所增加,同时导致慢性肾衰的患病率也有所增加。肾性贫血是指慢性肾衰竭患者因多种原因导致肾脏促红细胞生成素分泌不足或是血浆当中某些毒性物质干扰红细胞的生成和代谢导致的贫血。肾性贫血的患者主要表现为乏力、疲倦、失眠、怕冷等,伴随着肾功能的减退和恶化, 患者的贫血症状会逐渐加重,甚至可损害患者免疫系统,或是造成心脏扩大等,对患者的生存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贫血是指人体外周血红细胞的容量有所减少,低于正常下限值的症状。多种疾病均可导致贫血,贫血缺乏特异性,依靠实验室检查可以帮助鉴别诊断贫血的类型,以便于对症治疗。网织红细胞计数能够反映红细胞生成能力与骨髓造血能力, 同时也有利于鉴别诊断贫血的类型。当患者发生贫血时,网织红细胞参数发生改变,在治疗的过程中,参数可能会恢复正常,参数的变化有助于作为评价贫血的有效指标。

目前临床常用的贫血诊断指标有 RBC、Hb、HCT、RET%,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进步,采取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观察网织红细胞参数,有助于医生了解患者的贫血情况。观察组 LFR、MCH、MCV 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 RET、RET%、IRF、RDW-CV 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 0.05)。本次研究发现肾性贫血患者体内的 LFR、MCH、MCV 高于非肾性贫血者,但 RET、RET%、IRF、RDW-CV 指标低于非肾性贫血者。通常患者发生贫血时,骨髓会代偿性的将大量的 RET 释放到外周血液当中,以弥补血液当中 RBC 不足的现象 [4],同时会导致外周血当中的 RET 参数有所增高 [5]。对于慢性肾衰竭的患者来说,肾脏结构、功能发生变化,会造成血液当中促红细胞生成素生成减少,而促红细胞生成素又是由骨髓造血干细胞起作用,导致促红细胞生成素无法像非肾性贫血患者一样及时的产生大量的红细胞,并进入到外周血液循环当中 [6]。慢性肾衰的患者铁摄入减少,且因血透造成体内的铁丢失过多,对红细胞的合成造成影响,所以会导致患者体内的 MCV 和 MCH 含量增加 [7]。且对于慢性肾衰的患者,需要长期控制饮食中的蛋白质摄入量,而患者体内的尿蛋白在不断的流失,且体内毒素积累较多,导致血红蛋白的存活时间减少, 在多种因素作用下,患者体内的血红蛋白合成不足,而导致肾性贫血 [8]。慢性肾病的不同时期患者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贫血,肾性贫血的机制和临床过程较为复杂,红细胞参数的变化可以反映患者的肾功能和肾病的进展,且红细胞参数的变化和患者肾功能的改变呈正比。本次研究的不足之处是列入的肾性贫血患者均为疾病早期,且未采取系统抗贫血治疗者, 将行血液透析、EPO、中晚期患者剔除之外,导致了研究的局限性,下一步后续研究时,可适当的扩大样本容量和样本数据,将中晚期患者纳入研究,以为临床提供更加准确有效的数据分析。综上所述,肾性贫血和非肾性贫血的网织红细

胞参数差别较大,采取血液红细胞及网织红细胞参数检验准确度、灵敏度较高,且不会受到机体某些状态的影响,为肾性贫血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合理的临床依据。

参考文献:

[1]荆婷婷, 胡江平, 程新, 等. 生血宁片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 (EPO) 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21):105-106.
[2]徐茂茂 , 汪秀英. 肾性贫血患者血液红细胞及网织红细胞参数临床检验探析 [J].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17,19(5):451-454.
[3]焦瑞宝, 唐吉斌 , 姚余有. 肾性贫血对红细胞及网织红细胞系列参数的影响 [J]. 检验医学,2016,31(2):111-113.
[4]戴学庆 , 蔡守兵. 网织红细胞多参数分析对肾性贫血患者治疗的应用价值[J].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17,32(2):146-148.
[5]王国才, 张恩颖, 徐建华, 等.肾性贫血的网织红细胞参数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 ,2016,11(25):67-68.
[6]张伟, 丁大朋 . 网织红细胞及红细胞相关参数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6,37(1):65-66.
[7]毛政康. 血液网织红细胞的多参数分析在贫血患者临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J]. 当代医学,2014,40(25):11-12.
[8]杜雨. 肾性贫血患者血液红细胞及网织红细胞参数临床检验分析[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6,8(14):174-174.

《肾性贫血患者血液红细胞及网织红细胞参数临床检验探析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http://www.lunwensci.com/uploadfile/2018/1115/20181115053523491.pdf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639.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