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观察基于希望理论的心理护理在癫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该院收治的62例癫痫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希望理论的心理护理,两组均护理6个月。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希望[Herth希望量表(HHI)]、负性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病耻感[社会影响量表(SIS)]、自我接纳[自我接纳问卷(SAQ)]、生命质量[癫痫患者生活质量评定量表-31(QOLIE-31)]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HHI、SAQ、QOLIE-31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SDS、SI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77%(30/31),高于对照组的74.19%(23/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希望理论的心理护理应用于癫痫患者可提高希望、自我接纳、生命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降低负性情绪、病耻感评分,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关键词】希望理论,心理护理,希望,自我接纳,生命质量,负性情绪,病耻感
癫痫是一种反复发作的慢性神经系统疾病,可导致患者产生病耻感,进而出现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影响治疗依从性[1-2]。希望理论认为希望是基于内在成功感的积极动机状态,是达成目标的途径和计划。基于希望理论的心理护理强调从设置目标出发,使患者产生希望,从而改善心理状态,提高康复信心[3]。本文观察基于希望理论的心理护理在癫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本院收治的62例癫痫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纳入标准:符合癫痫诊断标准[4];经脑电图检查确诊;年龄≥18岁;认知正常,可配合研究。排除标准:合并其他神经系统疾病;有癫痫家族史;合并心、肝、肾等器官严重功能障碍;合并恶性肿瘤。患者及家属均知情本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文号:2022-01032)。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男17例,女14例;年龄21~64岁,平均(40.36±9.34)岁;病程1~10年,平均(6.21±1.72)年。对照组:男18例,女13例;年龄19~65岁,平均(41.28±9.87)岁;病程1~11年,平均(6.86±2.01)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向患者介绍病房环境,讲解疾病相关知识;保持病房安静,避免声、光刺激;嘱患者遵医嘱用药,保证饮食均衡、睡眠充足,避免劳累;嘱家属给予患者关心和支持,使患者保持情绪稳定。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希望理论的心理护理。(1)成立基于希望理论的心理护理小组。组员包括1名护士长、5名责任护士和1名心理咨询师。由护士长组织培训,内容主要为希望理论的内涵、实施步骤、癫痫护理措施等,组员考核通过后上岗。(2)制订护理方案。患者入院后,责任护士采用Herth希望量表(HHI)评估患者希望水平,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心理状态,建立个性化档案,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并结合患者病情,商讨制订基于希望理论的心理护理方案。(3)实施护理方案。①教育:向患者面对面讲解积极心理状态对疾病恢复的意义,引导患者树立正确认知;对希望水平较低的患者予以阳性强化干预,对患者的治疗配合行为予以奖励。②设置阶梯目标:与患者商讨、设置阶梯目标,目标设置遵循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原则,总目标为保持积极心态、消除病耻感、提高生命质量,并将其分解为月计划,第1个月为提高认知、消除误区;第2个月为心理干预、减轻负性情绪;第3~4个月为强化心理干预、消除病耻感;第5~6个月为提高生命质量。③实施反馈:总结目标实现情况,与患者共同分析目标未实现的原因,总结并制订解决措施。
两组均护理6个月。
1.3观察指标(1)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希望评分。采用HHI评估,包括积极态度、积极行动、亲密关系3个维度,共12个条目,每个条目1~4分,总分12~48分,评分与希望水平呈正比。(2)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负性情绪评分。采用SAS、SDS评估患者焦虑、抑郁情绪,SAS总分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70分为重度焦虑;SDS总分53~62分为轻度抑郁,63~72分为中度抑郁,≥73分为重度抑郁。(3)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病耻感、自我接纳评分。采用社会影响量表(SIS)评估患者病耻感,包括社会排斥感、经济上的不安全感、内在羞愧感和社会隔离感4个维度,共24个条目,每个条目1~4分,总分24~96分,评分与病耻感呈正比。采用自我接纳问卷(SAQ)评估患者自我接纳程度,包括自我接纳、自我评价2个因子,共16个条目,采用1~4分的4级评分法,总分16~64分,评分与自我接纳程度呈正比。(4)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生命质量评分。采用癫痫患者生活质量评定量表-31(QOLIE-31)评估,包括担心发作、综合生活质量、情绪、精力、认知功能、药物影响、社会活动和总体健康水平,总分0~100分,评分越高表明生命质量越好。(5)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采用本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估,共10个条目,每个条目1~4分,总分10~40分,31~40分为满意,20~30分为一般满意,10~19分为不满意。满意度=(满意+一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前后希望评分比较护理前,两组HH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HHI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护理前后负性情绪评分比较护理前,两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SAS、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护理前后病耻感、自我接纳评分比较护理前,两组SIS、SAQ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SI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SAQ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两组护理前后生命质量评分比较护理前,两组QOLIE-31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QOLIE-31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5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77%(30/31),高于对照组的74.19%(23/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3讨论
因癫痫发作的反复性和不确定性,患者负性情绪和病耻感较为严重,进而影响疾病康复进程[5]。因此,需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以提高患者治疗信心。
基于希望理论的心理护理可提高患者希望水平,有助于患者将消极心态转变为积极心态,从而提高治疗依从性,促进疾病恢复[6]。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HHI评分高于对照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基于希望理论的心理护理采用科学的量表评估患者希望水平和心理状态,可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的护理方案;通过面对面健康宣教,可引导患者树立正确认知;同时通过阳性强化干预给予患者鼓励,可改善其心理状态,减轻焦虑、抑郁情绪[7];通过设置阶梯目标,可有效减轻患者心理负担,提高希望水平[8]。
自我接纳程度低可导致患者产生自卑感,从而降低患者治疗信心[9]。本研究结果同时显示,护理后,观察组SIS评分低于对照组,SAQ、QOLIE-31评分和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基于希望理论的心理护理为患者设置阶梯目标,随着目标实现,可逐步增强患者的希望信念,降低病耻感,提高自我接纳程度和治疗依从性,有效促进病情康复,从而提高生命质量和护理满意度[10]。
综上所述,基于希望理论的心理护理应用于癫痫患者可提高希望、自我接纳、生命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降低负性情绪、病耻感评分,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参考文献
[1]崔玉枝,王艾虹,姜燕.优质护理模式对癫痫患者病情康复的影响[J].贵州医药,2021,45(8):1339-1340.
[2]史明英,黎恩知,黄雅舒,等.个案管理的延伸护理模式对成年癫痫患者院外遵医行为、自护能力及癫痫院外发作时意外损伤的影响[J].川北医学院学报,2022,37(10):1365-1368.
[3]卢清朗,刘善铭,郭巧容,等.理性情绪调节联合希望理论对癫痫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4):388-389.
[4]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癫痫疾病专业委员会.中国基因性全面性癫痫临床诊治实践指南[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20,19(10):973-976.
[5]孙晓敏,孙晓红.综合护理干预对成人癫痫患者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与焦虑抑郁状况的影响评价[J].贵州医药,2022,46(8):1343-1344.
[6]李莉,姚春莺.理性情绪调节与希望理论相结合护理对癫痫病人心理状态、应对方式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全科护理,2021,19(21):2951-2954.
[7]刘慧丽,付红.强化心理护理对癫痫患者生活质量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研究[J].当代临床医刊,2021,34(2):67.
[8]李蓉,罗玉玲,杨冰玉.希望理论对强化癫痫患者正性行为的作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7,38(9):1099-1101.
[9]代梦瑶,王玉,周农.成人癫痫患者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22,57(6):976-981.
[10]孙修侠,彭永强,王晓东.基于希望理论的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症状困扰与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22,19(21):181-184.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805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