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奥美拉唑肠溶胶囊与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联合治疗急性胃肠炎的效果评价论文

发布时间:2025-02-21 10:57:4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摘要:目的评价分析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联合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治疗急性胃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6月本院收治的130例急性肠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分组方式将其划分为对照组(n=65)和观察组(n=65)。对照组只采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联合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用药方式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症状改善时间、用药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症状改善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用药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美拉唑肠溶胶囊与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联合治疗急性肠胃炎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能较好地改善患者腹痛、恶心、腹泻等临床症状,对患者机体损伤较轻。
 
  关键词:急性肠胃炎,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联合用药,疗效评价
 
  0引言
 
  急性肠胃炎是临床发病率较高的消化系统疾病,高发于夏秋季,多与饮食不当或食物不洁等有关,患者有恶心呕吐、发热、腹痛腹泻等临床症状。如不及时治疗患者会出现水电解质紊乱的情况,严重者会出现肠道穿孔。复方嗜酸乳杆菌是临床治疗急性胃肠炎的常用药物,通过改善胃肠症状缓解病情。但急性肠胃炎往往发病较急,临床治疗效果一般,长期服用该药还会引发较多不良反应[1]。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是一种质子泵抑制剂,经口服吸收以后,与胃黏膜壁细胞的氢甲ATP酶相结合,抑制该酶的活性,可有效抑制胃黏膜壁细胞分泌胃酸,当其联合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时可控制肠胃炎症状。基于此,本文旨在探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联合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治疗急性胃肠炎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3年1—6月本院收治的130例急性肠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分组方式划分为两组,每组65例。对照组:男34例,女31例;年龄为15~73岁,平均(40.05±1.14)岁;平均病程为(7.3±3.7)d。观察组:男35例,女30例;年龄为13~71岁,平均(39.30±1.37)岁;平均病程为(8.2±3.3)d。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信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符合《急性肠胃炎》诊断标准;②均有恶心呕吐与腹痛腹泻者等临床症状;③无高血脂、高血压及糖尿病等基础病者;④无药物禁忌。排除标准:①药物过敏者;②患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③合并其他疾病者;④思维意识模糊且语言表达能力不佳者。
 
  1.2方法
 
  (1)对照组:应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厂家:海南海灵化学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20092),每次20mg,每日2次。
 
  (2)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厂家:东北制药集团沈阳第一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10950019),每次0.5g,餐后0.5h服用,1日3次。
 
  两组均治疗14d。
 
  1.3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效果、症状改善时间(腹泻、腹痛、呕吐、发热)、用药不良反应(胃部不适、大便稀溏、乏力、纳呆)。
 
  1.4疗效判断标准
 
  显效:患者接受治疗后,临床症状(发热、恶心呕吐、腹泻、腹痛)已消失,胃镜检查结果显示损伤的胃黏膜得到修复,恢复至无炎症状态。有效:临床症状(发热、恶心呕吐、腹泻、腹痛)改善显著,胃镜检查结果显示损伤的胃黏膜面积缩小。无效:患者接受治疗后,腹痛,腹泻,呕吐及发热等临床症状及胃黏膜炎症无改善,甚至存在症状加重趋势。
 
  1.5统计学分析
 
  选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1。
 
 \
 
  2.2两组症状改善时间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症状改善时间比对照组短,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2。
 
 \
 
  2.3两组用药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对照组更小,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3。
 
 \
 
  3讨论
 
  急性肠胃炎多发于夏天,一般会表现出腹痛、腹泻、呕吐等症状,有些人还会出现发热症状,如果处理不当很有可能出现脱水和电解质紊乱的情况,会影响人们的健康。急性肠胃炎发病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不当饮食:肠胃不好的人一般容易出现消化不良的现象,生活中喜欢吃高脂高蛋白的食物或者经常吃冷饮的人就容易发生急性肠胃炎。因此,如果出现因饮食不当而引起的急性肠胃炎时,最好避免食用对肠胃刺激较大的食物,如冷饮、油腻、刺激性食物[2]。(2)感染:夏天因气候比较潮热,为病毒和细菌提供了良好的滋生环境。因此,夏天易出现急性胃肠炎的主要原因就是由于病毒和细菌感染,如果这些细菌附着在食物上,人们很容易在食用后导致急性肠胃炎。因此,平时要做好卫生工作,最好不要吃隔夜的和半生不熟的食物,饭前饭后要勤洗手[3-4]。(3)药物:其发病原因有时与服用的一些药物有关,药物有可能引起胃部消化异常,比如最常见的抗生素性腹泻。这种情况就是药物的副作用引起的,应立即停止服用。(4)心理因素:事实表明心理因素也会导致急性胃肠炎的发生,比如精神、神经因素、神经功能失调等。
 
  益生菌是一种有利于宿主的活性微生物,进入人体后会吸附在胃肠道中,达到一定剂量后可有效改善宿主微生态平衡,以维持人体健康[5-6]。同时,益生菌具有激活免疫应答、刺激人体器官功能以及对病原体形成抑制等多种作用。国家卫生健康委批准应用于人体的益生菌有乳杆菌属(如嗜酸乳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等)、肠球菌属(如粪肠球菌、屎肠球菌等)、芽孢杆菌属(如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等)、链球菌属(如嗜热链球菌)、双歧杆菌属(如长双歧杆菌),它们被用作单一物种或多物种制剂。其中,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主要起到调节胃肠道菌群的作用,口服之后能在胃肠道发挥治疗作用,其能够释放出具有抗菌作用的物质,并且能拮抗某些有害致病菌的生长,对葡萄球菌、酵母样菌都具有拮抗作用。另外,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还能促进部分有益菌的生长,比如双歧杆菌、乳酸杆菌,以及部分链球菌等。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能够提供无氧环境,以促进肠道的厌氧有益菌的生长及恢复。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在临床上主要用于缓解急性、慢性腹泻,以及因胃肠道菌群失调所导致的其他胃肠道不适。由于此药物是一种活菌制剂,因此在存放时应该避免放置于高温处,并且在服用时避免使用过热的水。
 
  奥美拉唑能对胃壁细胞的H+-K+-ATP酶系统形成有效屏障,并影响胃酸分泌在持续刺激下受到抑制,但上述作用的形成在于对该药物剂量的依赖。从动物实验结果得知,奥美拉唑进入人体血浆内会快速消除,并24h吸附在胃黏膜中。此外,奥美拉唑与克拉霉素以及阿莫西林等三联、四联用药,可用于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7-8]。临床在治疗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反流性食管炎、应激性溃疡等疾病中广泛应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并取得了显著效果。
 
  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联合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使用不仅能发挥出两种药物的药效,还可发挥弥补作用,对患者肠道菌群与胃肠道动力予以双向调节,不断增强患者肠道的生物屏障作用,进而消除胃肠道细菌,缓解患者恶心呕吐和腹痛腹泻等一系列临床症状。根据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联合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用药治疗急性肠胃炎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联合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治疗急性肠胃炎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能较好地改善患者腹痛、恶心、腹泻等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少,对患者机体损伤较轻且有利于患者机体快速恢复,具有治疗时间短、费用少的特点,整体疗效评价理想,所以该治疗方式值得临床的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兰英,邓高振,张东升.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辅助治疗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肠道菌群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J].中外医疗,2023,42(13):1-4,9.
 
  [2]梁敬禄,陈婷.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诺如病毒性肠炎的临床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3,23(2):112-114.
 
  [3]杨佳荣.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2,15(35):66-69.
 
  [4]高嵩.胃苏颗粒联合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2022,34(17):93-95,99.
 
  [5]丘建媚,张彦中,刘一贞.疏肝和胃丸联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及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咽喉反流性疾病的临床疗效[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2,15(21):83-85.
 
  [6]周临,罗荣.奥美拉唑胶囊剂有关物质再评价[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2,22(14):119-124.
 
  [7]王基,尹锐锋,宋晓飞.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配合莫沙必利治疗功能性便秘45例疗效观察[J].中国肛肠病杂志,2022,42(1):49-51.
 
  [8]李日明.地衣芽孢杆菌对Ⅲ/Ⅳ期CapeOX化疗结直肠癌患者胃肠道功能及免疫功能影响[J].黑龙江医药,2021,34(6):1347-1349.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81236.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