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究钼靶X线检查与乳腺超声检查在早期乳腺癌合并钙化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3年12月福建省福鼎市医院收治的82例女性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钼靶X线检查与乳腺超声检查,探究病理结果及两种检测方法诊断效能。结果:82例患者手术病理结果显示,70例存在钙化,随着钙化数目增多,恶性概率增加,其中细杆状钙化为主要表现征象,且多为团状钙化灶分布。以病理检测结果为金标准,钼靶X线检查结果诊断出钙化60例、无钙化4例,假阴8例,假阳10例;乳腺超声检查出钙化29例,无钙化6例,假阴6例,假阳6例。钼靶X线灵敏度为85.71%、准确度为78.05%高于乳腺超声的41.43%与42.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异度、阴阳性预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钼靶X线检查对于早期乳腺癌是否发生钙化情况具有良好的诊断效能,联合乳腺超声检查可帮助诊断假阴性病灶,有利于提高检查准确性,可为患者后续诊治提供丰富的影像学诊断依据。
【关键词】早期乳腺癌,钙化,钼靶X线检查,诊断效能
乳腺癌占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的98%以上,我国较欧美发病率相对较低,现已经发展成女性首位或第二位常见恶性肿瘤,其具有发病率高、生存率低等特点。相关报告显示,2000-2021年,中国乳腺癌年龄标准化发病率显著上升,2000-2015年,中国乳腺癌年龄标记化死亡率显著上升,农村地区女性乳腺癌伤残寿命损失年率呈上升趋势,需要注重加强对城乡乳腺癌疾病防治[1-2]。因此,实现对乳腺癌疾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对降低患者死亡风险至关重要。钙化是乳腺癌诊断中常见的影像学特征之一,乳腺癌部分癌细胞发生间质样改变后分泌的钙盐、股相关蛋白等物质参与钙化形成,影响乳腺癌的生长与浸润,因此重视对钙化现象的早期观察有利于评估患者预后[3-4]。尽管当下乳腺超声检查方法能够较为清晰地将乳腺肿块病灶大小、边界等信息显露出来,且操作简便、无辐射,存在较多应用优点,但在乳腺钙化诊断上存在灵敏度欠佳问题[5]。钼靶X线检查是乳腺肿瘤疾病最为常用的筛查手段,对于乳腺内肿瘤病灶钙化数量、密度等诊断效果较好,大部分患者可通过X线检查发现钙化情况,可见该放射诊断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6]。鉴于此,为探究钼靶X线检查与乳腺超声检查在早期乳腺癌合并钙化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23年12月福建省福鼎市医院收治的82例女性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钼靶X线检查与乳腺超声检查。患者年龄29~67岁,平均年龄(52.84±2.61)岁;患病时长1~5年,平均时长(2.43±0.28)年;身体质量指数(BMI)22~27 kg/m2,平均BMI(24.13±0.26)kg/m2。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纳入标准:(1)符合《中国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合订本)》中乳腺癌的相关诊断标准[7];(2)体格检查发现患者乳房皮肤改变、乳头溢液、乳房有无痛性硬块、乳头凹陷等表现症状;(3)在本院建档立卡,且个人信息资料完整;(4)精神意识正常,能配合完成检查。
排除标准:(1)已接受手术或放化疗;(2)重要脏器功能不全;(3)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阶段;(4)临床资料不全;(5)存在检查禁忌症。
1.2方法
钼靶X线检查采取GE公司数字化钼铑双靶乳腺机常规摄取乳腺轴位及斜位片,曝光剂量需要结合设备依据乳房加压厚度进行自动选择,获取图像后经PACS系统传输至工作站进行读片诊断,记录乳腺内容情况。诊断标准:良性肿瘤,能清晰显示腺体层、脂肪层等结构,且肿块形态规律,密度分布均匀,显示粗大钙化病灶;恶性肿瘤,表现为局部高密度浸润,有阳性导管征或出现典型钙化现象。
乳腺超声检查选择飞利浦EPIQ7C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检测,超声诊断频率为5~10 MHz,引导受试者保持检查平卧位,将双侧乳腺充分暴露,以乳腺12点为检查中心开展顺时针放射状扫查,若在检查中发现存在异常回声时进行十字交叉纵横扫查。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病理诊断结果分析:探究82例患者手术病理结果,包括钙化数量、形态及整体分布情况。(2)检测方法诊断结果:观察两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对早期乳腺癌患者钙化情况。(3)诊断效能:探究两种检查方法诊断效能,包括灵敏度、特异度、漏诊率、误诊率。灵敏度=真阳性例数/(真阳性例数+假阴性例数)×100%;特异度=真阴性例数/(真阴性例数+假阳性例数)×100%;准确度=(真阳性例数+真阴性例数)/总例数×100%;阳性预测值=假阴性例数/(真阳性例数+假阴性例数)×100%;阴性预测值=假阳性例数/(假阳性例数+真阴性例数)×100%。诊断标准:良性肿瘤,内部回声具有一定均匀性,肿块形态相对均匀,边缘清晰可见;恶性肿瘤,病灶边缘模糊不清,内部回声缺乏均匀性,导管内部结构混乱不堪,有强回声晕和小分叶。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乳腺癌钙化患者病理结果比较
82例患者手术病理结果显示,70例存在钙化,随着钙化数目增多,恶性概率增加,其中细杆状钙化为主要表现征象,且多为团状钙化灶分布,见表1。
2.2钼靶与乳腺超声检查结果比较
钼靶X线检查结果诊断出钙化60例、无钙化4例,假阴例数有8例,假阳例数有10例;乳腺超声检查出钙化29例,无钙化6例,假阴例数有6例,假阳例数有6例,见表2。
2.3两种影像学检查方法诊断效能比较
钼靶X线灵敏度为85.71%、准确度为78.05%,高于乳腺超声的41.43%与42.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异度、阴阳性预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乳腺癌作为当今危害全球女性身体健康的恶性肿瘤疾病之一,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死亡率,会给女性的身心健康带来许多不利的影响,同时也会给其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因此重视对疾病的有效检查十分重要。早期乳腺癌临床症状表现较为隐匿,因癌细胞丰富且代谢活跃,会导致腺泡、导管内有钙盐沉积情况,继而会有不同形态微小钙化灶出现[8]。Naseem等[9]回顾性研究表明,大部分原位导管癌患者有钙化表现,部分患者还会进展为浸润性乳腺癌,加重病情进展,危害患者生命安全。可见乳腺钙化灶监测对乳腺癌早期诊断、术式选择及预后监控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钙化灶形态较为多样,乳腺癌合并钙化主要存在于肿块内,也可位于肿块外,回声较低,不易被察觉,而钙化数目大小、类型、钙化密度等对于乳腺癌良恶性诊断十分重要[10]。
乳腺超声检查利用不同组织界面声阻抗偏差特点分辨组织,不仅能帮助临床医生清晰地观察乳腺内部细微结构变化,还可全面了解病灶部位与周围血流关系,对于评估病灶部位是否发生转移情况具有积极意义,且超声检查方式还具有穿透力强、探头体积小等检查优势,可实现对钙化病灶部位多方位、多角度扫查。钼靶X线检查是诊断乳腺癌合并钙化的常用方法,通过计算机数字处理技术提供乳腺钼靶片,对微小病灶及细微钙化灶显示率较高,能为早期乳腺癌合并细微钙化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张颂等[11]关于乳腺癌X射线摄影中不同类型微小钙化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关系探讨中发现,微小钙化灶组与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表达水平显著较高,可见其阳性表达与微小钙化灶密切相关,提示钼靶X线检查对于评估患者病情进展具有重要诊断意义。
在对钙化灶病理诊断方面进行分析会发现,随着钙化数目的增多、密度增高,恶性风险会明显增加,特别是细杆状钙化数目>20枚/cm2情况下。良性微钙化多数形态一致,呈圆点状,数目较少,也有可能数目较多而散在乳腺某一区域或沿导管稀疏分布,有细线样、短棒状等改变。在钙化灶形态分析上,粉尘或不定性模糊的钙化表现,直径>0.5 mm可能为恶性钙化,有融合趋势的多见于混合型钙化,另外存在密度不均匀、形态不规则的散在粗细不均钙化颗粒需要要警惕恶性钙化的可能性;在钙化灶分布方面,钙化灶分布范围较宽,常为腺体组织内钙化,有叶段、团状钙化分布表现[12-13]。本研究结果显示,70例乳腺癌合并钙化患者有细杆状钙化为主要表现征象,且多为团状钙化灶分布,需要重视结构扭曲、非对称性致密影等恶性特征,若钙化灶数量超过15枚,恶性可能越大,细杆状钙化恶性率高,需要重视随访钙化数量、形态等特征检查,对恶性钙化特征患者积极进行病理检查。
关于乳腺超声与钼靶X线对于乳腺癌钙化灶诊断准确性上分析发现,钼靶X线检查方法对钙化病灶敏感度较高,乳腺B超对于钙化的敏感性较低,而钙化形态与分布是鉴别诊重点,钼靶X线检查对乳腺内各种类型的钙化敏感性较高,充分了解钙化形态利于评估病变良恶性,且该项检查方法对微小病灶及细微钙化灶显示率较高,属于创伤性检查手段,操作简单,分辨率较高。但值得注意的是,该项检查方法假阳性率较高,诊断时需要鉴别伪影,配合乳腺超声检查方法可诊断假阴性病灶。两种检查方法均存在一定不足,在日后诊断中可采取联合诊断方法来提高检查准确率,以便能让患者早期接受治疗,提高患者生存率[14-15]。
本研究尚存在一定不足,以早期乳腺癌患者为目标人群,此类人群数量较少;另外当前不少研究提到因高龄患者乳腺腺体有退化情况,开展钼靶X线检查能更容易观察到乳腺肿块、钙化结构,在诊断老年乳腺癌方面存在优势,今后将加强不同年龄群体探究,并进一步分析该项检查与不同病理类型分析关系以及预后预测意义,旨在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综上所述,钼靶X线检查对于早期乳腺癌是否发生钙化情况具有良好的诊断效能,联合乳腺超声检查可帮助诊断假阴性病灶,利于提高检查准确性,可为患者后续诊治提供丰富的影像学诊断依据。
参考文献
[1]雷少元,郑荣寿,张思维,等.乳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全球模式:一项基于人群的2000–2020年肿瘤登记数据分析研究[J].癌症,2022,41(7):324-335.
[2]丁贤彬,吕晓燕,焦艳,等.2012-2020年重庆市女性乳腺癌疾病负担变化趋势[J].癌症,2022,41(5):226-234.
[3]赵宏丽.乳腺癌合并细微钙化钼靶X线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影像诊断的效果分析[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20,21(1):105-107.
[4]刘晓威.乳腺癌合并细微钙化采用钼靶X线与彩超影像诊断的对比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2):46-47.
[5]常利名,张志勇,王建涛,等.数字化乳腺X线与超声诊断老年乳腺癌钙化的价值[J].河北医药,2019,41(17):2691-2693.
[6]舒曼,郭雷明.乳腺钼靶X线在伴簇状钙化乳腺癌患者中的诊断价值[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1,6(14):118-120.
[7]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中国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合订本)[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1:25-29.
[8]XIA C,DONG X,LI H,et al.Cancer statistics in China and United States,2022:profiles,trends,and determinants[J].Chin Med J(Engl),2022,135(5):584-590.
[9]NASEEM M,MURRAY J,HIL TON J F.Mammographic microcaleifications and breast cancer tumorigenesis:a radiologic pathologic analysis[J].BMC Cancer,2015,15:307.
[10]丁荣波,张海鹏,申李胜男,等.乳腺癌钙化灶与其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关系的研究进展[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9,45(2):450-456.
[11]张颂,霍彦平,崔利民,等.早期乳腺癌乳腺X射线摄影中不同类型微小钙化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J].河南医学研究,2023,32(3):416-420.
[12]朱承峰,王飞,宋雯琪,等.乳腺钼靶检查在乳腺微小钙化诊断中的价值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0,14(4):59-61.
[13]姚镇云.研究乳腺癌合并细微钙化使用钼靶X线与彩超影像诊断的结果[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1,5(11):54-55.
[14]孙博,李军楠,青春,等.60岁以上乳腺癌的乳腺X线影像学表现及病灶微钙化与年龄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肿瘤临床,2020,47(4):193-197.
[15]张吉,刘红胜.乳腺可疑钙化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J].中国医师杂志,2021,23(12):1878-1880.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80213.html