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 分析综合性护理干预在急性肠胃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在 2015 年 11 月至 2017 年 11 月收治的 80 例急性肠胃炎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划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采用基础护理干预,观察组予以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和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时间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护理效率为82.5%,对照组的护理效率为 50%。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和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肠胃炎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不良症状,缩短实际的住院时间,促使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提升,也能更好地维持护患关系,存在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急性肠胃炎患者;综合性护理干预;效果分析;护理满意度
本文引用格式:罗晓红,刘成敏 . 对急性肠胃炎患者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71):267-268.
引 言
近年来,人们的饮食结构发生变化,消化系统障碍不断增加。因为饮食结构、饮食习惯的改变,肠胃内存有一些细菌和残留,引发腹泻,发生急性肠胃炎疾病。从临床上分析发现, 急性肠胃炎疾病较为常见,影响人们的健康生活[1]。所以,在患者住院过程中,给予有效护理,对疾病的康复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此次研究中,本院在2015 年 11 月至 2017 年11 月对 80 例急性肠胃炎疾病患者做出分析,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在急性肠胃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具体报告过程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数据资料
本院在 2015 年 11 月至 2017 年 11 月收治 80 例急性肠胃炎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 40 例。
对照组:男性 23 例,女性 17 例。最小年龄 23 岁,最大年龄 68 岁,中位年龄(43.23±2.34)岁。
观察组:男性 25 例,女性 15 例。最小年龄 5 岁,最大年龄 70 岁,中位年龄(44.24±2.12)岁。
本次研究中,患者都符合急性肠胃炎疾病的临床标准, 精神障碍、肝肾等一些重要器官疾病不存在。所有患者均知情和自愿参与。给予以上资料对比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基础护理 [2]。
观察组:在对照组给予的基础护理条件下,加行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具体方法为:
(1)心理护理:急性肠胃炎疾病在临床上,患者常常表现为腹痛、腹泻、恶心等症状,患者的水电解质紊乱 [3]。同时, 患者对急性肠胃炎疾病也不够了解,对该疾病较为担忧,存有的不良情绪明显,尤其是焦虑、不安等。所以,护理工作人员需要掌握患者的心理特征,在对其进行一定了解后,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和了解。在和患者实际交流的时候,避免专业术语的使用,利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急性肠胃炎疾病的发病机制、治疗方法等进行讲解,避免患者不良情绪的发生,这样患者在积极配合中,才能快速痊愈 [4]。
(2)饮食护理:急性肠胃炎患者在腹泻、呕吐后,还容易带来明显的水电解质紊乱,食欲不振。护理工作人员在饮食护理工作中,可以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其制定针对性的饮食计划,为患者机体提供充足营养和能量。还需要引导患者多食低纤维、容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辛辣、生冷以及刺激食物。最好食用蔬菜水果等高维生素食物,保证能够更好地维持患者体内的水电解质,达到总体的平衡 [5]。
(3)用药护理:在药物护理工作中,护理工作人员需要引导患者掌握和了解药物治疗的必要性,保证患者在临床上的依从性得到提升。患者在使用药物的时候,还需要引导患者按照医嘱定期定量服用,避免对药物剂量擅自更改。还要叮嘱患者加强对不良反应的重视,当发现不利情况的时候,要马上告知医护人员。对于高热患者,可以提供降温护理工作, 保证更好地维护患者身体健康 [6]。
1.3效果评定标准
通过本文的研究和探究,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评分表,分别对人员的临床操作能力、掌握的理论知识、护理服务工作等内容进行评估,总分为百分制。其中, 十分满意分值在 80 分以上,一般满意分值在 60-80 之间,不满意分值为 60 分以下。护理工作人员对患者的疾病康复状态进行分析,其好转定为有效。当患者出院后,还需要计算患者的住院时间,以方便后期的数据统计。
1.4统计学分析
在本次研究的 80 例急性肠胃炎患者分析中,采用了SPSS19.0 版本软件进行处理分析。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评分对比用均数 ± 标准差( ±s)的形式表示,以t 检验,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率分析用率(%)的形式表示,行2 检验,数值判定标准为 P<0.05,证明统计学的意义。
2结果
2.1对比和分析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
将两组住院时间进行对比分析,观察组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见表 1。
2.2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率
通过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护理效率的分析发现,观察组的护理效率为 82.5%,对照组的护理效率为 50%。两组组间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明显(P<0.05)。见表 2。
3讨论
急性肠胃炎疾病在临床为消化系统疾病的一部分,该病特点为急骤、病情发展快。其主要是胃肠道黏膜存有炎性,在给予治疗中,需要对其感染进行控制,避免水电解质紊乱。但是, 在治疗患者的过程中,由于患者的身体较为虚弱,所以,提出及时性的护理措施,能促使患者疾病的更快恢复 [7]。
在本文中,护理人员通过对患者心理特征的分析,为其提出有效护理。在具体情况下,给予饮食护理工作和用药护理工作,能最大程度地改善患者的临床效果,也能增强患者的满意程度 [8]。
综上所述,将综合护理措施应用到急性肠胃炎疾病治疗中,对患者疾病治疗具有重要作用,在缩短实际住院时间前提下,确保人员护理满意度的提升,也能维护好医患之间的关系,适合临床上的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韩丽娟 . 优质护理对急性肠胃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探讨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5(41):184-184,189.
[2]吐尔逊那衣·买买提 . 护理干预在急性胃炎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5(63):190-190.
[3]李俊花 . 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急性肠胃炎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 [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7(46):32,38.
[4]董玉蓉 . 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急性肠胃炎患者的护理效果 [J]. 中国当代医药 ,2017(17):176-178.
[5]王静 , 杨嫚 . 急性肠胃炎患者中优质护理的效果观察 [J]. 养生保健指南 ,2018(19):205.
[6]陈兆萍 . 优质护理在急性肠胃炎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8(13):17.
[7]谢冬梅, 许秋平, 刘飞燕. 优质护理在急性肠胃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医疗装备 ,2018(9):172-174.
[8]杨元黎 , 姚伟群 , 翁竹青 . 急性肠胃炎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的临床应用分析 [J]. 饮食保健 ,2018(15):184-185.
《对急性肠胃炎患者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http://www.lunwensci.com/uploadfile/2018/1025/20181025015125359.pdf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3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